[db:作者] 发表于 2025-9-15 19:16

我的邻居 — 爱扒蛤钓鱼的老张头(二)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axegupay5k/07355769e8ba4ca0ac00456d219f8867~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5084489&x-signature=hanymJCnUzLJN10om3D6FEhdh7E%3D
    在与老张头熟络之后,我曾跟着老张头去绣针河学着钓过几次鱼说起钓鱼,我纯属是个外行小时候在老家的海边用竹竿钓过小沙光鱼,也用玻璃的罐头瓶去池塘里钓过小鲢子鱼,那是纯属玩乐 ,至于专业的钓鱼,我一窍不通老张头的渔具挺专业,光是长度不一的手竿就五六根之多,钓竿用的炮台都是老张头自己手工焊接的。
    老张头来岚山之后曾买过几根海钓竿,海钓需要找码头等一些深水区域,老张头一直没找到到合适的海钓地方,海钓竿也就闲置了九月份的夏天,清晨还比较凉爽早上五点钟天已经大亮,我和老张头就出发直奔绣针河这次老张头没有骑他的小电驴,而是我开着车拉着他和他的两袋渔具一起去的。
    路上老张头给我介绍说,夏天早上这个时间段,河里的鱼喜欢到岸边觅食,来钓鱼容易上口开车不到十分钟的路程,我们就到了老张头常来钓鱼的河岸,现场除了我们两人,周围没看见其他人不多大一会功夫,老张头已将自己钓鱼的家伙什准备完毕。
    我转头一看,好家伙!三米六、五米四等长短不一的六根鱼竿在岸边一字排开我对老张头开玩笑的说道:“老首长来,人家都拿一个鱼竿来钓鱼耍耍,你这是要玩个流水线作业?你这是钓自己的鱼让别人无鱼可钓啊!”老张头只是“呵呵”一笑,没有再搭我话。
    老张头用的鱼饵是红蚯蚓加一种名字叫“野战蓝鲫”的黏性饵料,鱼线上全部栓的双钩我这才搞明白老张头为什么每次都能钓回来数量不菲的大板鲫原来是这么个原因,鱼竿多加上用的双钩我问老张头两盒蚯蚓加一包饵料花多钱?老张头告诉我加一起得十二块。
    我说:“你图个啥啊?钓个鱼一次也就卖个二三十块钱,不够打忙迹的(岚山方言:浪费功夫)”老张头给我解释到:“不为了赚钱,就是图个乐呵,钓鱼很磨练人的耐性”我不会钓,开始只能干瞪着眼看老张头起竿、摘鱼,往鱼护里放鱼,然后再次挂鱼饵,甩竿入水。
    看着老张头忙的不亦乐乎,我也尝试着给他搭把手,老张头告诉了我一些钓鱼知识,“绣针河这里鱼种类不少,野生大板鲫最多,也有鲤子、鲶鱼、野生甲鱼等”“首先钓鱼地点选择很重要,你看北岸那边常去钓鱼的人很多,天天打窝下饵鱼都长精了轻易不上钩,所以我选择来南岸,这边鱼容易吃口。
    这个季节鲫鱼一般在浅水区一米的水域觅食,浮标要调好目,配合铅坠将鱼钩下到适合的水层钓鲤子就得用四米二米以上的鱼竿了,当然饵料选择也很重要,决定着鱼吃不吃口”老张头给我说的信息量太大,我听着似懂非懂老张头随后说的一件趣事,让我印象深刻。
    老张头告诉我,前几天他意外钓到了两只野生甲鱼,大的得差不多三四斤,小的也有二斤多,被一个饭店老板六百块钱买去了,那次钓鱼着实让老张头发了个“意外横财”我和老张头忙乎了快五个小时,时间接近了上午九点半,鱼护里的野生鲫鱼也有了七八斤的样子,鲫鱼个头大小不一。
    看气温已经渐渐回升了,我们也就收拾收拾准备打道回府老张头对我说:“今天鲫鱼不卖了,小徐子你拿回家吃吧”自从和老张头熟络以后,老张头一直称呼我“小徐子”看老张头辛苦忙乎了一上午,我哪能不劳而获?赶忙摆手拒绝,解释说吃不惯淡水鱼。
    从小生活在海边的我,习惯了海鱼的味道,也吃过饭店了做的糖醋鲤鱼,剁椒鱼头等淡水鱼但是你让我自己在家做淡水鱼我不会做,淡水鱼的那种土腥味如果做不好真的是难以下咽老张头又热心的告诉我鲫鱼做汤、油炸、加啤酒红烧的几种做法,见我一再拒绝他也就不再勉强。
    上车前,老张头就已经将今天的渔获拍了照,将售卖信息发到了我们的小区微信群老张头卖的价格确实不贵,今天钓的七八斤鲫鱼分了两份,一份鲫鱼才卖二十元钱回来的路上就有小区的邻居在群内发信息预订了,看样子喜欢吃淡水鱼的人的还不少。
    我和老张头刚回到小区门口,买鱼的两个邻居已经拿着小盆在门口等着了,老张头将鲫鱼从桶里倒出来,估摸着分了两份装了人家的盆里,两个邻居也没有计较太多,都乐呵呵的端着盆子回家去了这次抛去饵料成本,老张头总共赚二十八块钱。
    至于后来老张头喜欢上了扒蛤这事,还是因我而起,让老张头又重新回归了两大爱好,只不过是抓鸟改成了扒蛤蜊那天我和老张头卖完鲫鱼准备各自回家,老张头邀我去他家喝个茶唠会嗑,反正也没啥事我就回家吃了几口早饭,一会就去了老张头家。
    进到老张头家后,见老张头老伴不在,老张头说老伴又走闺女家去了就在我回家吃早饭一会功夫,老张头已早早的将茶水沏好了,我们各自找了个小凳子坐下开始闲聊老张头讲他年轻时候的过往,我讲岚山当地的人文轶事,后来不知怎么的,我把话题引到了扒蛤蜊上去了。
    说实话我在岚山生活了四十多年,小时候经常去赶海拾贝,成年之后快二十年我再没有去赶过海,老张头因为刚刚来岚山时间短的缘故,对海边的事情不甚了解我给老张头讲了很多我们这边赶海的趣事,老张头听得津津有味我边说边打开了手机里天气程序,查看了一下今天的潮汐时间信息。
    好巧不巧了,下午一点钟,岚山这边的多岛海正好开始落潮也是现起意,便想嘠伙老张头吃完午饭一块去赶个海扒个蛤蜊吃过午饭,我们身着短裤拖鞋,各自骑着一辆“小电驴”带上装备(遮阳帽、小桶、马扎、手套)向海边出发了。
    因我们两人都没有准备扒蛤蜊的小耙子,在多岛海景区外面的路边摊上,花了十六元钱买了两个扒蛤蜊的小铁耙九月份的多岛海景区人已不是太多,估计是暑期过来小孩开学缘故,外地来游玩的人明显少了我们跟着赶海的人群,不一会就溜达到了扒蛤蜊的滩涂。
    作为海边长大上的我,如何辨别蛤蜊洞对我来说轻车熟路岚山的海边盛产花蛤,有时也能挖到小的文蛤和白蛤,老张头边学着我的样子,边用小铁耙在沙地里翻找蛤蜊的身影,动作从刚开始的生涩到后面慢慢的熟练,我们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将两个小桶装的满满当当,每人扒了估计得十余斤蛤蜊。
    看着眼前的收货的战利品,我和老张头都满心欢喜晚餐我们两家都吃了一顿蛤蜊大餐,这是老张头来岚山以后第一次品尝了蛤蜊,而且还是自己动身扒的再后来老张头也学会了看海边潮汐的时间在我上班不在家的时候,老张头也会单独一个人去海边扒蛤,老伴空闲的时候也会加入老张头扒蛤的行列。
    我曾见过老张头老两口最多的一次扒蛤扒了五十多斤,自从老张头喜欢上扒蛤,我们小区群又多了老张头卖蛤蜊的消息,因为老张头卖的蛤蜊比市场上的价格便宜了不少,所以老张头的蛤蜊每次都能售卖一空自此,扒蛤蜊又给老张头多了一份收入来源和乐趣。
    每天乐衷于钓鱼和扒蛤,这就是老张头的退休生活,简单而又充实,既不像人家退休后喝茶遛弯的那种惬意清闲,也没有人家退休后旅游绘画的那种时尚高雅你可能觉得老张头是不是缺钱花?按老张头自己的所说,他现在一个月退休金加上老伴也接近六千块,儿女自食其力也不需要他的接济,老张头两老口身体健康,他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什么大的花销。
    以我们当地的消费水准,老张头这点钱虽然不多,但也足以让他们老两口生活过的有滋有味在我看来,已年过花甲的老张头工作了一辈子,退休了还闲不下来,就是一种勤奋的天性使然也许老张头就是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的一个缩影,他的这股子精气神儿,确实值得像我这样整天喜欢熬夜耍手机的晚辈深思。
    这就是我的邻居,一个有“意思”的老张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邻居 — 爱扒蛤钓鱼的老张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