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书生夜宿荒宅,无意间听见两只黄鼠狼的对话,换来一场富贵
清朝咸丰年间,山东济南府下辖的章丘县,有个叫陈砚秋的书生。他年方二十二,生得眉清目秀,举止文雅,自幼便显露出过人的读书天赋,可惜家境贫寒,父母早逝,只留下一间破旧的茅草屋和几亩薄田。为了维持生计,陈砚秋白天要去田间劳作,晚上才能借着微弱的油灯,研读四书五经,准备科举考试。这年春闱将近,陈砚秋收拾好简单的行囊 —— 几件打满补丁的衣衫、一捆圣贤书、半袋干粮,还有母亲临终前留给她的一支旧银钗,打算前往省城济南参加考试。从章丘县到济南府,路途不算太近,需步行三日。陈砚秋揣着仅有的几十文铜钱,不敢有丝毫浪费,一路上尽量找最便宜的客栈,有时甚至在破庙或屋檐下将就一晚。
出发后的第二日傍晚,天空突然阴沉下来,狂风卷着沙尘,眼看就要下大雨。陈砚秋加快脚步,想在大雨来临前找到一处落脚点,可放眼望去,四周皆是荒凉的田野,连个村落的影子都没有。就在他焦急万分之时,远处的土坡下,一座破败的宅院映入眼帘。
那宅院看起来已荒废多年,院墙多处坍塌,露出里面杂乱的荒草。朱红色的大门早已褪色,门板上布满了裂痕,门环也锈迹斑斑。陈砚秋犹豫了片刻,心想:“这荒宅虽破旧,但总比在野外淋雨强。” 他紧了紧背上的书箱,深吸一口气,推开了虚掩的大门。
院内杂草齐腰深,落叶堆积了厚厚的一层,踩上去发出 “沙沙” 的声响。正对着大门的是一座主屋,屋顶的瓦片掉落了不少,露出黑漆漆的椽子,窗户纸也早已破损,风一吹,发出 “呜呜” 的声响,显得格外阴森。陈砚秋绕过高高的杂草,走到主屋门口,轻轻推了推门,门轴发出 “吱呀” 的刺耳声。
屋内空荡荡的,只有几张破旧的桌椅散落在角落,布满了灰尘和蛛网。墙角处,还有一个通往内室的小门,门帘早已腐烂,垂落在地上。陈砚秋四处打量了一番,确认没有危险后,便将书箱放在一张相对干净的桌子上,又从院子里捡了些枯枝,在屋子中间生起了一堆火。
火光驱散了屋内的阴暗和寒气,陈砚秋坐在火堆旁,拿出干粮啃了起来。他一边吃,一边想着自己的处境:若是这次能考中,便能改变命运,可若是考不中,回到家乡,依旧只能靠那几亩薄田度日,何时才能有出头之日?想到这里,他不禁叹了口气,拿起一旁的书本,借着火光读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雨点砸在屋顶和窗户上,发出 “噼里啪啦” 的声响。陈砚秋读得有些倦了,便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到内室传来一阵细微的 “吱吱” 声,像是某种小动物的叫声。
陈砚秋心中一动,他屏住呼吸,悄悄朝着内室的方向走去。内室比外屋更显破败,地面上散落着不少杂物,墙角处有一个洞口,那 “吱吱” 声正是从洞口附近传来的。他借着微弱的火光,仔细一看,只见洞口旁,站着两只黄鼠狼。
这两只黄鼠狼身形比普通的黄鼠狼要大一些,毛色呈金黄色,油光水滑,尤其是它们的眼睛,在火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更奇怪的是,这两只黄鼠狼竟然像人一样,直立着身子,前爪相互比划着,嘴里还发出清晰的 “吱吱” 声,听起来竟像是在交谈。
陈砚秋心中又惊又奇,他从未见过如此通人性的黄鼠狼,便悄悄躲在一根柱子后面,屏住呼吸,仔细听着它们的对话。只听左边那只体型稍大的黄鼠狼,用尖细的声音说道:“贤弟,你可知明日午时三刻,这荒宅后院的老槐树下,会有一场机缘?”
右边那只体型稍小的黄鼠狼疑惑地问道:“兄长,什么机缘?这荒宅荒废多年,除了我们兄弟俩,平日里连个人影都没有,哪来的机缘?”
体型稍大的黄鼠狼得意地笑了笑,说道:“你有所不知,这荒宅的前主人,曾是一位富商,后来因得罪了权贵,家道中落,举家搬迁。临走前,他将一箱黄金藏在了后院老槐树下,还设下了机关,防止他人盗取。明日午时三刻,那机关会自动打开一个时辰,若此时有人能找到藏宝之地,便能得到那箱黄金。”
体型稍小的黄鼠狼惊喜地说道:“竟有此事!那兄长,我们明日为何不趁机将黄金取出来?有了这些黄金,我们兄弟俩便能衣食无忧,再也不用过这种躲躲藏藏的日子了。”
体型稍大的黄鼠狼叹了口气,说道:“唉,你以为我不想吗?只是那富商在藏宝之时,曾请高僧做法,立下誓言,这黄金只能由心怀善念、品行端正之人所得。我们虽通人性,但终究是异类,若强行取宝,定会遭到天谴,性命难保啊!”
体型稍小的黄鼠狼闻言,失望地低下了头:“那岂不是白高兴一场?难道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机缘溜走?”说完,两只黄鼠狼又交谈了几句,便钻进了墙角的洞口,消失不见了。
躲在柱子后的陈砚秋,早已听得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无意间躲在荒宅,竟能听到如此离奇的对话。一箱黄金!这对家境贫寒的他来说,无疑是天大的诱惑。但他转念一想,那两只黄鼠狼说,这黄金只能由心怀善念、品行端正之人所得,若自己心怀贪念,强行取宝,会不会也遭到天谴?
陈砚秋陷入了沉思。他想起母亲临终前的教诲:“做人要行得正、坐得端,不可贪不义之财,要多行善事,方能心安。” 这些年来,他一直牢记母亲的教诲,虽然贫穷,但从未做过亏心事。这次若真能得到黄金,他也不会据为己有,而是会用一部分改善自己的生活,方便日后继续读书备考,剩下的则用来帮助村里的穷苦百姓,修桥铺路,做些善事。
想到这里,陈砚秋心中豁然开朗。他决定,明日午时三刻,前往后院老槐树下,看看那两只黄鼠狼所说的机缘,究竟是否属实。第二日清晨,雨过天晴,阳光透过破损的窗户,照进屋内。陈砚秋收拾好行囊,先在院内四处查看了一番,找到了后院的位置。后院比前院更加荒凉,杂草长得比人还高,正中间有一棵老槐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一看就有些年头了。
陈砚秋看了看天色,离午时三刻还有一段时间。他回到前院,拿出书本,继续温习功课,耐心等待。时间一点点过去,终于,日头升到了正中央,午时三刻到了。陈砚秋放下书本,快步来到后院老槐树下。他仔细观察着老槐树的四周,忽然发现树干底部,有一块松动的石板。他想起两只黄鼠狼的对话,心想:“难道藏宝之地就在石板下面?”
他蹲下身子,用手轻轻一推,石板竟然真的被推开了,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洞口不大,刚好能容一个人进出。陈砚秋深吸一口气,从书箱里拿出火折子,点燃后,小心翼翼地钻进了洞口。
洞口内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尽头,有一个不大的石室。陈砚秋走进石室,用火折子照亮四周,只见石室中央,放着一个木箱子。他走上前打开箱子,里面果然装满了金灿灿的黄金,少说也有百十来两。
陈砚秋又惊又喜,他连忙合上箱子,将其从洞口搬了出来,重新盖好石板,恢复原状。他看着眼前的黄金,心中感慨万千:若不是无意间听到两只黄鼠狼的对话,自己恐怕这辈子都不会有如此机缘。
陈砚秋没有立刻带着黄金离开,而是在荒宅内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将黄金藏了起来,只拿出一小块揣在怀里,作为路上的盘缠。他心想:“这黄金数额巨大,若随身携带,恐遭歹人惦记,不如先藏在此处,等考完试后,再回来取走,做些有意义的事。”
处理好黄金后,陈砚秋背着书箱,继续前往省城。一路上他因为有了盘缠,不再像之前那样窘迫,不仅能住上干净的客栈,还能吃上热乎的饭菜。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温习功课中,信心也比之前更足了。
几日之后,他找了一家靠近考场的客栈住下,每天除了温习功课,还会去街上逛逛,了解省城的风土人情。很快,春闱考试开始了。陈砚秋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走进考场,他看着试卷上的题目,发现都是自己平时复习过的内容,很快就完成了答卷。
等待放榜的日子里,陈砚秋并没有闲着。他用身上仅有的一点黄金,在济南府的街头开设了一个粥棚,每天免费为穷苦百姓提供粥饭。他还亲自上阵,帮着煮粥、分粥,忙得不亦乐乎。周围的百姓都对他赞不绝口,称他是 “活菩萨”。
放榜的日子终于到了,陈砚秋早早地来到放榜的地方,人群拥挤,大家都在紧张地寻找着自己的名字。陈砚秋在榜单上仔细地查找着,很快,他在榜单的中游位置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 陈砚秋,高中贡士!
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有了回报。周围的百姓得知他考中了贡士,还免费为大家提供粥饭,都纷纷围了上来,向他道贺。陈砚秋向大家拱手道谢,心中暗暗发誓,日后若能为官,定要清正廉洁,为百姓谋福祉。
最终他被任命为了章丘县的县令,接到任命后,陈砚秋欣喜若狂。章丘县是他的家乡,能回到家乡为官,为家乡的百姓做事,是他多年来的心愿。他没有立刻上任,而是先回到了那座荒宅,取回了藏在那里的黄金。
回到家乡后,陈砚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黄金修缮了村里的学校,让村里的孩子都能有书可读。他还拿出一部分黄金,分给了村里的穷苦百姓。此外,他还出资修建了一座石桥,方便村民出行。村民们都对陈砚秋感激涕零,称他是 “父母官”。陈砚秋却笑着说:“我能有今天,全靠乡亲们的支持和上天的眷顾,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在他的治理下,章丘县的社会治安越来越好,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陈砚秋看着眼前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了当年在荒宅中听到的两只黄鼠狼的对话,若不是那场机缘,自己恐怕还是那个穷困潦倒的书生,更别说为百姓做事了。他深知,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不仅靠的是机缘,更靠的是自己始终坚守的善良和正直。
小编想告诉大家的是:做人要心怀善念,多行好事,说不定哪天,就会有意外的机缘降临。但即便没有机缘,只要能问心无愧,也是一种幸福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大家都要坚守善良和正直,因为善有善报,只要心怀善念,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富贵。
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