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27 10:46

道光帝的节俭陵藏着大笑话!拆东建西花了440万两,金丝楠1318条

站在清西陵慕陵前,我盯着那片没有方城、明楼的陵园,越看越觉得讽刺——这是道光皇帝号称“最节俭”的陵墓,却比他爹嘉庆帝的昌陵多花了200多万两白银,连隆恩殿的楠木柱上都雕满了龙,1318条龙在梁枋间盘绕,比任何一座清代帝陵都要张扬。



导游指着空荡荡的陵门位置说:“道光爷本来想在东陵建陵,都快竣工了,发现地宫渗水,连棺材都泡了,气得他当场下令拆了重建。”这话听得我一愣,要知道清代皇帝选陵址向来谨慎,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旁边有个大爷忍不住插话:“哪是选址错了?是他想省钱,用了劣质材料!”立马有位穿汉服的姑娘反驳:“不对!东陵那块地本来就潮,乾隆爷早就提醒过后代别往那儿建,是道光爷不听劝!”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到最后导游笑着说:“您二位说的都有道理,这慕陵的‘节俭’从一开始就透着古怪。”



说起道光帝的“节俭”,在历史上也算出名。他在位时穿打补丁的龙袍,吃烧饼配稀饭,连后宫妃嫔都不许穿绸缎。可到了建陵这件事上,他却犯了“糊涂”。1821年,他在东陵宝华峪动工建陵,花了7年时间,耗银200多万两,眼看就要完工,却发现地宫地面有积水,最深的地方能没过脚踝。道光帝得知后气得发抖,下旨把负责建陵的大臣革职查办,还说“如此工程,何以妥侑先灵”,最后干脆下令:拆!把宝华峪的陵寝全部拆毁,材料运到西陵,重新选址建陵。



这一拆一建,花钱如流水。西陵的慕陵从1832年开始建,到1836年完工,又花了240多万两白银,加上东陵拆毁的费用,总共耗银440多万两,比西陵里最豪华的雍正帝泰陵还多花了100多万两。有游客算过一笔账:清代一两白银相当于现在200元左右,440万两就是8.8亿元人民币。“这叫节俭?分明是铺张浪费!”一位大叔忍不住吐槽。旁边有人反驳:“不能这么算!东陵拆下来的材料能用的都用在慕陵了,不算完全浪费。”大叔立马反问:“拆下来的材料运输不要钱?重新设计不要钱?要是一开始选对地方,能花这么多吗?”



走进慕陵的隆恩殿,才算真正见识到道光帝的“矛盾”。大殿里没有任何彩画,所有木构件都是金丝楠木本色,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楠木的纹理像水波一样流动,透着股低调的奢华。可再仔细看,梁枋、柱础、雀替上全是雕龙,有的龙张牙舞爪,有的龙盘旋缠绕,连天花板上都藏着小龙,导游说总共1318条,光隆恩殿就有1096条。“道光爷不是节俭吗?怎么舍得用这么多金丝楠木,还雕这么多龙?”有游客疑惑。一位研究清史的大哥解释:“金丝楠木坚硬耐腐,不用涂漆,从长远看是‘省钱’。可雕龙费工啊,一条龙要雕工雕半个月,1318条龙得多少人工?”



更有意思的是慕陵没有圣德神功碑楼。按照清代规制,皇帝死后,后代要为他立圣德神功碑,刻上他一生的功绩。可道光帝却下旨:“朕身后,不立圣德神功碑。”有人说这是他的“自知之明”——他在位期间爆发了鸦片战争,割让了香港岛,签订了《南京条约》,丢了国土,没脸在陵前立碑炫耀功绩。“这倒还算有骨气。”有游客称赞。但也有人反驳:“他哪是有骨气?是怕后人骂他!你看他在慕陵的祭文里写‘守成之主,继志述事’,根本没提鸦片战争的事,分明是想逃避责任。”





我在慕陵的碑亭里看到了道光帝的《御制慕陵碑文》,里面果然只字不提鸦片战争,只说自己“仰承先绪,兢兢业业”。旁边有位老师带着学生参观,她对学生说:“道光帝的矛盾,其实是清代中期国力衰退的缩影。他想节俭,却又摆脱不了帝王的排场;他想守住祖宗基业,却又无力抵抗外来侵略。慕陵的‘两建一拆’,就是他这种矛盾的体现。”有学生问:“那他到底是节俭还是铺张?”老师笑着说:“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你们自己看,自己判断。”





在慕陵的后院,有游客争论起道光帝的“节俭”本质。有人说他是“假节俭”,表面上穿补丁龙袍,背地里建陵花巨资;有人说他是“真节俭”,只是在陵寝这件事上犯了错,总体来说还是清代最节俭的皇帝;还有人说他是“无奈的节俭”,国家财政紧张,想节俭却力不从心。吵到最后,一位白发老人说:“不管是真是假,慕陵就在这儿摆着,440万两白银,1318条龙,没有圣德神功碑,这些都是事实。历史不是非黑即白,道光帝也不是简单的‘节俭皇帝’或‘铺张皇帝’,他就是个有优点、有缺点、会犯错的普通人,只不过他的对错,都用白银和石头刻在了这座陵里。”



离开慕陵时,夕阳刚好落在隆恩殿的楠木柱上,那些雕龙的影子投在地上,像活了一样。我突然觉得,这座充满矛盾的陵墓,比任何一座规规矩矩的帝陵都更有意思。它没有圣德神功碑,却比任何碑文都更能反映道光帝的一生;它号称“节俭”,却比任何一座豪华陵寝都更能让人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节俭?什么是帝王的责任?下次再来,我想带着孩子来看看,让他也听听这些争论,看看这座“奇怪”的陵墓——或许,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它没有标准答案,只等着我们去发现,去讨论,去思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光帝的节俭陵藏着大笑话!拆东建西花了440万两,金丝楠131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