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28 13:15

打完哈马斯,还要打伊朗?以色列对157国“宣战”,中方斩钉截铁

当地时间9月22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犹太新年讲话里直言,以色列的战争目标不变,打完加沙,还要准备对伊朗下手。这句话放在现在的背景下,意味极为明显。一边是加沙战火仍未停歇,数十万平民流离失所;另一边,以色列高层已经把下一个目标锁定在伊朗。这种态度不仅让阿拉伯国家紧张,更让国际社会感到,以色列并没有把和平放在优先位置,而是不断扩大军事行动的范围。



内塔尼亚胡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哈马斯在军事和舆论上都已经被压制,短期内翻盘可能性不大。国际社会虽然不断呼吁停火,但在美国的庇护下,以色列仍旧我行我素。对以色列来说,既然可以在加沙强硬推进,那就顺势把矛头对准伊朗。毕竟在他们看来,伊朗是背后的“大脑”,是为哈马斯、真主党甚至叙利亚武装输血的主要来源。只要伊朗存在,周边的威胁就不会彻底消失,这种战略判断,几乎是内塔尼亚胡反复强调的主线。

但问题是,以色列真能对伊朗动手吗?要理解这个问题,有几个现实因素。第一,美国态度。过去几十年,美国虽然一再警告伊朗,但真正敢下场和伊朗正面对抗的次数不多。原因很清楚,伊朗不是哈马斯,人口、国土、军事规模都不在一个量级。贸然开战,风险巨大。所以以色列要真想打伊朗,必须先得到美国点头。

第二,地区局势。现在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正在快速抱团,尤其在以色列空袭卡塔尔之后,阿拉伯世界的愤怒明显升级。如果以色列把战火引向伊朗,很可能引爆更大规模的地区冲突。第三,国内政治。以色列内部其实并不铁板一块,长期战争已经让经济承压,民众也不可能无限支持。内塔尼亚胡不断把矛头对外,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



就在内塔尼亚胡放狠话的同时,他还对157国“宣战”。据报道,当地时间9月22日,已经有157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法国、比利时、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这些西方国家都在名单里。换句话说,以色列在外交上越来越孤立,甚至连传统盟友的立场也开始出现裂痕。虽然美国还在一票否决安理会停火决议,但整体趋势很清楚:国际社会的主流态度,正在逐渐转向巴勒斯坦。

这种“承认潮”,对以色列打击不小。过去他们一直强调没有巴勒斯坦国的存在,但现在超过四分之三的联合国会员国已经公开承认。舆论压力、外交孤立,加上内部极右翼政客还在叫嚣吞并约旦河西岸,这让以色列形象进一步恶化。

即便如此,以色列的回应也没有丝毫妥协意味。内塔尼亚胡重申绝不允许巴勒斯坦建国,还宣布加快定居点建设。不仅如此,以色列誓言报复“承认潮”,内塔尼亚胡还放话,“将与见特朗普会谈,而这些承认巴勒斯坦国的157个国家,你们等着瞧。”

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甚至喊出要彻底吞并约旦河西岸,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则提议解散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定居者组织更是直接威胁,如果政府不行动,就会失去执政合法性。可以说,以色列高层和右翼势力在这件事上完全一致,就是要把巴勒斯坦问题彻底堵死。



然而,这种姿态只会让地区局势更危险。英国、欧盟甚至沙特、阿联酋都已经警告,以色列不要走极端。沙特更明确表示,如果以色列敢吞并巴勒斯坦领土,那么双方正在进行的关系正常化谈判将彻底破裂。埃及更是罕见地把以色列称为“敌人”,还提出建立阿拉伯版北约。这说明,阿拉伯世界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在这种多重博弈下,中国的立场再次显得清晰而坚定。外交部发言人已经明确表态,加沙属于巴勒斯坦,是巴勒斯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尽快推动停火止战,缓解人道危机,坚持“巴人治巴”,拒绝一切破坏“两国方案”的行为。中国强调,暴力换不来安全,武力也打不出和平。相较于美国的偏袒,中国态度显然更符合国际主流,也更能赢得阿拉伯和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总之,现在的局势充满矛盾。以色列想要继续打击哈马斯,还暗示可能动手伊朗;国际社会却在不断承认巴勒斯坦,要求停火;阿拉伯国家正迅速抱团,美国则一味袒护以色列。矛盾越拉越紧,火药味越来越重。对以色列来说,军事上或许还能一时占上风,但在外交上和舆论上已经逐步陷入孤立。如果继续不顾一切向前冲,最终可能会把自己推到更加危险的境地。



而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和大多数国家的呼吁显得更有分量,那就是:停火,和平,尊重两国方案,给巴勒斯坦一个公正的未来。历史经验证明,武力无法带来安全,复仇只会滋生更多仇恨。对于国际社会而言,阻止加沙悲剧重演的唯一途径,是让巴勒斯坦人的建国权利不再成为谈判筹码,而是不可动摇的现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完哈马斯,还要打伊朗?以色列对157国“宣战”,中方斩钉截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