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28 22:27

刘伯温的五句话,说透了人性,看完不吃亏!

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功臣,字伯温,本名刘基,浙江青田人,生于一三一一年,死于一三七五年。他不光会打仗算卦,还写了不少书,最出名的《郁离子》里头藏着不少戳人心窝子的道理。那书是寓言集子,每篇都像一面镜子,照出人性的毛病。那些话不是空洞的鸡汤,而是从乱世里熬出来的经验。
先说第一句:善疑人者,人亦疑之;善防人者,人亦防之。这话出自《郁离子·任己者术穷》,意思简单,你老怀疑别人,别人也拿你当贼防着;你处处设防,人家也对你竖起墙来。人性里头,就有这么个毛病,叫互不信任的连锁反应。想想看,职场里头,你总觉得同事抢你功劳,偷偷藏着文件不分享,结果他们也开始对你阳奉阴违,合作一塌糊涂。
或者朋友圈里,你借钱给哥们儿,总担心他不还,借了还天天追着问,那人下次有事儿绝对不找你了。为什么?因为信任这东西是双向的,你不给,人家凭什么给?刘伯温写这句的时候,明初刚立国,朱元璋身边全是猜忌,臣子们互相防备,朝堂上风声鹤唳。放到现在,商场上谈生意,你要是签合同前先怀疑对方耍花招,对方立马加条款护自己,大家都累。关键是,人最信的还是自己,别把命根子全押别人身上。

接着第二句:小人之未得志也,尾尾焉;一朝而得志也,岸岸焉。还是《郁离子》,这次在《小人犹膏》篇里。小人没翻身时,像条狗似的摇尾巴巴结你,得势了就翻脸傲慢得不行。这戳中人性里那股子势利眼劲儿。没本事时,点头哈腰,啥都答应;翅膀硬了,踩着你上位,旧恩全忘。现实里比比皆是,比如公司里那个平时对你点头称是的下属,你帮他升了职,转眼他就绕过你直接汇报,抢你风头。
或者亲戚里头,穷时天天来蹭饭,发达了婚礼都不请你。为什么人性这样?因为小人骨子里就缺格局,只看眼前利,不讲长久义。刘伯温见多了这种,明朝初年,胡惟庸那种人就是典型,起步时低三下四,掌权后搞党羽,害得朱元璋大开杀戒。真支持是互帮互助,假巴结是单方面套近乎。职场或朋友圈,保持距离,当路人就好。
第三句:攒矢而折之,不若分而折之易易也。从《郁离子·田璆论救楚》来的,比喻一捆箭拧巴一起难折,散开一根一根好断。聪明人就爱各个击破,这说穿了人性里的散沙本性。大家都知道抱团有力,可真要齐心,难上加难。为什么?人总有私心,利益一撞就散。战国时苏秦搞六国合纵抗秦,秦国不硬来,就派人分头离间,宴席上说你家那点破事,联盟眨眼瓦解。
放到现在,家庭里头,兄弟姐妹本该一起管老家产业,一有外人挑拨,谁多分谁少分,立马闹翻。或者团队项目,表面齐心,私下抢资源,领导一走就崩。甚至小区业主群,维权时热火朝天,钱到手了互撕。刘伯温用这句讽刺楚齐联盟,秦国灭人先分人,这招古今通用。
第四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出自刘伯温的《卖柑者言》,一个卖橘子的故事,橘子外头金光闪闪,剥开里头烂棉花似的。比喻人或事外表光鲜,里子空洞。这直击人性爱面子的毛病。谁不喜欢风光?穿新衣盼人夸,买豪车回家显摆,就为压别人一头。骨子里,人总想高人一等,炫耀是本能,低调才难。
想想那些网红,包装得完美,粉丝追捧,实际一堆黑料。或者职场新人,西装笔挺口若悬河,干活儿一塌糊涂。甚至产品营销,广告吹上天,用着坑爹。刘伯温写这篇时,明初社会浮躁,官员表面忠心,背地贪腐。他借卖橘子讽刺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最后一句话:妇以夫为天,不矜其不幸而遂弃之,岂天理哉。还是《郁离子》,在治家篇里。妻子把丈夫当天地,丈夫见她不幸就甩了,这违天理。戳中人性里的薄情寡义,尤其是婚姻里。古时女人命苦,没生子或病了,就被休;现在也多,穷了离婚,丑了劈腿。好色男人到处有,戒色益处明摆着,身健财稳事顺,可本性难移,总想英雄救美。
女人别全押丈夫身上,工作攒钱,教好孩子,自立才牢。刘伯温家教严,这句体现他怜悯女性的一面。明朝社会,男尊女卑,他敢说这,算开明。现实中,夫妻共苦难富贵,遇难同当才长久。

这五句连起来看,刘伯温就是在教人识人自保。乱世里,他辅佐朱元璋打天下,鄱阳湖战陈友谅,灭张士诚,功劳大,却洪武三年就辞官回乡。为什么?看透了人心,猜忌太重。洪武八年,胡惟庸下毒,他咽气时六十四岁,朱元璋追赠太保,但那疑心病已成气候。胡惟庸后来胡作非为,祸国殃民,就没美化他,直说他野心膨胀,党羽横行。
这些话不光说古,也管今。职场防小人,家庭辨真假,朋友圈别全信,婚姻求平衡。人性没变,贪嗔痴慢疑,总在作祟。但懂了这些,你就多层盔甲。生活中,遇事默念一句,少走弯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伯温的五句话,说透了人性,看完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