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29 07:28

新疆令人遗憾的工业遗址,建筑完好空无一人,为何被废众说纷纭

哈密古称昆莫、昆吾、伊州等,位于新疆东部,地跨东天山南北,是新疆的地级市,也是新疆通往内地的门户,享有“西域咽喉,东西孔道”的美誉。或许正是距离内地更近的缘故,工矿企业较多,覆盖能源、装备制造、化工、矿产及食品加工等行业,在诸多工厂中,唯有哈密盐化总厂最令人遗憾。

新疆很大,占地160万平方公里,火车从乌木鲁齐出发。行驶24小时很有可能还在境内,由于大,地级市也多,喀什、伊利、克玛拉依等都很有影响力,相比起来,哈密并没有绝对优势,那么为什么要说哈密呢,这就有哈密盐化总厂的功劳,位于哈密七角井镇,地处天山东段马尔塔拉山南侧,距离哈密城区较远,有200多公里的路程。

哈密的湖盐、芒硝储量丰富,据史料记载,为了满足西域盐的要求,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在开采。建国以后,兵团农五师、农六师后勤部、建工师后勤部等单位部门纷纷在此开办盐场,主要生产工业盐等,1962年,哈密人对这些盐场进行资源整合,成立了后来的哈密盐化总厂。

有了哈密盐化总厂,才有后来的七角井镇,规模很大,高峰时期总人口达到1万余人,配套设施也齐全,学校、医院、商场、银行等应有尽有,所有的建筑沿着一座寸草不生的石山而建,中间被狭窄的道路隔开,两侧是三四层楼高的砖木结构楼房,当时楼房住满了市民,有了这些市民,才有盐场的人声鼎沸。

哈密盐化总厂成立不易,其没落也是慢慢来临,先是1996年,盐场附近的农牧民整体搬迁至哈密市火石泉开发区,紧接着地方管理者也搬迁到哈密办公,最后是1998年盐场莫名其妙地破产,成为压垮盐场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正是有了盐场的破产,才使得场镇从繁华的闹市变成来了工业遗址。

时至今日,哈密盐化总厂被遗弃快30年,时间虽然不短,整个盐场的建筑却保存完好,除了部分农牧民的房屋已经垮塌,白杨树肆意疯长外,其它的办公用房、宿舍楼、公用设施等都还保存完好。只是由于盐场空无一人,无形之中透露出几分荒芜,行走其中,阵阵秋风吹来,让人不寒而栗。

哈密盐化总厂为什么被废弃了呢?网上说法很多,有的说是因为国道312改道,让盐场失去交通要道的地位;还有人认为,盐场是国营企业,经营不善造成破产;也有人认为所在地以盐碱地为主,气候、环境都很恶劣等等,总之众说纷纭,意见不统一,对于真正原因,只能说是无人知晓了,你说是不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疆令人遗憾的工业遗址,建筑完好空无一人,为何被废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