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29 14:57

考古视角下的济南历史:孙村卢家寨遗址商代陶窑

#我的宝藏兴趣#2005年11月,历城区孙村镇卢家寨村村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一处陶窑,济南市考古研究院随即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出土商代陶鬲50余件。

陶鬲是古代陶制炊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继续流行。其形状多为侈口、圆腹、三个袋状足。卢家寨商代陶窑出土的陶鬲形状相似,外壁中下部饰绳纹,应为同一时期同一批陶匠制作完成。

卢家寨商代陶窑为圆形,残存窑床和火道,出土陶鬲置于窑床之上。值得一提的是,这批陶鬲均没有烧制完成,多数是半成品,还有少数是未经烧制的泥质陶鬲。由于烧制火候不到,导致陶质极为脆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未烧制的陶鬲呢?推测是在烧制期间陶窑出现坍塌事故导致陶鬲被埋,也可能此处是一个废弃的陶窑,窑内的陶鬲是从别处搬过来存放的。
陶鬲是商代的重要标志性器物。卢家寨陶窑的发掘是济南市第一次在一座商代陶窑内发现如此众多的陶鬲,对于研究当时济南的制陶工艺、社会经济、生活状况以及周围商代遗址的关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稿:常卓林 刘慧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考古视角下的济南历史:孙村卢家寨遗址商代陶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