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名男主播再度翻红,好友夸赞他是大好人,但至今未婚
臧熹出生在辽宁本溪一个普通家庭,那里以钢铁工业出名,生活环境简单务实。他从小学到高中都在本地学校度过,东明小学、第十三中学和第一中学这些地方让他打下基础教育底子。早年对播音感兴趣,经常听广播练习发声,这股劲头让他在1999年考上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那时候学校还没改名叫中国传媒大学。
大学四年他跟朱广权、苏萌这些同学混在一起,宿舍生活简单,床铺挨着就聊专业话题。他当过学生会主席,组织过辩论赛和晚会,练就了组织能力。课程里学播音技巧、新闻理论,还在校园电视台实习,主持学生节目。2003年毕业后,他南下上海,进了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后来这个单位整合成上海广播电视台。作为外地人,他先住单位宿舍,适应大城市节奏。
刚进台主要轮岗,学后台工作如稿件整理和设备操作,从2003年7月到2004年底积累经验。2005年起开始上节目,主持《新闻透视》和《观众中来》,还兼记者跑现场,采访城市建设和民生话题。高强度工作让他快速成长,节目聚焦社会热点,每晚深度报道要求准确性强。他逐步固定在晚间档,2011年元旦后离开早间节目,转主持《新闻夜线》,这个栏目2007年开播,每天21:30盘点全天新闻。
除了主持,他注重体型管理,从200多斤通过长跑瘦下来,从2006年起加入跑步团体,参加上海国际马拉松这类赛事。兴趣还扩展到航空航天,开自媒体账号分享飞机型号和飞行知识,去文昌航天发射场报道卫星发射。这些爱好让他在专业外多一层深度。工作上他获过中国新闻奖二等奖、2010年抗震救灾优秀电视作品奖、上海广播电视奖主持二等奖,还有上海市世博工作优秀个人、青年五四奖章和十佳禁毒志愿者等荣誉。
2011年评为上海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新秀,2013年优秀播音员主持人。2016年去上海电机学院讲社会热点,谈新闻职业素养,如多角度还原事实。2017年底接替夏磊,成为融媒体中心上视编播部核心人物,主持《媒体大搜索》分析媒体事件,偶尔代班《新闻报道》,这个栏目从1958年就开始了,是上海最早的电视新闻节目。
他还当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和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参与媒体发展和公益政策讨论。公益方面,参加“一个鸡蛋的暴走”募捐乡村儿童,从2011年起支持教育。给盲人讲解无障碍电影,描述画面细节。关注自闭症儿童,办讲座募捐。作为静安区禁毒宣传大使,去学校社区讲毒品危害。青少年维权平台形象大使,帮处理权益问题。这些事让他在圈里口碑稳固,低调干实事。到2025年,他在电视圈已干22年,成为上海观众眼里的熟面孔。
2025年臧熹跨界职场观察真人秀《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七季,由腾讯视频和东方卫视联合出品。从9月12日起每周五六中午12点腾讯视频更新,9月13日起每周六晚8点20东方卫视播出。这季聚焦主持人行业,记录10位传媒新人从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剑桥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学校,在东方卫视30天高压考核。赛制严,开场十进一,层层淘汰,涉及新闻播报、综艺主持全链路挑战,争唯一入职机会。
他跟陈鲁豫、陈辰、柏栩栩当带教老师,冯琳、郭凯旋助教。陈辰1979年生,柏栩栩1980年,他1981年是最年轻的,但稳重外表让网友误认他最大。录制前他社交账号停更近俩月,专心投入。节目里他指导实习生新闻经验,如稿件处理和现场反应。长期新闻台播报让他风格正派,带父亲般关切,被叫“爹味”导师。这在综艺里新鲜,播出后人气涨,甚至超大学同学朱广权。
节目有场外加油团,陈铭、张泉灵、王子奇、贺峻霖、徐志胜,还有飞行嘉宾李沁、杨超越。他们观察过程,给解读。张泉灵总结行业前景、个人成长和付出回报成正比。节目结合新传毕业生就业难,成行业指南。他分享高压工作心得,如新闻准确性和突发状况处理,强调心态稳定靠实践积累和错误分析。
实习生面对选题编辑、台前播报,他点评提升能力。节目每周上下集,收视率上扬。他的跨界打破新闻主播刻板印象,展现多面。海报8月曝光,阵容引热议。录制7月底长沙等地,实习在东方卫视。赛制看能力、抗压和反应,他全程参与。到9月29日已播几集,他的表现持续热议,网友赞业务精,为人低调。翻红源于人格魅力,社交平台热搜多。
这季节目首次主持人主题,真实记录成长轨迹,导师专业指导提升新闻素养、专业能力和人文情怀,教全媒体传播技能。考核从新闻播报到现场采访、大型活动主持、内容创作,全面磨炼。他的参与让观众见新闻人另一面,稳重与陈辰柏栩栩对比鲜明。网友讨论年龄,粉丝澄清事实。节目还原职场规则,沉浸跟拍、导师带教、任务考核,深度观察解读传媒新人培养。
大学同学苏萌,前上海电视台购物频道主持人,已离职多年。他俩1999级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同班,同宿舍上铺相邻,常聊天。毕业后进同一单位,苏萌文艺频道,他新闻综合频道。非本地户籍,两人住斜土路科影厂宿舍,当五年邻居。苏萌频道资源少,月薪2000元难维持上海生活。他介绍苏萌给早晚新闻配音,一年多额外收入帮渡难关。
2008年苏萌结婚,请他当伴郎。婚礼上海办,两人关系紧。两年后买房,新居一期三期隔条马路,又邻居。苏萌总结是同学、同事、伴郎、邻居。认识20多年,见他拒各种诱惑,如别人拉干大项目赚大钱,他守新闻岗。苏萌调台见他主持,多停留看,看着他成熟、头发稀疏、皱纹多,回想寝室日子。
苏萌感激早期帮手,那时文艺频道青黄不接,靠配音收入稳住。爆料他有毅力,从200多斤减到型男,长跑实现。酷爱航空航天,自媒体传播知识,去发射现场报道。苏萌叫他大好人,至今未婚。每次苏萌回家,母亲问他结婚没,让他哭笑不得。这评价源于多年观察,他踏实不飘,面对机会选本职。
两人友情从大学延续到职场,互相支持。苏萌离职后,还保持联系,回忆旧事。他低调作风在圈里出名,不追明星话题,专注新闻。苏萌采访细节流传,强化可靠形象。节目翻红后,这段友情成焦点,网友见他重情义。苏萌坦言,他业务精,帮人实打实,不求回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