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30 09:05

乾隆后宫降位的十位嫔妃,乾隆后宫生态中“起落无常”的一面。

乾隆后宫十位降位妃嫔详析
1. 惇妃 汪氏(降位2次,但最终高位)

家族出身:内务府包衣出身,地位较低,但其父汪四格官至都统,属包衣中的实力派。
上位方式: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为宫女或低位答应、常在起步。
晋位原因:
首次大晋封:凭借年轻貌美和机敏聪慧获得乾隆帝宠爱,从永常在一路升至永贵人,又因故降回常在,后再升为永贵人。随后迎来人生转折,晋为惇嫔、惇妃。
核心资本:生下乾隆帝最宠爱的幼女——固伦和孝公主(十公主),母凭女贵,地位稳固。
降位原因: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因殴毙宫女事件,触怒乾隆帝。乾隆帝严惩此事,将她降为惇嫔,并处罚其宫分的半数以示惩戒。此举主要为维护宫规,平息舆论。
受宠原因:性格应较为活泼伶俐,且因生下十公主,乾隆爱屋及乌。公主被许配给和珅之子丰绅殷德,更显其特殊地位。
生育子嗣: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
历史结局:因十公主之故,不久后便恢复惇妃位号。得以善终,在乾隆帝去世后,由公主供养,结局在降位妃嫔中算是最好的之一。
2. 豫妃 博尔济吉特氏(降位1次,但最终复位)

家族出身:蒙古贵族,来自显赫的博尔济吉特氏(黄金家族后裔),背景高贵。
上位方式:应是通过政治联姻,由蒙古王公进献入宫。
晋位原因:入宫即封多贵人,显示其出身受重视。虽经历一次小降级(多贵人→多常在→多贵人),但最终晋封豫嫔、豫妃,反映了乾隆对蒙古贵族的怀柔政策。
降位原因:初次降位(多贵人→多常在)原因不详,可能因小过失或一时失宠,但很快复位,说明降级是暂时的。
受宠原因:政治象征意义大于个人情感,是清廷维系与蒙古关系的纽带。
生育子嗣:无。
历史结局:于乾隆三十八年去世,追赠豫妃。以其出身和最终位分,结局平稳。
3. 芳妃 陈氏(降位1次)

家族出身:汉族民人出身,家族地位低微,是乾隆后期纳入的汉妃之一。
上位方式:通过选秀入宫。
晋位原因:作为江南汉族女子,可能因容貌和才情得到晚年乾隆的些许青睐,从明常在逐步晋升至芳嫔。
降位原因:曾从明贵人降回明常在,原因不明,推测是因皇帝兴趣转移所致。
受宠原因:容貌气质可能符合晚年乾隆的审美。
生育子嗣:无。
历史结局:乾隆去世后,嘉庆帝尊封其为芳妃。一生平淡,得以善终。
4. 诚嫔 钮祜禄氏(降位1次)

家族出身:满洲镶黄旗,出身高贵,为弘毅公府一脉,与孝圣宪皇后(乾隆生母)同族。
上位方式:外戚选秀入宫。
晋位原因:凭借显赫的家族背景入宫即获兰贵人位分。虽有小波折(降为常在),但最终晋封诚嫔。
降位原因:从兰贵人降为兰常在,可能因性格宫闱小事失宠。
受宠原因:主要依靠家族势力,个人恩宠一般。
生育子嗣:无。
历史结局:乾隆四十九年,在随驾南巡途中落水溺亡,结局意外。
5. 恭嫔 林氏(降位1次)

家族出身:汉族民人出身,地位低微。
上位方式:选秀入宫。
晋位原因:经历多次升降(林常在→林贵人→林常在→林贵人),最终在乾隆晚年晋封恭嫔。其晋封更像是“熬资历”和对旧人的抚慰。
降位原因:中期曾被降位,原因推测是恩宠平平,时有疏忽。
受宠原因:恩宠不深,能在后宫生存下来主要靠谨慎和资历。
生育子嗣:无。
历史结局:长寿,活到嘉庆朝,得以善终。
6. 顺贵人 钮祜禄氏(降位2次,结局悲惨)

家族出身:满洲镶黄旗,出身极其显赫,是康熙朝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后裔,孝昭仁皇后的侄孙女。
上位方式:外戚选秀入宫。
晋位原因:入宫即封常贵人,很快晋顺嫔、顺妃。其快速晋升与其高贵的出身直接相关。
降位原因:这是乾隆朝最严重的妃嫔降级事件之一。从顺妃接连被降为顺嫔、顺贵人。因性格骄纵,触怒龙颜。
受宠原因:初期完全凭借家族势力。
生育子嗣:无。
历史结局:在降为贵人后不久便郁郁而终,年仅三十余岁。其遭遇反映了即使出身顶级豪门,一旦失宠,命运亦堪忧。
7. 禄贵人 陆氏(降位2次)

家族出身:汉族民人出身,地位低微。
上位方式:选秀入宫。
晋位原因:在常在和贵人之间反复升降,最终未能突破贵人位分。其微末的晋升可能仅是例行公事。
降位原因:两次降位,均因小过。
受宠原因:恩宠极浅,在后宫存在感低。
生育子嗣:无。
历史结局:在乾隆朝后期去世,结局平淡。
8. 鄂贵人 西林觉罗氏(降位1次)

家族出身:满洲镶蓝旗,出身官宦家庭(其伯父为巡抚鄂乐舜),但非顶级勋贵。
上位方式:选秀入宫。
晋位原因:入宫为鄂贵人,后降常在,又复升贵人。其经历显示她曾一度失宠后又复得些许关注。
降位原因:一度降为常在,原因不明。
受宠原因:恩宠平平。
生育子嗣:无。
历史结局:非常长寿,活到嘉庆朝,去世时已七十余岁。
9. 祥答应(降位2次)

家族出身:应为包衣出身,地位低下。
上位方式:宫女或低位入选。
晋位原因:从答应升至祥贵人,但最终又降回答应。说明她曾获得短暂恩宠。
降位原因:得宠后复失宠,因过错被惩处。
受宠原因:短暂获得乾隆青睐。
生育子嗣:无。
历史结局:在低微的答应位分上去世,结局凄凉。
10. 那答应(降位1次)

家族出身:地位低下。
上位方式:宫女或低位入选。
晋位原因:无晋升,从那常在降为那答应。
降位原因:因失宠犯过错被降级。受宠原因:无甚恩宠。
生育子嗣:无。
历史结局:在低微的答应位分上去世,默默无闻。

这些妃嫔的起伏人生,共同构成了乾隆后宫华丽帷幕下的真实图景:那里既有极致的恩宠与荣华,也有无情的冷落与悲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乾隆后宫降位的十位嫔妃,乾隆后宫生态中“起落无常”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