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30 09:06

遵化平山堡老道观遗址发现清东陵万年吉地砖瓦

作者:王亭贯、冯飞跃、李江龙;王亭贯,系遵化作家协会会员,唐山历史学会会员

在冀东遵化的青山环抱间,平山堡老道观宛如一颗遗落的明珠,承载着跨越世纪的传奇往事。这座道观不仅是遵化境内唯一采用黄色琉璃瓦覆顶的道教建筑,更以其神秘身世和奇闻轶事,在京东二十四道观中独树一帜。
相传道观主人杨教明,道号杨老道,出身于遵化后河北村。其身世颇具传奇色彩——据说他是光绪皇帝叔叔的干儿子,凭借这层特殊关系,杨老道在晚清宫廷中拥有不一般的话语权。清末修建清东陵时,工程余料堆积如山,嗅觉敏锐的杨老道迅速动用关系,将大量珍贵建材转运至平山堡。在他的主持下,原本普通的庙宇摇身一变,成为富丽堂皇的道观。主殿以皇家专用的黄色琉璃瓦覆盖,在阳光下金光流转;围墙则镶嵌着苍翠欲滴的绿色琉璃瓦,黄与绿的碰撞,尽显尊贵与威严,仿佛诉说着昔日的辉煌。笔者在平山堡老道观遗址之上发现清东陵的万年吉地砖瓦就是明证。
平山堡这片土地,自古便充满神秘色彩。当地老辈人口口相传,这里曾生长着72棵神奇的“鸡鸣谷”,其生长规律颠覆常理:每当夜幕降临种下谷种,雄鸡报晓之际,金黄饱满的谷穗已然成熟。这种超自然的传说,为平山堡蒙上了一层奇幻的面纱,让人不禁遐想这片土地是否蕴藏着不为人知的力量。
杨老道的人生轨迹同样跌宕起伏。他晚年在马兰峪离世,葬礼规格之高令人咋舌——采用32杠抬棺,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从马兰峪蜿蜒至平山堡,最终将其安葬在平山堡东面的老沟。杨老道的墓地选址极具上乘,回龙顾祖格局,妙不可言,得天独厚,龙行千里,到此回望祖山,其形宛如巨龙盘旋,回首眷顾,文可拜相,武能封侯。
杨老道埋葬之地大盘松郁郁葱葱,宛如天然屏障守护着逝者。然而,岁月流转,杨老道的安息之所未能逃过盗墓贼的觊觎。据当地传闻,盗墓者打开墓室后,发现了两件稀世珍宝:一枚翡翠镶金的帽徽,翠色欲滴的翡翠与流光溢彩的黄金相得益彰;一副神奇的眼镜,据说佩戴者“能看天,能探地”,虽不知真假,却为杨老道的传奇故事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时至今日,后河北村的杨老道后人仍对祖辈事迹稔熟于心,甚至传言家中藏有皇室圣旨,这些珍贵物件,或许正是揭开杨老道神秘身份的关键钥匙。
平山堡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同样引人入胜。平山堡也称凤泉堡、凤泉山、砚山。因过去传说很多凤凰在此山驻足聚集,现在后河北村一位90多的老太太也称平山堡叫“落凤坡”。此山泉眼颇多,很多泉水四季长流。后河北村刘连华回忆说,平山堡上曾有一对金马驹保佑黎民百姓,此后被心术不正的南蛮子把金马驹憋走了一只,剩一只金马驹还在默默的守护着这片家园,保佑一方的黎民百姓。山顶现存的古碑上,“砚山”二字苍劲有力,由此考证,此地原名砚山。
从高空俯瞰,平山堡地形独特,四周高、中间低,恰似一方等待研磨的砚台。而与之遥相呼应的,是遵化城南的笔架山,其东西向排列的连绵山头,宛如笔架横卧;山嘴头、沙石峪、温庄一线的山脉,恰似一支饱蘸墨汁的毛笔;穿流其间的黎河,则如同毛笔绘就的墨痕,勾勒出一幅“笔、墨、纸、砚”俱全的天然山水画卷。
岁月悠悠,平山堡老道观历经风雨,琉璃瓦上的斑驳痕迹,古碑上的苔痕印记,都在无声诉说着往昔故事。它不仅是遵化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更是冀东大地传奇与神秘的象征,吸引着无数探寻者前来,试图揭开那层层尘封的历史迷雾。

平山堡上的筒瓦

平山堡上的板瓦

平山堡上的带字的构件

平山堡上的建筑构件,被认为是清东陵剩料的证据“万年吉地”

平山堡上的建筑构件

平山堡上的筒瓦

平山堡上的建筑构件

平山堡上的五爪金龙滴水

平山堡上的建筑构件

平山堡上的建筑构件

平山堡上后堆的石塔
附:执笔为剑,共赴遵化文史之约!
在岁月长河中,遵化这座千年古县沉淀着无数璀璨印记。一砖一瓦诉说往昔,一草一木承载故事。现向所有热爱文史的你,发出诚挚邀请!投稿至 zunhuawenshi@163.com ,一同挖掘遵化文化瑰宝!
我们期待这些精彩
✅ 古迹探秘:聚焦遵化古建筑、历史遗迹,解密青砖黛瓦间的建造智慧与沧桑过往;
✅ 文物守护:讲述遵化文物背后的故事,分享文物保护现状与行动,唤起大众守护意识;
✅ 人物风华:记录遵化名流先贤、平凡英雄,让他们的事迹在文字中熠熠生辉;
✅ 村落春秋:回溯村庄的前世今生,留住乡音、乡情与乡愁;
✅ 民间珍闻:收集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民俗故事,重拾记忆里的烟火气息;
✅ 历史长卷:梳理尘封史料,重现遵化历史的风云变幻;
✅ 姓氏寻根:探寻遵化姓氏起源,解码家族迁徙与地域文化交融的奥秘;
✅ 正义之声:以文史视角关注社会,为公平正义发声,传递理性与温度。
✨ 我们的不同
不做千篇一律的搬运工,只做遵化文史的深度挖掘者!在这里,你的文字将成为点亮古县文化的星火,我们一同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史自媒体,让遵化故事被更多人听见!
无论你是文史爱好者、民间记录者,还是妙笔生花的创作者,我们都期待你的来稿!让我们携手,用文字镌刻遵化的独特印记,传承这方土地的灿烂文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遵化平山堡老道观遗址发现清东陵万年吉地砖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