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30 12:03

全军覆没?乌军一个小队突围,俄军包围后劝降遭拒,80人全部战死

前言
9月26日的乌东战略要地康斯坦丁诺夫卡,俄乌双方激烈的交战渐渐弱了下去。一支残存的乌军小队正在战壕里坚守,就在几十分钟前他们才得知主力已经撤走,赶往多布罗皮利亚一线去了。他们来不及跟着一起撤走,因为没有人通知他们撤退。要败给民主党还是败给中国,特朗普面临两难抉择!发生了什么事?事情要从日前美农民公开哀叹说起,他们在哀叹什么?

当下特朗普正面临基本盘流失的危机,事情是由美媒披露的,目前已知美国国内强大的农业游说团体正在向白宫抱怨,理由是特朗普的关税造成中国拒绝进口美国的大豆作物。基于这样的认知,美国国内农民的埋怨声正此起彼伏。
突围绝境:被遗忘的乌军小队
2025年9月26日,乌东战略要地康斯坦丁诺夫卡的战场硝烟逐渐消散。一支乌军小队蜷缩在战壕中,眼神里满是疲惫与绝望。就在几十分钟前,他们通过无线电得知主力部队已经撤离,前往多布罗皮利亚一线防御俄军可能的反击。然而,他们被遗忘了——没有人通知他们撤退。

这支小队隶属于乌军第155机械化旅,这是一支由法国提供装备、按照北约标准训练的“精锐”部队。但此刻,他们手中的法制AMX-10轻型坦克和德制“豹2A4”主战坦克早已耗尽弹药,只能依靠轻武器和临时构筑的工事勉强抵抗。康斯坦丁诺夫卡的地形对他们极为不利:四周是开阔的平原,唯一的掩体是废弃的煤矿竖井和零散的混凝土碉堡。
“我们就像被扔进陷阱的猎物。”小队指挥官安德烈在最后一条无线电中说,“俄军的无人机一直在头顶盘旋,他们的炮火覆盖了所有退路。”事实上,俄军在包围康斯坦丁诺夫卡后,早已切断了该地区的电力、水源和通信。小队成员只能通过一部缴获的俄军电台,断断续续地接收外界信息。

更糟糕的是,他们的补给早在三天前就耗尽了。士兵们靠啃食压缩饼干和融化的雪水维持体力。有人试图冒险外出寻找食物,却被俄军狙击手精准击毙。“我们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俄军根本不给我们靠近的机会。”一名幸存士兵回忆道。
胜利迷局:泽连斯基的“大捷”宣言
就在这支乌军小队陷入绝境的同时,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正在基辅向泽连斯基递交“捷报”。西尔斯基兴奋地表示,乌军在多布罗皮利亚一线取得了重大胜利,已经让俄军付出了3000多人伤亡的代价,剩余俄军被困在突出部,只要再持续进攻就能全歼。

泽连斯基对此深信不疑,当即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庆祝。他宣称乌军在红军城(波克罗夫斯克)、多布罗皮利亚和康斯坦丁诺夫卡等地取得了“历史性胜利”,大批俄军被包围在波克罗夫斯克地区,消灭只是时间问题。“乌克兰的勇士们正在书写新的传奇!”他写道,“胜利属于我们!”
然而,前线的实际情况与泽连斯基的宣言大相径庭。俄军在多布罗皮利亚方向不仅没有溃败,反而集结了第58集团军的精锐部队,准备发起大规模反击。乌军主力在撤退时,为了抢占多布罗皮利亚的防御阵地,不得不放弃了康斯坦丁诺夫卡的外围防线,导致这支小队被孤立无援。

更讽刺的是,西尔斯基所谓的“3000人伤亡”数据,其实是乌军自己的损失。俄军通过电子战干扰了乌军的通信系统,导致西尔斯基误将己方部队的伤亡报告当成了俄军的。这种低级错误在战场上并不罕见,但后果却极其严重——它直接导致泽连斯基做出了错误的战略判断。
血色黄昏:80人的最后抵抗
9月27日凌晨,俄军对康斯坦丁诺夫卡发动了总攻。数百枚“飓风-S”火箭弹呼啸着划破夜空,将乌军阵地炸成一片火海。随后,俄军第155海军陆战旅的士兵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从三个方向发起冲锋。

乌军小队试图依托煤矿竖井和地下巷道进行抵抗,但俄军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藏身之处。俄军使用温压弹对地下空间进行清剿,高温和冲击波瞬间夺去了数十名乌军士兵的生命。幸存者被迫爬出地面,与俄军展开近距离交火。
“我们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只能用刺刀和拳头战斗。”一名受伤的乌军士兵回忆道,“俄军的人数是我们的十倍,但我们没有退缩。”战斗持续了整整六个小时,乌军小队凭借顽强的意志,先后击退了俄军三次进攻。但最终,他们还是寡不敌众,防线被突破。

俄军在占领阵地后,发现了80具乌军士兵的尸体。他们的尸体呈战斗姿势,手中紧紧握着武器。俄军指挥官在检查战场时,发现了一封遗书。“如果我们死了,请告诉世界,我们是为了乌克兰而战。”遗书上写道,“不要忘记我们。”
这起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权组织指责俄军使用“过度武力”,要求对事件进行调查。乌克兰政府则将这80名士兵追授为“国家英雄”,并誓言为他们报仇。然而,这些都无法改变一个残酷的事实:在这场战争中,无数年轻的生命已经成为了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战争迷雾:真相究竟如何?
康斯坦丁诺夫卡的悲剧暴露了俄乌战争中的诸多问题。首先是乌军的指挥体系混乱。前线部队与后方指挥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这支小队被错误地遗弃。其次是俄军的电子战优势。俄军通过干扰乌军的通信和情报系统,成功地误导了乌军的决策。最后是双方的伤亡数据造假。为了鼓舞士气,双方都在夸大对方的损失,而隐瞒自己的伤亡情况。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场战争对普通士兵的影响。那些年轻的乌军士兵,原本应该在学校里学习,在工作岗位上奋斗,却被迫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他们的生命在战火中消逝,留下的只有亲人的眼泪和无尽的遗憾。

康斯坦丁诺夫卡的80名乌军士兵已经成为了这场战争的缩影。他们的牺牲提醒我们,战争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无数个家庭的破碎和悲剧。愿和平早日降临乌克兰,愿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军覆没?乌军一个小队突围,俄军包围后劝降遭拒,80人全部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