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30 12:04

民国军阀中谁人品最差?当属韩复榘,不愿当好人又不敢彻底当坏人

中国近代历史风云际会,也是一个大杂烩,里面有各色各样的人物。在众多民国军阀中,谁的人品最差呢?我认为韩复榘是当之无愧的。韩复榘的人品差不仅是因为他在山东地区横征暴敛,更多的体现他为人处事上不愿意当好人,同时也不敢坏的太彻底。用四个字可以概括的特点,那就是首鼠两端。

老西北军的叛逆韩复榘出身于当年冯玉祥麾下的西北军体系,有一说一。这样的出身无形中导致韩复榘从老冯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偏偏好的东西没学到。老冯身上那种朝三暮四的投机风范,却让他深刻学到的精髓甚至反作用到了老冯的身上。

在中原大战时期,韩复榘和他的好兄弟石友三等人是最早在西北军中掀桌子的人。他们在冯玉祥带领西北军和蒋介石进行军阀割据作战的时候,最早反水,也正是因为韩复榘和石友三等人的釜底抽薪,给了原本就力有不逮的西北军最后一击,让他们彻底在中原大战中败下阵来。也正是因为西北军内部的人心不齐,导致在中原大战结束之后四分五裂。

人家阎锡山虽然自己只身飞往大连,但是好歹近些还是铁板一块,再看看老冯手下,自己隐居泰安,手下却已经做鸟兽散状了。
后来西溃散的西北军在冯玉祥等人的张罗下,在华北重新站住了脚跟。而此时背刺西北军的韩复榘,由于在中原大战中怎么也算表现有功,也被安置在山东地区,成为了山东省主席。

虽然大家对于韩复榘的行为是看不上的,但是毕竟当年都是老西北军的同僚,如今又是封疆大吏,面子上该给的,尊敬还是要给的。
首鼠两端但是,由于得到了山东这一地区的韩复榘,其身上的军阀封闭思想变得越来越严重。韩的思想虽然狭隘,但是还是比较犀利的。他深刻认识到,在这种乱世之中,枪杆子是唯一的依靠自己如果失去了军队,那就真的是一文不值了。所以无论时局怎么变化,他一定要确保自己手中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这才是自己最后的底气。
所以

韩复榘在控制山东地区期间大规模征兵征粮征钱,在这样三征政策的作用下,山东地区自然是苦不堪言。
与此同时,局势越来越严峻,日军在北平悍然发动事变,整个北方地区乱成了一锅粥。而在各方因素之下,被冤枉成国贼的张自忠无奈从华北抽身南下,希望投奔韩复榘能够有个报效国家的机会。

而此时,韩复榘虽然自己不正大光明,也不愿意给自己本来狼藉的名声再添一些负担了,面对张自忠的到来,还没来得及寒暄几句同僚旧情,就直接对其怒斥道,你给我滚出去!
后来在张自忠沉冤得雪的时候,韩复榘又惺惺作态,俨然一副知心好友的姿态。如此反差确实令人不齿,但是对于韩复榘来说,他现在已然已经不在乎这些了。

只是,此时的韩复榘还想不到自己如今对张自忠爱搭不理,没想到一年之后,人家成为了抗日战场上有名的战将,而自己却因为贻误战机擅自逃跑而被老蒋在军事会议上军法从事。
我们之前说韩复榘想当坏人又不敢坏的太彻底,就是因为在1937年开始,韩复榘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和日军对抗,但是他又舍不得手中部队。

于是即使面对蒋介石严令不准撤退的情况下,依然带领自己的基本部队,从济南快速后退,导致整个北方局势更加破烂,让第五战区的李宗仁措手不及。
在此之前,他韩复榘不是没有和日军接触过,在韩复榘的理想计划中,日军借道山东,同时又不侵占山东,留给自己独自经营。

但是日军想要的远远不止这些,他要韩复榘将山东变成第二个华北,但是这样的条件韩复榘又不敢答应,于是只能带兵撤退逃跑。这一点,他比起自己的好兄弟石友三来,还是胆子小了些。好兄弟石友三,对这样选择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同日军合作,于是也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国贼,最终倒在了自己当年西北军同僚高树勋的手中。

对于韩复榘来说,后来开封小楼中的枪响可能会让他在临终之间更加清醒。自己这辈子因为自己的精明而充实,同时也因为自己的不够精明而坏事,他不愿意当好人,让自己的利益受损,同时又不愿意当一个彻底的坏人,这样的矛盾心态之下,最终只能是更悲惨的结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国军阀中谁人品最差?当属韩复榘,不愿当好人又不敢彻底当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