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30 12:04

60年代红旗渠引水工程,本是造福百姓好事,为何接连遭村民告状?

成功所带来的荣耀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并且心生羡慕,但我们往往忘却了很多的成功其必然要经历曲折,经历诸多艰难险阻才能最终抵达目的地。在数十年前一个贫瘠的县城,一支工人团队历经艰辛,最终为当地百姓建造了“人工天河”,极大改善了当地的环境,但这段成就的背后却充满着心酸苦楚,甚至还有当时不少人的反对。

这项工程就是红旗渠工程,当时的工程队仅仅依靠简陋的工具便将这个庞大的工程完成,只是当时工程队除了要面对艰苦的环境还需要面对百姓的指责与反对,我们一起来看看事情的始末。六十年代初河南林县面临着当地水资源匮乏的困境,开挖红旗渠引水成为了他们最佳选择。
元宵节当天林县当地的居民并没有像大部分人一样享受节日的欢乐休闲时光,而是组成了一支修建队伍前往了施工地浊漳河。作为首次开挖的施工团队,他们并没有专业的装备和足够的经验,但所有人并没有畏惧,在长达七十余公里的工地上大家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但还没有取得一定的成果就有人告状,他是队伍当中负责测量工作的吴祖太,他认为在施工团队当中有太多的人不听指挥,导致出现了一系列工程错误,一旦这些错误继续出现最终难以将这项工程完成。领头人杨贵在进行考察之后发现确实如此,便准备调整一些施工过程当中的问题。
但没想到这个矛盾还没有解决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在红旗渠施工路线过程当中有一个沿路县城,当地村民表示杨贵等人的粗暴施工导致当地人心惶惶,就连牲畜都因为炸药爆炸的声响被吓跑。好在施工过程还处于初始阶段,在众人的协调之下,施工队尽可能选择比较平和的方式进行工作。

扰民的问题被解决了,但是施工本身依然存在问题,吴祖太提出队伍团结性不足,施工队伍拉的太长,杨贵特非常清楚这样的问题会带来的危害,于是在当地召开了工程会议。在会议当中众人将长达七十公里的渠道分为四段来进行修建,还确定了红旗渠的修建队伍。

红旗渠被称为中国绝无仅有的伟大工程,除了其自身修建难度高、给当地居民带来的作用大之外,更因为它是数万群众奋战数年的重要成果。在红旗渠施工之前,从来没有人想过要修筑天河来引水,毕竟这样的选择所带来的困难重重。
但在杨贵和众人的努力下,他们克服了诸多难题,但依然还有新的困难出现在他们的面前,那就是雄伟高大的太行山阻拦在他们的面前。因为其厚实的岩石材质,导致施工队难以完成开山任务,最终只能选择自制的土制炸药来开山。

但更让人心生无奈的是,因为缺少经费施工队甚至难以拿出土制炸药的原材料,为了尽可能为施工进程节省费用,当年修渠的工地上只能提供野菜汤和窝窝头这样的伙食。众人在连温饱都难以满足的条件下,节衣缩食终于将太行山凿穿,将这条天河完全贯通,创造了一个奇迹。
红旗渠工程前后历时十年,一共凿穿1250座山头,连通了超过两百条隧道,架设152座桥梁,这样庞大的数字历历在目,展现了当时那段艰苦岁月。这样的成功是让人难以想象的,但勤劳的中国人民将梦想变成了现实,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历史。

歌词里面说的好,“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所有的成功都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随着当今越来越便捷的生活方式的出现,人们反而缺乏了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的勇气,而是心安理得的接受着安定的生活,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人生在世,总是要为自己设定一些目标,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断奋斗,只有处于这样的奋斗过程当中,才能让自己走出舒适区,也才能让自己在实现理想的过程当中不断提升自己,而当自己取得最终的成功之后那样的成就感是自己努力最好的回馈。

中华民族是一个坚信着“人定胜天”的民族,对于他们来说,为了既定的目标不断奋斗是自己一生当中最有意义的事情,因此这支民族才能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60年代红旗渠引水工程,本是造福百姓好事,为何接连遭村民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