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海啸频发,米价比肉还贵,不等我们出手,日本先“不行”了?
文:进击的鸡博士
编辑:进击的鸡博士
你敢信吗?一个国家北边刚遭8.8级地震暴击,海啸已拍向海岸,190万人连夜逃亡;国内7.6万独居者在家中离世,超2万人死后8天以上才被发现。
更荒诞的是,有知名学者公然劝85岁以上老人集体切腹,竟还收获数十万支持者。
这个国家就是日本,它真的要走向灭亡了吗?
天灾连环炸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的大地突然撕裂,一场9.0级强震轰然发生,这是世界有记录以来第四大规模的地震。
更恐怖的是随之而来的海啸,宫城县、栖仙沼市等沿海城镇瞬间被夷为平地,海浪深入陆地达1公里,38.3万座民宅和建筑被摧毁或严重破坏。
这场灾难留下的是一片死寂:日本警察厅数据显示,15854人确认死亡,3203人失踪,连200名救灾警察都下落不明。
更为致命的是,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酿成自切尔诺贝利之后最严重的核事故。政府划定20公里禁区,此地至今如寂静岭般,死亡气息弥漫,俨然一片无人敢涉足的荒芜废墟。
时隔14年,噩梦再次逼近。
信源:2025-03-11央视新闻《日本“3·11”大地震过去14周年 福岛居民灾难记忆难以抹去》
2025年7月30日,勘察加东岸远海海域发生8.8级大地震,这是1952年以来堪察加地震带最强地震,能量释放相当于150亿吨TNT炸药,是2011年福岛地震后全球最强的一次。
虽然震中不在日本,但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躁动早已传导过来。
日本北海道根室市旋即观测到高达30厘米的首波海啸,接踵而至,岩手县久慈港现1.3米高海浪,更为异常的是,横滨竟出现河水倒流之象,令人惊心。
别小看这一米多的浪,它蕴含的能量足以撕裂堤坝,日本气象厅紧急向北海道至和歌山沿岸发布海啸警报,预计高强度海啸将持续至少一天。
日本国土狭长,70%的人口挤在沿海地区,约三分之一的核设施位于地震活跃区。
因为海啸的原因,供应链首当其冲受创。
而且早在去年夏天,极端高温已致日本大米歉收,米价就呈上涨趋势,而海啸让运输中断、农田被淹,本就紧张的供应雪上加霜。
9月,据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5公斤装大米均价飙升至4275日元(约213元)。其价格已连续三周突破4000日元,正步步逼近历史峰值,米价涨势令人瞩目。
不少超市贴出限购提示,平价储备米更是难寻,这场天灾让 “米比肉贵” 成了日本市场的真实写照。
信源:2025-09-19中国新闻网《堪察加东岸海域7.8级地震引发海啸 未对中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
信源:2025-09-23央视新闻《日本 大米涨价潮重现 零售价逼近历史最高值》
年轻人躺平,老人死无人知如果说天灾是外部冲击,那社会内部的溃烂更让人绝望,首当其冲的是压垮日本的老龄化大山。
2020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已达3600万,占总人口的30%,成为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与之对应的是年轻人的“躺平”:他们对工作失去热情,不愿结婚生育,日本终身未婚率已飙升至56%,超过一半的人选择独自生活。
日本1970年就步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推行的介护保险制度曾被奉为典范,如今却彻底失灵。
护理人员缺口到2025年将达数十万人,大量老人即便符合条件也得不到照料,更别说那些健康却独居的老人,直接被排除在保障体系之外。
85岁还在打工早已不是新鲜事,他们不是想实现自我价值,而是不工作就可能饿死。
信源:2024-09-15极目新闻《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近三成,其中四分之一还在工作》
去年,约7.6万名独居者在家中离世,超2.1万人辞世8天以上才被发觉,其中6945人死后逾一月才被知晓,更有253人在去世一年多后才为人所察觉。
这些老人在“无缘社会”中彻底与世界脱节,临终前连一句告别都没有,生命最后一点尊严被冰冷的现实碾碎。
更讽刺的是年轻人的状态:一边高喊“活着没有意义”,一边在夜店里挥霍,却把生活压力归咎于老人“占用资源”。
他们中越来越多人选择不工作、不纳税,却对打工到死的老人指指点点,形成了荒诞的社会怪象。
信源:2025-04-18红星新闻《一年约4.2万具遗体无人认领,日本老人“孤独死”问题引关注》
pic/dhza1ehd3ma.jpg
荒诞提案老龄化危机越严重,日本社会的价值观就越扭曲,甚至催生出骇人听闻的“解决方案”。
pic/5nvfb43yzti.jpg
2021年,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成田优抚称,解决日本老龄化问题的唯一途径是让老人集体切腹;对不愿切腹者,在85岁左右实施强制安乐死,此论令人咋舌。
这个提案不是出自极端分子,而是来自背景显赫的知名学者,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他还给出了具体操作方案。
pic/j5ykp11oa3a.jpg
他对着镜头直言:“你们是国家的负担,一个接一个自尽吧,日本社会才会变好,国家会感谢你们。”
pic/5wuul0bre1o.jpg
即便后来他辩解,说本意是指责政界财界的“老家伙”霸着位置,是被媒体断章取义,但这番言论还是引发轩然大波。
短短几周,他的粉丝涨到56万,“成田老师说得对”“老人切腹才能救日本”的言论在网上刷屏。
pic/30tgwb2pmks.jpg
这并非个例,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也曾说过“让老年人快点去死”的话,而他自己本身就是老年人。
这种“恨老”情绪已经渗透到社会肌理,与日本的丧文化、物哀美学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危险的思潮——当牺牲弱势群体成为“政治正确”,这个社会的底线早已崩塌。
pic/md4kh4ntel0.jpg
更荒诞的是成田优抚的双重标准:他曾写信给政界,建议“清除”470名残疾人士,称他们也是社会负担。
被捕后他还坚持是“替天行道”,却对不工作、不纳税的年轻人绝口不提。
pic/fno2lxzj3nq.jpg
信源:2023-02-15环球时报《耶鲁教授语出惊人:“最终还要靠老年人集体自杀、一起切腹”》
pic/gcqoh041c1n.jpg
谁才是真的“负担”?那些骂老人“占用资源”的年轻人,很多人自己不创造价值,却把责任全推给还在打工的老人。
pic/qkbdwdlv1ad.jpg
如果“牺牲负担”真的能解决问题,那最先该反思的难道不是放弃工作、拒绝生育的群体?至少85岁的老人还在靠劳动生存,而有些年轻人早已成了社会的“寄生者”。
养老体系的本质,是年轻人养老人,未来的年轻人养现在的年轻人,可日本年轻人用“躺平”打破了这个循环,却反过来指责老人“消耗资源”。
pic/gazueh0jwuh.jpg
当成田优抚的极端言论能收获数十万支持者,说明部分日本人已经放弃了理性思考,转而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东京是否会沉默?日本是否会走向衰落?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pic/lhptlde0qrz.jpg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把希望寄托在牺牲弱者身上的社会,永远走不出困局。
天灾或许能摧毁房屋,但价值观的崩塌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pic/w53vufhgeua.jpg
老龄化从来不是老人的错,年轻人的躺平也不是天灾的必然结果。
真正的救赎,从来不是牺牲谁,而是社会各群体的互相支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