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30 20:36

韩信这一生最大的败笔,不是被吕后算计,而是手握大军时怂了一下

公元前196年,被世人尊称为“兵仙”的韩信,被吕雉算计,惨死于长乐宫。
而韩信被处死的原因,仅仅是一句没有任何证据,甚至可能根本不存在的流言。
韩信本是汉朝开国大功臣,这种死法对他来说未免太过憋屈,然而更憋屈的是,韩信至少有三次机会改变这一切……

第一次机会——三国纷争公元前203年,韩信击败项羽的军队,斩杀项羽的大将龙且,令“战神”项羽都慌了神。
再这样下去,项羽必将溃败,于是项羽找来自己手下的说客“武涉”,让他去说服韩信,让韩信不要再与项羽为敌。

不久之后,武涉来到韩信的军营中,他一上来便对韩信的主公——汉王刘邦展开了“道德攻击”。
武涉说起当年鸿门宴的事,那本来是刘邦的必死之局,但是由于项王的怜悯,刘邦捡回了一条性命。
然而刘邦刚一脱身,便马上背弃盟约,开始与项羽为敌。

武涉说这件事的目的,就是要引出“刘邦背信弃义”这个观点。
他提醒韩信:“现如今这场战争的胜负已经被您掌控了,您帮谁谁就能赢。”
武涉告诉韩信,刘邦是个不讲信用的小人,如果韩信一心跟着刘邦,一定会后悔的,不如现在弃汉联楚,三分天下。

见韩信有些犹豫,武涉又说道:“当年您也在项将军手下待过,也算是有旧交情了,为什么不肯帮一下老朋友呢?”
武涉不提当年还好,这一提当年,立马就把韩信拉回了现实。
在项家军当兵的那段日子,简直就是韩信的黑历史。

韩信想起当年的事后,立马便拒绝了武涉的建议,他告诉武涉:“我跟着项王多年,但是当官最大也就是个郎中,爵位也不过执戟,我当年也给项羽出过主意,但是项羽‘言不听,画不用’,说啥啥不听,我这才离开了他。现如今我厉害了,你们又想把我请回去,门也没有!”

随后韩信又说起刘邦给他的待遇,跟在项羽那边简直是天差地别。
韩信才到汉营没几天,刘邦就把上将军大印交给了他,还让他率领数万人马。
刘邦看韩信衣衫单薄,就把自己的衣服脱给韩信穿,吃饭的时候他看韩信碗里的饭不够吃,就把自己的饭分给韩信吃……

韩信义正词严地说道:“有了韩王的重用,才有我今日的成就,汉王待我视如己出,我要是背叛他,那我成了什么人了?你走吧,请你转告项王,我就算是死也不会背叛汉王!”
武涉见韩信如此决绝,只好先离开了。
韩信失去了第一次摆脱刘邦的机会。

第二次机会——二王争霸韩信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帮助项羽,项羽军很快便陷入了劣势,眼看着就又要不行了。韩信身边有个谋士叫“蒯彻”,此人非常重要,好几次给韩信献计。
事到如今,项羽已经是强弩之末,汉王统一天下的计划基本成功,韩信也做起了封王的美梦。

看到韩信这个样子,蒯彻站出来想要点醒韩信,让他明白什么叫作的“政治”。
蒯彻平日里还兼职相面,在他看来,韩信的面相不过是封侯之相,而且封侯也是“危不可安”的侯。
但是韩信的背相可非常富贵,简直是“贵不可言”。

蒯彻将此事告诉韩信,韩信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蒯彻见韩信实在没有政治头脑,于是便告诉他,韩信必须要“背弃”主公,才能获得显贵。
这下韩信听出来了,原来这个蒯彻是要他背离刘邦,自己称帝,与刘邦平分天下或者击败刘邦,一统天下。

但是韩信依然记得刘邦的好,不愿意与刘邦为敌。
韩信说:“坐了人家的车,就要承载人家的祸患;穿了人家的衣服,就要怀揣人家的忧虑;吃了人家的饭,就要为人家效力。这三件事我都遇上过,我怎么能不为汉王效力呢?”

蒯彻见刘邦还是这样执迷不悟,于是便提醒他:“你确实是汉王的功臣,但是你的功劳太大了,这叫‘功高无二,略不世出’,你在全天下都已经出了名。你在汉王这里是功高盖主,容不下你,但是你又离不开汉王,因为别人都知道你与汉王的关系。”

蒯彻建议韩信立即起兵与刘邦断绝关系,要是等项羽死了,可就来不及了。
韩信觉得蒯彻这是在危言耸听,他觉得刘邦不会那么对自己的。
蒯彻见韩信死不悔改,也彻底对韩信失望了,于是他连夜离开了韩信军营,当了一个给人算卦相面的术士。就这样,韩信错失第二次机会。

不久之后,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
在确定项羽已死后,刘邦一刻也不敢停歇,立马赶到韩信军中,收取了他的兵权,与蒯彻的预料分毫不差。
随后刘邦又取消了韩信的齐王之位,改封他为楚王。
虽然楚王这个名号有点不吉利,但韩信也不能不接受。

第三次机会——绝处逢生韩信被封为楚王后,回到了家乡,看望了自己当年的好友。
当年那个欺凌韩信的屠户,被吓得瑟瑟发抖,在韩信面前跪地求饶。
不过韩信不仅没有杀他,还重赏了他,因为如果这人没有让韩信经历“胯下之辱”,也就没有后来的大将军韩信了。

前201年,有人上书举报韩信谋反,但是韩信在楚国啥也没干。
刘邦去找陈平,想听听他的想法。陈平问刘邦:“韩信知道他要谋反吗?”刘邦答:“不知道。”陈平又问:“是咱们的兵马多还是楚王的兵马多?”刘邦答:“人家多。”

陈平又问:“咱们手里有比韩信还厉害的将领吗?”刘邦答:“没有。”
兵马没有人家多,将领也不如人家厉害,硬打肯定是要输的,因此现在只能智取。
那该怎么智取呢?
陈平说:“您就假装是去他那边巡视的,等他来拜见的时候,把他抓住就行了。”

不久之后,刘邦带着人来到了韩信的楚国附近,但是韩信已经得到了消息,刘邦这次来就是冲着他来的。
韩信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于是便想去面见刘邦,但是他又担心自己去了之后被刘邦直接拿下,因此犹豫不决。

此时,刘邦就在楚国不远处,若是韩信起兵,必能擒获刘邦,但是韩信犹豫了。
当时韩信身边有个项羽旧臣,此人是韩信的老友,自从项羽失败后,此人便来投奔了韩信。
为了向刘邦表忠心,韩信杀了自己的好友,带着他的首级去见了刘邦。

但是刘邦来的目的就是抓韩信,他才不管韩信做了什么。
刘邦一声令下,韩信就被抓了起来。
刘邦先是说他谋反,之后又赦免了韩信之罪,但是把他从楚王的位置上撸了下来,改封他为淮阴侯。被贬为淮阴侯的韩信甚至连自保的能力都没了。
此时的韩信会不会后悔呢?会不会怨自己没能早点看清刘邦的真面目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韩信这一生最大的败笔,不是被吕后算计,而是手握大军时怂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