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黄维特赦时后悔大哭:因为误判形势,这四件事我全都做错了
他曾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新中国成立之时成为“阶下囚”,在经过20多年的改造后终于重获自由,却后悔大哭,声称自己“做错了4件事”。这个人就是黄维,那么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他后悔至此呢?
黄维这辈子,好像总被推着走。
1904年生在江西贵溪的乡下,爹走得早,娘就一个人供他念书。他念书肯下死劲,后来考进师范,本想当先生,可架不住村里同龄人撺掇:“国家都快没了,当先生能顶啥用?”年轻人,心里难免有些救国救民的热情。
于是,在1924年,他揣着娘给的积蓄,一路到了广州,考进了黄埔军校。在黄埔,黄维是出了名的“书呆子”。别人课余凑堆打牌,他抱着兵书啃;野外拉练,别人偷偷扔干粮,他背包里还塞着本《资治通鉴》。
同学陈赓跟他交好,常劝他:“带兵不是死读书,得活泛点。”他却说:“军人就得有规矩,规矩就是书本上写的。”这股子轴劲,让他在国民党里不算讨喜,却得了陈诚的看重。1948年,蒋介石把他从汉口叫到南京,一见面就拍桌子:“12兵团缺个司令,你去!”
黄维当时心里直打鼓。他那会儿是国防部新制军官学校的校长,每天看着学生出操、上战术课,日子安稳。12兵团是国民党的“王牌”,里头全是陈诚的嫡系,副司令胡琏跟他不对付,底下军长个个骄横。他赶紧摆手:“委员长,我离部队太久,怕带不动。”
蒋介石脸一沉:“党国危难,你说带不动?”又放缓语气,“打完这仗,你还回学校当校长,我给你加经费。”黄维知道推不掉了。他回汉口收拾行李,跟校工说:“等我回来,实验室的新沙盘记得盖好,别落灰。”谁成想,这一别,就再也没回去。
1948年 9月,黄维到12兵团上任。第一次开作战会,胡琏就给他摆脸子,“司令,咱们兵团机械化程度高,得速战速决。”。黄维翻着地图:“兵法上讲‘稳扎稳打’,我看先扎好营再说。”两人吵了半天,最后黄维强硬地说:“我是司令,听我的!”
就因为这股子固执,12兵团在淮海战场步步慢。等解放军把他们围在双堆集时,黄维还在跟胡琏争突围时间。“夜里突围,隐蔽!”黄维下了命令。胡琏冷笑:“夜里看不清,容易自相残杀。”
结果还真让他说中了,12月15日夜,12兵团乱成了一锅粥,黄维坐着坦克冲了没多远,就被解放军俘虏了。
刚进功德林的时候,黄维还丝毫不愿认错,脾气很倔强。管理员跟他说:“先学《新民主主义论》,想通了就好办。”他却把书扔一边:“我是军人,战败被俘,要杀要剐随便,学这些干啥?”
同屋的战犯劝他:“老黄,服个软吧,王耀武都开始写悔过书了。”黄维眼睛一瞪:“他是他,我是我!文天祥写过悔过书吗?”
那时候,战犯管理所有规定,表现好的能够减刑。1955年年底,管理员召集大家开会,说:“上头说,准备第一批特赦,你们好好表现,能跟家里通信了。”黄维听了这话也难免心动,他想起了妻子蔡若曙,也想起了家里的几个孩子,自己被俘的时候,小女儿才几岁,也不知道现在多高了?
可等了半年,特赦名单没下来。黄维又犯了犟劲:“我就说嘛,哄人的!”他开始故意找茬:开饭时说吃的太硬,学习时要么睡觉要么抬杠。有次讨论“啥是民族气节”,他站起来就喊:“我黄维,就认文天祥的气节,绝不向敌人低头!”
这话一出,整个管理所都激烈讨论起来。其他战犯轮着番跟他辩驳:“老黄,你搞反了!共产党是为老百姓打仗,跟国民党不一样!”“你守的那叫啥气节?是帮着蒋介石祸害人!”辩了好几天,黄维嗓子哑了,最后低着头说:“我……是我没想明白。”
可这次“没想明白”,一下就让他错过了1959年的特赦。其实,原本名单里面有他,可因为他思想反复,就这样暂缓了特赦。黄维听说后,把自己关在屋里一天。
在功德林的日子,黄维后来又迷上了“永动机”。他说:“要是能造出不用烧煤、不用耗电的机器,老百姓就能少受累。”管理员没拦着,还给他找来了物理书、齿轮零件。
他趴在床板上画图,半夜里还在琢磨:“这里再加个杠杆,是不是就能转起来?”同屋的战犯笑他:“老黄,别瞎折腾了,这玩意儿全世界都造不出来。”他不理,照样画得满头大汗。
1975年特赦那天,黄维拿着特赦通知书,手直抖。回到屋里,他对着镜子看了半天,头发白了大半,背也驼了,跟27年前那个挺胸抬头的兵团司令,判若两人。夜里他没睡着,翻来覆去想,这辈子到底错在哪儿。
要说头一个后悔的,就是接了12兵团司令的差事。“要是没去,我还在学校教书,学生里说不定有几个能成器的。”他跟后来来看他的老部下说,“打仗不是我的长项,偏要逞能,害了十几万人的命。”
淮海战役后,解放军动员被俘的12兵团将领写劝降信,劝杜聿明、邱清泉他们投降。别人都签了字,就黄维梗着脖子:“我跟他们是兄弟,不能背后捅刀子。”后来他才知道,杜聿明被俘后,蒋介石早把责任全推给了他。
胡琏在南京给家属发抚恤金,唯独不给蔡若曙,还骂:“黄维害死那么多人,他老婆活该饿死!”蔡若曙带着孩子去南京找胡琏那天,天正下着雨。她抱着小女儿,鞋都湿透了,结果被胡琏的老婆推搡出来,摔在泥地里。
后来蔡若曙去功德林看他,哭着说这事,黄维却发了火:“谁让你去求他?我黄维的老婆,不能这么没骨气!”这话让他后悔了一辈子。蔡若曙等了他27年,期间听说他“战死”的谣言,吞过安眠药,被救回来后,神经就不太好。
1975 年黄维特赦回家,蔡若曙天天守着他,夜里总惊醒:“你别再走了,我怕。”可黄维那会儿忙着去政协上班,去文史馆写材料,没太在意。1976年春天,蔡若曙趁他去开会,跳进了护城河。黄维赶到河边时,人已经没了。
他蹲在河沿上,手里攥着蔡若曙给他缝的布扣子,哭了整整一下午。后来他跟子女说:“我那时候,真是混账。她心里的苦,我一点没懂。”
他还后悔错过了1959年的特赦,“要是那时候出去,还能跟你妈多过几年安稳日子。”他跟儿子说,“人啊,有时候太犟,不是骨气,是傻。”
最后悔的,就是对子女的亏欠。4个孩子里,老大黄新是他送进金陵大学的,剩下3个都是自己考的学,孩子们争气,都考得不错。
“他们上学那阵,我是战犯,没少受白眼。”黄维晚年总念叨,“可他们没怨我,还总来看我,比我强。”
1989年,黄维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临终前,他紧紧攥着孩子的手,说:“我犟了大半辈子,最后才明白啥叫对错,你们可别学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