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30 20:39

美国首位华裔州长,从政时疯狂打压中国,卸任后又想回国捞金?


骆家辉于1950年1月21日出生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祖籍中国广东台山。他的祖父骆世泽在20世纪初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在奥林匹亚一家白人家庭当佣人,双手端着托盘,穿梭于厨房与餐厅,只为换取英语课的机会。他住在一间狭窄的阁楼,屋里只有一张木床和一盏昏黄的油灯。
后来,他返回台山娶妻生子,将家人接到美国。骆家辉的父亲詹姆斯·骆1917年出生于中国,13岁随父母定居西雅图,二战期间加入美军,参加诺曼底战役,战场上他紧握步枪,汗水浸湿军装。战后,他在西雅图开了一家小餐馆,橱窗上挂着褪色的招牌,店里弥漫着油烟味。骆家辉的母亲来自香港,操持家务,家中五个孩子,他排行老二,住在为退伍军人建造的简陋公寓,墙壁斑驳,地板吱吱作响。
童年时,骆家辉在家只讲台山话,直到5岁上学才开始学英语。他背着破旧书包,走在西雅图街头,常因语言不通被同学嘲笑。父亲教他背唐诗,他坐在餐馆后厨的小板凳上,嘴里默念诗句,手里擦拭盘子。他勤奋好学,每天清晨在桌前翻开课本,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
1968年,他以优异成绩从富兰克林高中毕业,站在礼堂舞台上,接过荣誉证书,台下掌声雷动。他考入耶鲁大学,主修政治学,校园里,他穿着旧夹克,匆匆穿过林荫道,赶往图书馆埋头苦读。1972年,他取得学士学位,毕业典礼上,他站在人群中,握紧文凭,嘴角微微上扬。之后,他进入波士顿大学法学院,课堂上,他坐在前排,手握钢笔飞快记笔记,1975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骆家辉回到西雅图,在金县检察官办公室担任副检察官。办公室里,他伏案翻阅卷宗,灯光映照着他专注的脸庞,常常工作到深夜。1982年,32岁的他竞选华盛顿州众议员,竞选期间,他走街串巷,手持传单挨家敲门,汗水浸湿衬衫,声音洪亮地向选民介绍政策。
他成功当选,在州议会任职11年,期间担任预算委员会主席,会议室里,他手拿预算报告,与议员们激烈争论,敲着桌子强调教育拨款。1993年,他竞选金县县长,投票日那天,他在投票站外挥手致意,笑容亲切,最终以高票当选,成为全美第13大县的首位亚裔行政长官。
1996年11月5日,他竞选华盛顿州州长,在竞选集会上,他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挥舞手臂呼吁选民支持,赢得58%的选票,成为美国首位华裔州长。1997年1月,宣誓就职仪式上,他举起右手,面对州长官邸的国旗庄严承诺。2000年,他再次连任,办公室里,他指着经济数据图表,与助手讨论就业计划,推动教育和环保改革,州议会大厅里,他的演讲赢得阵阵掌声。

骆家辉的仕途在2009年迎来新高峰。2月25日,奥巴马总统提名他为商务部长,3月26日,他在华盛顿的宣誓仪式上,举起右手,面对国旗郑重承诺。商务部大楼里,他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前,翻阅贸易报告,手指轻敲桌面,处理中美经济事务。然而,他的政策却频频对中国企业设限。
2010年11月,他在办公室拨通斯普林特·尼斯特尔公司高管的电话,语气严肃,警告华为参与网络设备竞标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桌上放着一叠标有“机密”的文件。他推动对华为的审查,会议室里,他站在投影屏幕前,逐条列出理由,强调保护美国科技优势。结果,华为被排除在多个项目之外,竞标失败,损失惨重。
2010年9月,他主导对中国轮胎加征40%特别关税,在新闻发布会上,他站在麦克风前,手指文件,声称此举保护美国本土产业。会后,中国企业代表皱眉离场,媒体记录下他坚定的表情。

2011年3月9日,奥巴马提名骆家辉为美国驻华大使,7月27日,参议院一致通过任命。8月1日,他在国务院宣誓就职,希拉里站在一旁,递上任命书,他郑重接过。8月12日,他携家人抵达北京,机场里,他拎着黑色行李箱,穿着简朴西装,步履匆匆,没有豪华排场,引发媒体热议。
8月14日,他在大使馆会见记者,站在木质讲台后,微笑着挥手,承诺深化中美合作。然而,他的实际行动却延续强硬路线。2012年,在北京的贸易谈判中,他坐在长桌一端,手握钢笔敲击桌面,要求中国开放市场,批评知识产权保护不足。
2013年,他在上海一场论坛上,站在聚光灯下,挥手强调美国价值观,暗示中国体系需改革,台下听众窃窃私语,气氛微妙。他还推动对华反倾销调查,涉及钢铁和光伏产业,在办公室签署文件时,他低头审阅,笔尖在纸上划出尖锐的声音。这些政策导致中国企业损失超百亿美元,部分工厂被迫裁员,生产线停摆。

骆家辉的言行常引发争议。2011年5月,他在东京对媒体表示,中国经济政策在倒退,语气冷淡,手指轻点讲稿。2012年,他在华盛顿的听证会上,坐在证人席,双手交叉,公开支持对华为的限制,称其设备可能威胁美国网络安全。
他的立场让中国企业举步维艰,也让许多支持他的华裔选民失望。竞选州长时,他曾在西雅图的华人社区集会上,握着麦克风,承诺为少数族裔争取权益,赢得热烈掌声。但在商务部长和大使任上,他却频频站在美国立场,挥舞政策大棒,限制中国企业扩张,引发广泛批评。2013年11月20日,他在使馆办公室发布声明,宣布将于2014年初辞去大使职务,桌上放着一张全家福,他低头签署文件,结束在华任期。
2014年3月1日,骆家辉正式卸任驻华大使,返回西雅图。3月中旬,他加入戴维斯·怀特·特雷梅恩律师事务所,担任中国业务高级顾问。西雅图的办公室里,他坐在玻璃窗前,浏览客户邮件,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为中美企业牵线搭桥,收取高额咨询费。2015年起,他频繁往返中美,参加商业论坛。
2015年6月,他在上海一家五星级酒店的会议厅,站在讲台上,手持激光笔指向屏幕,分享从政经历,台下企业家鼓掌,事后他收下数万美元演讲费。2016年,他在广州的一场商务晚宴上,端着红酒杯,与中国企业高管碰杯,笑谈市场前景,桌上摆满精致的粤菜。他利用大使身份打开人脉网络,为美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提供建议,合同签署时,他站在客户身旁,递上钢笔,微笑点头。
2017年,他在深圳一科技论坛上,穿着笔挺西装,站在灯光耀眼的舞台,挥手讲述中美合作潜力,台下观众低头记笔记。他的演讲费动辄数十万,部分中国企业邀请他,期望借助他的背景打入美国市场。然而,他的过往政策让一些国企对他关闭大门,会议室里,国企代表冷淡地翻阅资料,拒绝合作提议。
2020年12月,他在西雅图一场线上会议中,坐在书房,身后是整齐的书架,批评特朗普政府贸易战,称华盛顿州出口额下降65%,港口贸易萎缩,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2023年11月,他转至多尔西·惠特尼律师事务所,继续担任顾问,办公室里,他翻阅中美贸易报告,手指划过数据,电话铃声不断。

尽管骆家辉表面上推动双边交流,他的行为却引发质疑。今年7月15日,他以“百人会”主席身份致信《纽约邮报》,站在书桌前,手写信稿,批评其误报特朗普枪击案枪手为华裔,要求道歉,信纸上墨迹清晰。然而,他未提及自己从政时的对华政策,回避争议。
人们批评他靠华裔身份赢得支持,却在高位打压中国企业,卸任后又以“中国通”形象谋利。他的两面行为暴露无遗:竞选时,他在华人社区挥手拉票,承诺平等;掌权后,他在会议室签署限制令,阻碍中国企业;卸任后,他在论坛上笑容满面,收取高额酬劳。这种唯利是图的做法,让他从“华人之光”跌落为争议人物,声誉受损,为人诟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首位华裔州长,从政时疯狂打压中国,卸任后又想回国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