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恐怖组织”:东西厂和锦衣卫甘拜下风,官员见了绕道走
明朝的特务机构如阴云笼罩朝野,锦衣卫、东西厂已让人闻风丧胆,可还有一股势力,连它们都得低头,官员路过其门前,无不加快脚步,绕道而行。内行厂,这个昙花一现的恐怖存在,权势滔天,手段狠辣,短短数年便震慑朝堂。
锦衣缇骑威震朝野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巩固皇权,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立锦衣卫,改组亲军都尉府和仪鸾司,赋予其护卫皇宫、巡查缉捕的职责。
锦衣卫下设南北镇抚司,北镇抚司专管诏狱,权力极大,可不经司法程序直接逮捕任何人,甚至皇亲国戚也难逃其手。锦衣卫的校尉身着飞鱼服,佩绣春刀,巡街时步伐整齐,腰刀碰撞发出清脆声响,百姓见之纷纷避让。
洪武年间,锦衣卫的权力一度失控,滥捕滥杀,酷刑逼供,朝臣人人自危。朱元璋察觉其弊端,曾短暂废除锦衣卫,但明成祖朱棣登基后,重新启用并强化其职能。锦衣卫不仅负责缉捕,还涉及军事情报、策反敌将,权力范围进一步扩大。永乐年间,锦衣卫校尉常秘密潜入敌方军营,收买将领,传递密信,成为皇帝的耳目。
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因靖难之役上位,深感朝野反对势力威胁,遂设立东厂,驻北京东安门北,由宦官掌管。东厂首领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称“厂公”,可直接向皇帝口头汇报,效率远超锦衣卫的奏疏。东厂的密探遍布京城,监视官员、百姓,甚至锦衣卫的动向。东厂番役常深夜行动,翻查书信,记录言行,稍有可疑便上报,令人防不胜防。
成化十三年(1477年),明宪宗因道士李子龙潜入皇宫事件,对东厂失职不满,命宦官汪直组建西厂。西厂从锦衣卫中选拔精锐,缇骑人数是东厂两倍,可不经皇帝许可逮捕中低级官员。汪直掌西厂时,权势压过东厂,朝臣无人敢忤其意。西厂因朝臣反对短暂撤销,但正德元年(1506年)复设,由刘瑾掌控,进一步加剧特务政治的恐怖气氛。
内行厂权势凌驾厂卫
正德年间,太监刘瑾掌权,不满足于东厂、西厂的权力,设立内行厂,亲自统领,驻地设在荣府旧仓。内行厂的设立标志着明朝特务机构的权力达到顶峰,其监察范围空前,不仅针对官员、百姓,还监视东厂、西厂和锦衣卫,形成“厂中之厂”的格局。刘瑾每日审阅密报,手持拂尘,端坐高堂,掌控朝野动向。
内行厂的密探行动隐秘,遍布京城街巷,茶肆酒肆无人敢议论朝政。密探常夜间出动,翻墙进入官员宅邸,搜查书信、账簿,稍有可疑便将人押入暗牢。内行厂的刑罚骇人,夹棍、烙铁、鞭笞等刑具齐上,受刑者血迹斑斑,供词被强行录下。某六部侍郎因一封私信被捕,次日被押入内行厂,夹棍压下,骨裂声清晰可闻,血水渗入地砖。
内行厂的权势震慑朝堂,连东厂厂公和锦衣卫指挥使见刘瑾也需躬身行礼,手指微颤,递上密折。朝会时,刘瑾身着蟒袍,缓步入殿,百官垂首,不敢直视。某次,刘瑾召集东厂、西厂首领议事,堂内香炉烟雾袅袅,锦衣卫校尉持刀侍立,刘瑾翻阅密报,忽指一处,命即刻逮捕某巡抚。巡抚被押入暗牢,铁链拖地,刑具叮当,血腥气弥漫。
内行厂的恐怖手段不仅限于京城,还延伸至地方。江南知府因赋税延误,被刘瑾密令逮捕。番役乘快马南下,驿道尘土飞扬,知府被锁链捆绑,押往京城,囚车颠簸,锁链叮当。沿途百姓避让,无人敢探视。知府被押入内行厂,烙铁炙热,焦臭弥漫,供词被强行录下,送至刘瑾案头。
内行厂的密探无孔不入,某御史因私下议论朝政,被密探告发,番役破门而入,翻出书信数封。御史被押入内行厂,鞭笞声不绝,皮开肉绽,血迹斑斑。内行厂的刑罚室火盆炭红,刑具摆放整齐,番役记录供词,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
刘瑾的权势让朝野上下无人不惧,官员路过内行厂驻地,轿帘紧闭,轿夫加快步伐,唯恐被密探盯上。街头巷尾流传“宁见阎王,莫见刘瑾”,百姓谈及内行厂,无不低声细语。某茶肆掌柜因议论朝政被捕,店铺封门,街坊闭户,无人敢问。
内行厂的权力甚至压倒东厂和锦衣卫。某次,刘瑾亲赴东厂查阅密档,锦衣卫校尉开路,腰刀寒光闪烁,路人退避。东厂厂公谷大用躬身呈上密折,手指微颤,刘瑾冷哼一声,拂尘扫过案几,命即刻抓捕名单上之人。次日,京城多处宅邸被抄,锁链声与哭声交织,血腥气弥漫街巷。
内行厂的恐怖统治让朝臣人人自危,某县令因地方事务被密探告发,番役破门而入,将其锁链捆绑,拖至内行厂。刑罚室内,烙铁炙热,汗水与血水混杂,滴落地面。县令的供词被强行录下,送至刘瑾案头。内行厂的密探行动如鬼魅,深夜街巷,灯笼微光下,黑衣人影悄无声息,令人防不胜防。
内行厂的权势达到顶峰,朝堂之上无人敢忤其意。某次朝会,百官列队金銮殿外,锦衣卫校尉持刀肃立,刘瑾入殿,蟒袍拖地,众人垂首,殿内寂静无声。内行厂的恐怖统治,不仅震慑官员,也让东厂、西厂与锦衣卫沦为附庸,执行其命令,形同爪牙。
厂卫覆灭随明而终
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谋反罪名暴露,朝臣弹劾如潮,武宗下旨将其逮捕。刑场之上,刽子手刀光连闪,血流满地,围观者屏息无声。内行厂随即撤销,府衙空荡,石狮蒙尘。西厂亦被废除,朝野稍缓,但东厂与锦衣卫依旧横行,特务政治未有根本改变。
天启年间,魏忠贤掌东厂,权势更盛,锦衣卫校尉持刀列队,堂下囚犯血肉模糊,惨叫不绝。魏忠贤翻阅密报,指使校尉逮捕朝臣,冤狱无数,如杨涟、左光斗被酷刑折磨致死,朝野谈及厂卫,无不色变。
崇祯年间,厂卫积弊已深,朝政腐败,民怨沸腾。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东厂府衙烈焰冲天,锦衣卫校尉四散逃亡。南明政权无力维持厂卫,特务政治随明朝覆灭而终,厂卫的恐怖统治成为历史一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