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 10:09

商南老县城始末报道(三)水毁县城

民国时期由于军阀割据,战祸连年,县城建设规模变化不大,遗留下的县衙、祠庙、会馆等因年久失修,日趋破败或被移作它用。

民国八年(1919年)秋,阴雨连绵,持续遭受暴雨袭击,北城后茨沟水暴涨形成泥石流淤塞城壕,冲毁北城墙,蛟水穿城而过,经南城门进城壕汇流县河。知县罗传铭抽调民夫分段补修。城区道路逐步加宽为2.7米,用碎石、石板、沙土铺垫。使县城面貌得到恢复和改观。

北城后茨沟的水究竟有多大?1959年一次暴雨过后进一步得到了验证。西城门里高台子上一户黄姓人家,有十岁左右大的姊妹俩在北城后放牛,一场暴雨过后,小河水猛涨,将其姊妹俩连人带牛一起打倒冲走,经北城壕、东城壕下南河趴汇入县河。等找到尸体时,已是在吴家泉下面的大河滩上。
图片al制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商南老县城始末报道(三)水毁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