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君王——嘉庆皇帝永琰回忆录(一)
大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农历七月二十四日,中原大地已经进入盛夏时节,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但是酷热难耐的气温也让很多人不敢待在外面尤其是正午,尤其是在塞外热河的避暑山庄。在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内的烟波致爽殿外,此时正有一个花甲老人此时穿着月白色的夏季行服,外套一件羽纱外衣。大步的走进殿内,早有宫女太监上前来接过老人下的衣服。替他换上室内的常服。更衣完毕后。老人脱下靴子上了供临时休息的软榻。老人有些疲倦,将手下人打发下去后。独自一个人躺在软榻上。想着刚才行围打猎的事情。进入了沉思,这个老人就是我。
我姓爱新觉罗。永琰。这次是我在位时第四次来到木兰围场了。这次木兰秋狩,本来大臣们是不想我来的,但是他们怎么知道秋狩对于我们有多重要,这是大清的祖制,表示不忘骑射的旧俗。他们只是慵懒懒惰不想来而已。因为这件事我狠狠的骂了他们。他们无奈只能跟随。而且我心里觉得我这个岁数了来一趟少一趟了。我这次带了我的几个儿子老二绵宁,老四绵欣,还有长孙奕纬随驾。还算满意,比去年好一些,去年我来的时候围场内只有一些兔子。诺大一个皇家围场就剩野兔岂不是滑稽。我让内务府的人赶紧想办法让围城内多点猎物。他们还算是能照章执行。我也算心里略觉宽慰。
从我登基到现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间,能让我高兴的事情实在不多,我每每都觉得皇阿玛给我这个皇位莫不是在难为我吧。从我上任伊始一直是天灾人祸频仍,我是真心的想做一个和皇阿玛和列祖列宗一样的好皇帝。但是怎么就那么难呢。最近我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是下降了很多。从来的那天我就觉得身体很不舒服。太医院的人说我可能是轻微中暑了。我也没觉得有什么,结果这两天越发觉得不舒服了。我不禁想起很多往事来了。。。如果有一天我真的驾崩了希望我的继承人老二能够把这江山重新振作起来。不要像我一样。
我现在依稀还记得我从先帝手中接过传国玉玺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期待和紧张的复杂情绪,当时我三十而立,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打算要好好把皇阿玛的交给我的江山重新治理一番。结果经过了十多年的治理,天下依然是这副样子。官员贪污腐化,灾难频仍,各地邪教屡禁不止。在庄严的紫禁城大内就连续发生了多次惊险事件。我到底是怎么了为何要这么难为我。难道是我的才能不足以坐这个位置,上天在示警。可这一切都不是我想要的。说来话长啊
我出生在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年(1760年)的圆明园内,我的生母是被我追封为孝仪纯皇后的魏佳氏,我的母亲出身并不高贵,仅仅是普通的汉军旗人。
额娘性格沉稳低调,不张扬且温婉柔和对任何人都是温声细语的,所有额娘身边的宫女嬷嬷,太监都交口赞扬。皇阿玛听到耳朵里也非常满意。所以额娘很受皇阿玛喜爱。额娘生我之后,不到五年之间就连续被加封,直到三十年被封为皇贵妃。这个位置在宫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尤其是在两任皇后相继不在后,额娘更是执掌后宫多年。嫡母富察皇后娘娘仙逝后,皇阿玛的情绪就变了很多,继母那拉氏又多次忤逆皇阿玛。皇阿玛更是很难受。这时额娘及时的抚慰皇阿玛的心情。额娘生了几个姐妹和一个胞弟永璘。可惜额娘因为多年的操劳染上了病症。在我十六岁的时候就薨逝了。这件事对我也有很大影响。我很难过。但是额娘的性格也传给了我,我一直在宫里是小透明。平时也是谨小慎微。
我喜欢读书所以在我开蒙以后,皇阿玛给我找了一个进士作为我的老师。他就是朱珪师傅。一个在我生命中举足轻重的长辈,仅次于父母。由于皇阿玛政务繁忙,皇额娘也是自顾不暇。所以在我的青少年一直到后期执政时期一直和师傅相依为命。师傅教导我要认真读书,认真做人。不要总想着自己将来。要做好现在的每一件事。师傅后来有一段时间被调走做地方官。临走前给我了一些箴言:养心,敬身,勤业,虚己,至诚。这些箴言都被我视作座右铭一直记到今天。虽然师父也仙逝了。但是他的所有音容笑貌依然记在我心里。
我在皇阿玛的众多儿子中并不显著,其实早期皇阿玛是根本没有考虑到我的。只是因为我的运气很好。
大哥永璜是庶出的皇子,不大受重视,又因为嫡母富察氏的死被皇阿玛怪罪最后抑郁而终,于弱冠之年早逝。也没有什么封号。同样因此获罪的还有三哥永璋,也是英年早逝。可怜的两位兄长只因为在葬礼上哭的不真切就被皇阿玛怪罪。实在可怜。再就是二哥和七哥永琏和永琮他们都是嫡母富察氏所生,可惜也都因病早夭。其余像四哥永诚,五哥永琪,还有九,十两个哥哥都去世的比较早。现在还在世的仅有十一哥成亲王永瑆,八哥仪亲王永璇,以及我了。还有我那刚刚去世不久的胞弟庆王永璘。
皇阿玛之所以没有考虑八哥,十一哥和胞弟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各地都有很大的缺点,为臣尚可为君则完全不适合。这样一来我的优势就出现了。首先我的额娘很受皇阿玛重视,地位又高,子以母贵。所以我就被皇阿玛发现了。然后我的性格也沉稳,皇阿玛比较喜欢。于是皇阿玛决定先秘密立我为储君,在此此之前我是不知道的,但是我依然能从大臣和手下以及皇阿玛对我的一些态度转变上能感觉出来。我感觉到了一些紧张。我愈发的把师傅教我的箴言铭记在心。避免出现前朝那些太子的问题。尤其是皇曾祖康熙朝时期出现的太子阿哥倒台的悲剧。这位太子伯祖父当年也是觉得坐稳了皇位就张狂起来。最后即便温和仁慈如康熙爷也接受不了,如果他和一样低调,我想即便那些叔祖父再想找他的错误也没办法。还是自己的问题。
我就这样谨小慎微的过了很多年,终于到了乾隆六十年的时候,皇阿玛决定履行自己的誓言,绝不超过他的玛法康熙爷执政的时间,于是决定在乾隆六十年禅位给我。当时无论是庙堂还是江湖上都对皇阿玛的做法震惊了。因为在此之前禅位的除了篡权夺位外就是因政变的原因被迫禅位如唐高祖,宋高宗等人。但是他们都是非常勉强的,只有皇阿玛在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挠的情况下主动予以禅位,这个壮举在中华历史上也是少有的。我很激动。但是我也知道内在的问题。知父莫若子。我知道皇阿玛的性格属于很强势的,他不可能完全把权力一起给我。我就赶紧上奏折力辞。这也是师傅告诉我的,让我一定记住三推三让,一定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太上皇不可能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我此时如果表达的太过渴望很有可能会前功尽弃。
皇阿玛看到我的表现很满意,于是决定接受的我要求。先禅位,然后把祭祀天地太庙以及接待外国藩邦使臣的权利下放给我也算历练。但是其他权利依然在他手里。与其说在他手里不如说在和珅手里。但是皇阿玛不同于其他的君主,所以大权也轻易不会下放。那个小丑和珅无非就是佞臣,谈不上权臣。但即便如此,他那些做法也着实让我恨的牙根痒痒。
在我接受这个位置的时候。出现了另一个插曲。。。未完待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