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军有多少兵力?
1930年阎锡山担任北平国民政府主席时,晋绥军兵力达到鼎盛时期,有14个军40余师,超过20万人。一,北洋时期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山西新军第八十六标标统阎锡山趁机响应起义,杀死山西巡抚陆钟琦而控制山西。随后中华民国成立,阎锡山出任山西都督,顺理成章成为山西的统治者。此时阎锡山手里只有陆军第1师这1个师,兵力不超过1万人。
1916年袁世凯死后,中华大地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阎锡山趁机扩充实力,维持自身统治的同时防止其他军阀入侵。1918年时,阎锡山的晋军已有10个步兵团、2个骑兵团及相关支援部队,兵力达3万人。
1926年,阎锡山趁着冯玉祥国民军败于奉系军阀张作霖之际进入绥远,使晋系军阀得以控制晋绥两省而改称晋绥军,兵力也扩充超过10万人。
二,国府时期
1927年6月,阎锡山见国民政府的国民革命军节节胜利而北洋政府的北洋军势力大损,便宣布山西易帜效忠国民政府。此时晋绥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军,有三个军团12个军,兵力超过20万人。随后张作霖退回关外,阎锡山的势力得以扩展到察哈尔与河北两省。
1930年初,阎锡山手握晋绥察冀四省,势力到达顶峰。随后阎锡山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和北平国民政府主席,联合冯玉祥、李宗仁等反蒋实力派与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爆发中原大战。结果阎锡山失败,被迫接受张学良对晋绥军的缩编。
中原大战后晋绥军实力大损而一直未能恢复,到了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晋绥军又在抗击倭奴的入侵中损失惨重,一度只剩几万人。抗战胜利后晋绥军收复山西得以扩编超过10万人,但战力始终无法恢复而最终在1949年被解放军消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