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石塔村薛姓,是否迁自宁晋薛家营
关注老师很久了,我是赵县石塔村的,我们这边薛姓是大姓,由于年代久远,碑刻祖谱都已轶失,故而已不知何年自何地迁来。希望老师能不能帮忙考证一下,还有听说宁晋姓薛的也不少,不知道跟我们这边有没有关联?这是赵县石塔村文友“大雪飞扬”的求助信。有没有祖辈相传的口碑资料,从哪里迁来?他说,赵县石塔村薛家祖传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
一、“薛记烧饼”,系赵县石塔村薛家8代祖传,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薛记烧饼”是赵县有名的“三宝”之一,俗称“油酥烧饼”,又叫“石塔烧饼”,因打烧饼的主人居住在赵州陀罗尼经幢(俗称石塔)脚下而得名。它是赵县独有的风味小吃。
赵县有关文章记述,系赵县石塔村薛家8代祖传,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相传在清朝咸丰三年,太平军自柏乡攻入赵州境内,与清军在巷内激战时,有一太平军受重伤倒在了薛家大门口。薛家在城内是大户,颇讲礼仪,祖上怜其痛、爱其勇,便秘密救治在家。这一兵勇原是洪秀全的面点御厨,有打烧饼的绝活,便传于薛家,使这种太平天国国宴面点绝活变成了我们今天所品尝的薛家烧饼。
二、宁晋县薛家营村《薛氏族谱》的迁徙记载浅析
薛姓,在宁晋县境内,以薛姓命名的村庄,有薛庄、薛家营两个村。薛庄现有李、刘、徐、骆等20个姓氏,但已无薛姓,暂无可考。薛家营乃薛姓祖庄,为宁晋七大姓之一,元末古丁桥下石姑智救七幼童。即有薛姓。
宁晋县薛家营村薛氏十六世、民国初年薛毓华《薛氏族谱世系考序》:
余薛氏之迁居薛家营邨,历有年所矣。邑之东南亭子头邨,为余薛氏之故里。有明以前,由洪洞徙居之,不知几何年,亦不详几岁世。迨至始祖贵肇开基业,子孙繁昌,因洨水环流,滹沱涨溢,庐墓田产屡经飘没,兼犯风沙,地隘人众,不能偕以居,故方祖一支,迁居本邑城里,而余矩祖与圆祖二支,则同迁居于薛家营村。数传而后,又有迁居汴梁者,有迁居临城者,有迁居香馆与中近村者。惟规祖一支后无考。城里一支迁居他乡者,亦复不乏族繁派分,年既远访难周矣。
由此节录的上述文字,薛家营村薛氏可考者明代薛贵,薛贵下有四子,薛规、薛矩、薛方、薛圆。人们常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取规矩方圆之意。
文中的“迁居香馆”,“香馆”,是指今隆尧县乡观村?还是赵县乡官村?尚需进一步查考。
赵县石塔村薛姓,是否迁自宁晋薛家营?该文提及的“规祖一支后无考”和“城里一支迁居他乡者”,也许是两个参考线索。笔者将在后续进一步考证后撰文详述。
三、宁晋县各村薛姓由来和迁徙史,大有文章可做
《薛氏族谱世系考序》提到有迁居中近村者,其实北楼下村薛姓也是由薛家营村迁来,只是该文没有提及。
宁晋县境内薛姓分布广泛,据王玉彬先生编著的《宁晋县地名志》一书,薛姓,在围城庄的有小枣村、黄退,荆里庄、曹伍疃也有薛姓村民。县东北薛姓则有赵平邱、兼场、白木、大杨庄、北侯庄、苏家庄、司马等村。县西南的南河庄,县西北的换马店、西及桥、后浊南等村也有薛姓居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