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江八女之首冷云:率先提议掩护部队突围,牺牲后,女儿下落不明
1988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江滨公园上,八女投江英烈群雕正式建成,项大的纪念碑上八个大字“八女英灵,永垂不朽”,向众人展示着八女投江的壮烈。投江八女,个个是英雄,可是她们却又那么年轻,年纪最小的13岁,最大也才23岁。投江八女,分别是指导云冷云,安顺福,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王惠民,黄桂清,李凤善。她们的投江壮举和狼牙山五壮士一样,值得我们铭记于心,传颂下去。
投江之首冷云,是当时的指导员,她一生都献给了党,是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冷云,原名郑志民,1915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桦川县,1934年加入共产党,为了保护组织,她在劝降孙翰琪无效后,假借私奔远走他乡,继续抗日工作。
与其说是私奔,其实是被党秘密转送到抗联第五军。冷云与假私奔对象吉乃臣日久生情,最终假戏真做,经过组织的批准后,两个结为革命伴侣,婚后夫妻两人携手继续为革命工作。
在第5军妇女团担任小队长和指导员的冷云,为了随5军1师部队西征,一方要强忍着失去丈夫的悲痛,一方面还要狠心告别才2个月的女儿。冷云将女儿交给了一对朝鲜夫妻抚养,临别前她对着女儿,也对战友说:“为了抗日,一切牺牲都是应该。”只是她自己不知道,她这一别就是天人永隔。
1938年8月,乌斯浑河西岸,第五军在西征时,被日军追击,面对敌我实力悬殊之下,指战员带领着部队往柞木岗密林方向撤退。不依不饶的日军加大了火力追击,这让主力部队无法脱身撤退,隐蔽在柳条通后的冷云,立即当机立断对日军展开猛烈火力对抗,将日军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遭到突袭的日军,误以为主力军是藏在柳条通后面的冷云部队,立即将大部分火力调转,朝冷云她们扑来。眼见敌人向她们过来,冷云很是欣慰,但同时也不得不紧张起来,她们人数太少,更重要的是枪支弹药有限,根本没办法抵抗。
主力部队指挥员三次想要营救冷云她们,但是因为所处位置不利于作战,不但没有办法营救,还会搭上更多士兵的性命。冷云看到主力部队为了她们做无畏的牺牲,她大喊道:“同志们,冲出去,保住手中枪,抗日到底,别为我们浪费枪支弹药”。
不忍辜负冷云她们一番好意,主力部队忍痛撤退,看到主力部队安全回撤,冷云等八名抗联女战士用着有限的弹药,对着日军一阵扫射。她们视死如归爆发出来的力量,将日本人打得蒙蒙的,但也激怒了日本人,他们架上迫击炮向柳条通发射过来,荒草熊熊燃烧起来。
柳条丛被炸平了,她们一边射击,一边往河边撤离。撤到河边时,她们的弹药只剩三颗手榴弹了,面对着前有狼后有虎的八人,知道她们在劫难逃了,要么乖乖束手就擒,要么强渡江而行。八人相互对视一眼,心中却都已坚定信念。冷云看着她们,下令道:“过河”。八人齐心,知道被俘,将生不如死,她们齐喊道:“抗联第五军妇女团,宁愿站着死,不跪着生。”
寻着她们踪迹而来的日军看到她们花大力气追击的对象,竟然只是女人,而且还只有8人的时候,他们恼羞成怒,叫嚣着让八女快往回走。冬天乌斯浑河冰冷的河水,就像刺骨的尖刺割着她们的身体,她们坚定的往河心走,淌过河,她们继续抗日,死在这,她们在天之灵依旧佑我军革命胜利。
水越深浪越急,打在身上犹如皮鞭抽打在身,但是这一切都没有阻止她们往前走。日军见八女无意回头,下令对身处河中的八人击杀,无力抵抗的八人很快就在敌人的枪口下壮烈牺牲了,她们孱弱的身体很快就淹没在滔滔江水中。
如果可以谁愿意生在战火纷争的年代,但是时代造英雄。八女投江之壮烈,革命气概之不凡,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英雄故去,但英雄的遗孤应该被我们好好保护,但是冷云的女儿战争结束之后,经多方寻找依旧下落不明,着实令人惋惜。
冷云为首的八名女战士,为党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她们的生命,谱写“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她们值得我们铭记和纪念,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