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 17:12

金陵十三钗唯一幸存者,代替女学生遭日军欺辱后,最后结局如何?

法西斯的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人心的险恶,可日本军队在南京城的所作所为也不遑多让。自从英国的鸦片开始传入清朝,我们就开始处处受着列强的打压,就连日本一个区区岛国都要凑过来分一杯羹,可当时的清朝确实没有实力与日本抗争,就连民国成立后也不能与日本抵抗。

连年的内战导致国共双方的军队都有疲倦之色,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士兵,中国人尚能抵挡一刻,可若是连续作战铁打的身子也支撑不住,就这样东北沦陷,接着是上海城,南京城。
日本鬼子在占领南京后发觉自己的粮食不足,就开始抢夺当地居民的粮食,又觉得在那里待着太过无趣,他们就开始了中国人不愿提及的事件,南京大屠杀。

日本人在南京城的残忍虐杀,是他们没有人性的表现,他们没有心,是恶魔,三十万南京人惨死于他们之手,他们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她们是怀着孕的孕妇,他们是丫丫学语的幼童,他们是从上海逃亡过来的军人,他们没有反抗之力,被日寇用各种方式残忍杀害,并且他们还在驻扎地建立了慰安所,抢掠女性做他们发泄兽欲的工具,《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就揭露了日寇在南京城的所作所为有多恶劣。
为什么是叫《金陵十三钗》,是因为这“十三钗”是十三位女性,她们为了保护学生选择自己前往日寇的驻扎地,看影片当时唯一的幸存者就是玉墨,那作为唯一的幸存者,玉墨又经历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日寇占领南京城后,这些烟花女子也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性,她们为了活下去就跑到国际友人修建的教堂,当时的友人并不想这些人进到教堂里,因为教堂里保护着一批女学生,粮食根本不够存活几天的,玉墨的那些好姐妹开始哀嚎,只有玉墨真诚的向友人请求。
友人看着玉墨如此真诚也就同意她们到教堂里躲避,她们这些女子在那些女学生的眼里就是烟花之地出生的,她们殊不知这些女子也是生活所迫被逼的,就像玉墨她会几国语言,可那又如何也摆脱不了被卖入青楼的命运,就这样世界观不同的两伙人生活在一起难免会发生口角,她们也知道这时不是争论这些的时候,能保住命就不错了。

可日寇终究是来到了这所教堂,他们看到那么多女学生在这里,就对教父说让她们三天后必须到他们那里为他们的胜利唱歌庆祝,并且还专门数了一下有多少人,说必须一个都不少的全去。
这些学生是不愿意去伺候那些日寇的,有人就偷偷想要跳楼自杀,只不过被人救了下来,之后可想而知,这十三钗选择代替这些女学生去接受日本的残暴,当时由于死了一位女子,十三钗少了一个人,这不能达到日本人的要求,到时候整个教堂的人就都别想活了,看过电影的都知道,教父的身边有一位男学生,他就是第十三位“女学生”。

十三钗就这样开始了她们悲惨的命运,玉墨当时趁着日寇不注意逃离了那里,为了活下去她亲手将自己的容貌摧毁,其余的女子包括那名男学生全都死于日寇的手里。
隐姓埋名的玉墨一直在一个小村子里生活着,知道1946年,国际组织开始介入日本人的罪行审查,玉墨专门到法庭里指证日寇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当时在法庭上有一名女律师是当时在教堂中被救下来的学生,她认出了玉墨,等到法庭结束,她追出去喊了一声“玉墨”,玉墨没有回头,而是走开了,她的背影透漏着孤独,这名女学生确认这是当时救下自己的玉墨姐姐,眼泪从眼角留了下来。

玉墨指认日寇的残忍暴行这一段我们可以从《四十九祭日》这部电视剧中看到,玉墨头戴黑纱遮面,自己一个人消失在阳光里。金陵十三钗用她们的生命换来了这些女学生的生命,她们守护的是心中曾经天真无邪的自己,是自己渴望的形象。
这些女子的命运是日寇罪行的真实写照,今时今日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勿忘国耻,也不能替先人原谅这些残忍的日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陵十三钗唯一幸存者,代替女学生遭日军欺辱后,最后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