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巡洋舰成绝唱?7艘残舰难撑,中国海军迎新机?
2025年9月25日,美国海军那边出了个实打实的事儿,两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正式退役,这下他们现役的巡洋舰数量一下子就跌到7艘了,说实话,这数字搁冷战那会儿想都不敢想,毕竟当年美国为了跟苏联较劲,光提康德罗加级就造了27艘,现在只剩零头,落差确实有点大。咱们先聊聊这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它可是八九十年代美国海军的“顶梁柱”,9000吨的吨位在当时也算大家伙儿。从1983年到1994年,11年里造了27艘,这速度放在现在的美国海军身上,怕是很难再现了。不过主力舰艇嘛,总有“退休”的时候,一般服役30到35年就得退,提康德罗加级从2010年代开始就陆续“下岗”,到2025年本来还剩9艘,结果这次一下退2艘,直接干到7艘。更有意思的是,退之前它的数量还比咱们中国的055型驱逐舰多1艘,退完之后反而少了,这变化来得还真快。
巡洋舰退了,按说得有新舰顶上来,美国海军原本打算是让阿里伯克3型驱逐舰接这个班。可这事偏偏就不顺利,阿里伯克级虽然从90年代后造了不少,还衍生出1型、1A型这些版本,但到了3型这儿就卡壳了。现在美国一年也就造1艘半阿里伯克3型,截至2025年9月,满打满算就服役了1艘,这点数量想补上巡洋舰退役的缺口,简直是杯水车薪。
美国巡洋舰的“退休潮”,接班的却掉了链子更麻烦的是,不光巡洋舰要退,早期的阿里伯克级驱逐舰也快到年限了,那些90年代前期服役的,现在也超30年了,未来几年也得陆续“下岗”。美国原本还计划用星座级护卫舰接替这些老驱逐舰,可这护卫舰的事儿也黄了一半。
这星座级护卫舰是在意大利加米尼级的基础上改的,7000吨的吨位跟咱们的052D型驱逐舰差不多,原计划2026年首舰就能服役。结果呢?到2025年9月,连设计方案都没定下来,服役时间直接推到2029年,老实讲,我都觉得2029年能不能按时服役还得打个问号。
其实不止驱护舰,美国整个军工体系好像都有点“慢半拍”,福特级航母的二号舰肯尼迪号,原本计划早该服役了,现在推到2027年;还有两艘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也都不同程度延期。搞不清的是,当年造提康德罗加级的时候那么顺,现在怎么连个护卫舰的进度都抓不住?这背后估计是产能和供应链出了大问题,不然不至于这么多项目都拖后腿。
这次退役的两艘巡洋舰里,有一艘叫“菲律宾海号”,就因为跟菲律宾重名,菲律宾那边还有官员提议要买这艘退役舰,说能提升他们海军实力。但说实话,美国肯定不会卖,这么大吨位的主力舰艇,要是真给了菲律宾,整个地区局势都得乱,美国再怎么想拉拢盟友,也不会犯这个糊涂。
中国055、052D稳步推进,不是争雄是撑安全这边美国还在为舰艇不够发愁,另一边咱们中国海军的发展倒是挺稳,就说055型驱逐舰,13000吨的吨位,不管是火力还是续航能力,都比提康德罗加级强不少,截至2025年已经服役8艘,而且建造节奏很稳定,后续还在慢慢推进。还有052D型驱逐舰,7000吨级,现在服役数量已经超20艘了,年均能造2到3艘,跟美国一年1艘半的阿里伯克3型比,节奏明显更顺。
本来想说说中美海军的对比,后来发现咱们跟美国的思路不一样,美国是要全球部署,舰艇损耗快还赶不上造;咱们是按“防御性国防政策”来,造舰是为了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不是跟谁争高低。就像《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里说的,咱们发展海军,是为了撑起地区安全的“大梁”,不是搞军备竞赛。
不过有个情况得注意,海峡对岸有些势力还幻想从美国买退役的提康德罗加级或者阿里伯克级,觉得升级一下就能当新舰用。但必须明确的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要是真敢卖,就是破坏台海和平稳定。而且解放军也早有准备,依托055和052D型舰艇,已经构建起完善的反潜、防空协同体系,绝对能守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其实说到底,美国巡洋舰数量跌到7艘,不是偶然,是他们军工体系问题和全球部署压力的必然结果;而咱们中国海军能稳步发展,是因为咱们有清晰的规划,不盲目跟风,只做符合国家需求的事。与其说中国“撑起大梁”,不如说咱们是在自己的国防框架内,把该做的事做好,让地区安全更有保障。
未来几年,美国剩下的7艘提康德罗加级还会陆续退役,阿里伯克3型和星座级能不能跟上还是个未知数;而咱们的055和052D还会按节奏建造。但不管怎么变,咱们始终坚持防御性政策,不会像美国那样搞全球扩张。毕竟海军发展的核心是守护和平,不是追求数量上的“碾压”,这一点咱们看得很清楚,也做得很扎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