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3 19:31

杨坚建立隋朝后,为何要把人间尤物冯小怜送给别人而不留给自己?

冯小怜,这个名字在历史上虽不算家喻户晓,却因一段段香艳又荒诞的故事,成为中国古代史中不可绕过的一位祸国美女。

让皇帝和王爷都痴迷的人间尤物冯小怜本是北齐后主高纬之妻穆皇后身边的侍女,在深宫内院这样的身份毫不起眼,不过是庞大后宫体系中最底层的存在,每日做着侍奉主子、洒扫庭除的琐碎工作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以出现在北齐后主高纬面前,就此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当时穆皇后失宠,她为了重新挽回高纬日益冷淡的宠爱,将冯小怜当作礼物进献给了他。当冯小怜踏入高纬的视线,瞬间就把高纬给迷住了。
冯小怜生得冰肌玉骨,肌肤白皙胜雪,吹弹可破,身姿婀娜,曲线玲珑,每一步都摇曳生姿,自带风情;更绝的是她独特的体质,冬日里,她的身体软若暖玉,抱在怀中温暖无比,驱散了高纬周身的寒意;夏日时,又凉如寒冰,躺在身旁,好似自带天然冰爽,让人暑意全消 。
除此之外,冯小怜还精通按摩之术,一双柔软的小手在高纬身上轻轻游走,恰到好处的力度,总能让高纬疲惫尽消,沉醉在这极致的享受之中。

从此高纬彻底沉沦在冯小怜的温柔乡,对她宠爱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为了博美人一笑,他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在隆基堂,高纬命人将地面重新铺设,只因这里曾是曹昭仪的住所,他怕冯小怜心生不悦;两人外出骑马,高纬总要让冯小怜与自己同乘一骑,一路欢声笑语,羡煞旁人;吃饭时,也是同席而坐,恨不得每一刻都黏在一起 ,甚至许下生死相随的誓言,“愿得生死一处”。
但高纬的荒唐之举远不止于此,他觉得冯小怜这样的人间尤物,只供自己一人欣赏实在可惜,竟想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主意。
高纬居然在隆基堂设下“千金一观”,让冯小怜赤身裸体躺在朝堂的案几上,摆出各种妩媚姿势,而大臣们想要一饱眼福,需支付千金作为观赏费用。

一时间,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大臣们排着队交钱观看,高纬则在一旁看着自己的“杰作”,得意洋洋,丝毫不在意这是何等荒唐、亵渎之事。
这一荒诞行径,不仅成为了后世的笑柄,更让“玉体横陈”这个成语流传千古,李商隐更是在《北齐二首》中写道“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将高纬的昏庸和北齐的衰败,归咎于冯小怜的美貌与魅惑,红颜祸水的形象自此深入人心。
在高纬这般毫无节制的宠爱下,冯小怜恃宠而骄,行事愈发肆意。而高纬也因沉迷女色,无心朝政,北齐朝堂之上奸佞当道,政治腐败不堪,国力日益衰微。
曾经强盛一时的北齐,在冯小怜的“玉体横陈”与高纬的荒唐统治下,一步步走向了灭亡的深渊。

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亲率大军,如狂风扫落叶般攻破了北齐的都城邺城,曾经强盛一时的北齐就此覆灭。高纬、冯小怜等人被北周军俘虏,成了阶下囚,曾经高高在上的帝王与宠妃,瞬间跌入尘埃。
高纬这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皇帝,即便沦为俘虏,心中仍惦记着冯小怜。被押解到长安后,他竟厚着脸皮向宇文邕请求,把冯小怜还给他。
宇文邕看着这个亡国之君,心中满是鄙夷,他觉得天下都已在自己囊中,一个女子又何足挂齿,于是便将冯小怜赐还给了高纬。
然而,高纬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仅仅半年后,宇文邕便以谋反罪名将高纬处死,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
高纬一死,冯小怜再次成为了权力更迭下的牺牲品,被宇文邕赐给了代王宇文达。本以为从此要在凄凉中度过余生,可冯小怜却再次展现出她颠倒众生的魅力。

宇文达初见冯小怜,便被她的美貌和独特气质所吸引,很快就对她专宠有加。在代王府中,冯小怜再次过上了备受宠爱的生活,甚至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她开始对宇文达的原配王妃李氏下手,多次在宇文达面前诬陷李氏,致使李氏几近丧命,夫妻之间的感情也因此产生了巨大裂痕。
在宇文达的宠爱下,冯小怜暂时忘却了国破家亡的痛苦,重新找回了往昔的风光。她时常在王府中弹奏琵琶,悠扬的乐声传出,仿佛在诉说着她跌宕起伏的人生。
有一次,冯小怜在弹奏时,琴弦突然断裂,她触景生情,随口吟出“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胶上弦”的诗句,既有对当下宠爱的感慨,也隐隐流露出对过去与高纬相处时光的怀念。
然而,正当冯小怜在代王府中站稳脚跟时,北周外戚杨坚代周建隋,改朝换代的风暴再次来临,宇文达在这场权力更迭中被杀,冯小怜第三次成为了失败者的附属品,落入了隋文帝杨坚的手中。

冯小怜的最终归宿杨坚这位隋朝的开国皇帝,从权臣到登上皇位,历经无数政治风雨,他的每一个决策都饱含着对局势的深刻洞察和对权力的精准把控。当冯小怜落入他手中时,他看到的并非是一个单纯的美女,而是一连串复杂的政治难题。
高纬因冯小怜而亡国的惨痛教训,就像高悬在杨坚头顶的警钟,时刻敲响着。高纬对冯小怜的宠爱,毫无节制,为了她荒废朝政,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满足其私欲,最终导致国家陷入混乱,被北周所灭。
这样的例子近在眼前,杨坚深知,若自己将冯小怜留在身边,沉迷于她的美色,势必会被臣下视为重蹈高纬覆辙,极有可能损害自己作为开国之君的权威和形象。在隋朝初建,根基未稳之时,这样的负面影响是他绝对无法承受的。
不仅如此,冯小怜与北周皇室之间还有着难以化解的恩怨。她在成为宇文达的宠妾后,曾多次迫害宇文达的原配王妃李氏,手段狠辣,几乎将李氏置于死地。
而宇文家族在北周时期势力庞大,虽然杨坚已经代周建隋,但北周旧贵族的影响力依旧不容小觑。若是杨坚将冯小怜留在身边,必然会引起这些旧贵族的强烈不满,他们会认为杨坚是在袒护这个曾经伤害过宇文家族的女人,进而对新政权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可能引发一些不稳定因素,动摇隋朝刚刚建立起来的根基。
因此,从政治理性的角度出发,杨坚清醒地认识到,冯小怜绝不能留在自己身边,将她转手送人,是避免政治风险、维护政权稳定的明智之举。

而且在杨坚的生命中,他的妻子独孤伽罗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她不仅是杨坚的结发妻子,更是他政治上的得力伙伴,两人携手走过风雨,共同开创了隋朝的基业,被世人称为“二圣” 。
独孤伽罗性格强势,且对杨坚用情极深,她坚决主张“一夫一妻制”,在她的观念里,杨坚只能有她这一位妻子,绝不容许其他女人分享丈夫的宠爱。
这种观念在古代帝王后宫中实属罕见,但杨坚出于对独孤伽罗的尊重与爱意,也一直践行着这一约定。曾
经,杨坚一时冲动宠幸了尉迟迥的孙女尉迟氏,此事被独孤伽罗得知后,她怒不可遏,趁杨坚上朝之际,派人将尉迟氏处死。

杨坚得知后,虽满心愤怒,但最终还是无奈接受了这个事实,由此也可看出独孤伽罗在后宫中的绝对权威。
当冯小怜这样一位声名在外的前朝“妖妃” 出现在杨坚面前时,他首先想到的便是独孤伽罗的态度。以独孤伽罗的性格和她对“一夫一妻制”的执着坚守,冯小怜若进入隋朝后宫,无疑会成为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引发一场激烈的帝后冲突。
这场冲突一旦爆发,不仅会破坏杨坚与独孤伽罗多年来的夫妻感情,还可能对整个后宫乃至朝廷局势产生连锁反应,引发不必要的混乱。
杨坚深知稳定的后宫环境对于国家的治理至关重要,他不能因一个冯小怜而让自己的家庭和国家陷入动荡之中。权衡利弊之下,他选择将冯小怜送出宫去,以此来换取后宫的安稳,维护与独孤伽罗之间的夫妻关系,确保隋朝的统治能够顺利进行。

还有就是从史料记载来看,冯小怜落入杨坚手中时,已历经多次辗转,岁月在她的脸上和身上留下了痕迹,曾经那令人惊艳的美貌也已大不如前。她不再是当年那个让高纬、宇文达为之痴迷的“人间尤物”,肌肤或许已失去了往昔的光滑细腻,身姿也不再如从前那般婀娜多姿。
而此时的杨坚,志在开创一个盛世,他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国家的治理与建设之中。他每天早起晚睡,处理政务,制定政策,致力于恢复社会生产、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等诸多事务。
在杨坚心中权力的稳固和国家的繁荣才是最为重要的,美色对于他来说,早已不是生活的重点,他对冯小怜这样迟暮的美人,自然也提不起太多兴趣。
与高纬、宇文达不同,杨坚有着更为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他不会像那些昏庸帝王一样,为了美色而荒废朝政。在他看来,留下冯小怜,除了可能带来一系列麻烦之外,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反而会分散自己的精力。
相反,将冯小怜作为赏赐送给臣下,既能显示自己的慷慨,又能借此笼络人心,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在色衰而爱弛的现实面前,杨坚做出了将冯小怜转手送人的决定。

杨坚将冯小怜赐给了大臣李询,看似是一个普通的赏赐,却彻底将冯小怜推向了命运的深渊。李询,这位在历史中并不十分耀眼的人物,却因与冯小怜的这层关系,在史书上留下了一笔。
李询的妹妹其实正是宇文达的王妃李氏 ,而冯小怜在宇文达府中时,曾多次陷害李氏,两人之间有着深仇大恨。如今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李询的母亲得知冯小怜就是曾经迫害自己女儿的罪魁祸首后,怒不可遏。
在李询家中,李询母亲对冯小怜没有丝毫怜悯,她命冯小怜穿上粗布麻衣,每日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舂米、劈柴、洗衣、做饭,这些粗活累活成了冯小怜生活的全部。
曾经在高纬、宇文达身边享受着荣华富贵,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冯小怜,哪里受过这样的苦?她的双手很快磨出了血泡,又磨成了老茧,娇弱的身躯在繁重的劳作下日渐消瘦 。但这还不够,李询母亲稍有不满,便会对冯小怜进行鞭打。
皮鞭抽打在身上,一道道血痕触目惊心,冯小怜只能默默忍受,不敢有丝毫反抗,曾经颠倒众生的“人间尤物”,如今却活得连蝼蚁都不如。于是在公元580年时,冯小怜在绝望中自缢而死。

写在最后冯小怜的命运也体现出封建王朝中女性沦为政治工具的无奈。杨坚的“弃美”并非不爱色,而是清醒认知到:在帝王的字典里,江山永远重于美人。
杨坚用一次看似“慷慨”的赏赐,既规避了红颜祸水的风险,又彰显了新政权对旧势力的清算,可谓一箭双雕。而冯小怜的香消玉殒,不过是历史红颜祸水和红颜多薄命的缩影而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杨坚建立隋朝后,为何要把人间尤物冯小怜送给别人而不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