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3 19:31

江苏首座考古博物馆苏州开放!90吨“东吴大墓”震撼亮相

一座投资1.6亿元、历时多年打造的考古专题博物馆——苏州考古博物馆,近日在苏州石湖景区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成为江苏省首座考古学专题博物馆。
从空中俯瞰,苏州考古博物馆由简洁大气的三角形块面构成,巧妙融入越城遗址出土的“石锛”和“钺”造型灵感,尽显古朴沧桑与野趣之美。
作为江苏省内首座考古专题博物馆,该馆共展出1200件(套) 陶瓷器、漆木器、青铜器、金银器、玉石器等出土文物,其中80%以上展品为首次亮相。

01 建筑特色苏州考古博物馆位于苏州石湖景区内,越城遗址东北部,总建筑面积8972平方米,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主持设计。
该馆规划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设计为地面一层、地下一层。
建筑造型以地景式场地设计和越城遗址出土的“石锛”和“钺”为设计原型,由大气奔放的三角形块面构成。
建筑体量不高不大,既有传统文化的内涵,又有简洁明快的现代设计感,创造出绝佳的视觉效果。


02 展览布局苏州考古博物馆的展览布局独具匠心,地面一层以 “源起江南——苏州地域文明探源” 为主题展开基本陈列。
该陈列以江河湖海的考古地理发展史、考古学理论方法和文物保护理念、考古成果叙事为主线。
地下一层则以 “华章江南——苏州考古发现成果” 为主题,陈列分为“文明溯源”“吴越新证”“都会寻踪”“海丝遗痕”四大篇章。


展览按时间顺序对苏州考古进行叙事,通过各个时期代表性的发掘成果,向观众展示苏州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
03 亮点展品在众多珍贵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重达90余吨的“东吴大墓”——苏州虎丘路新村土墩三国孙吴一号墓。
这座砖室墓平面为十字形结构,占地约150平方米,是苏州地区发现墓葬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
大墓出土文物一同陈列于旁,包括58件金器、4件铜器及若干件瓷器。


其中一件龙首金钗吸引不少参观者的目光。这根金钗长26厘米,重27.1克,顶端为一龙首,用细金条、金片、炸珠等勾勒出眼睛、耳朵、角等,工艺精湛、栩栩如生。
其与另一件展陈在苏州博物馆的凤首金钗为一对,属于较为少见的孙吴王室高等级金器。
另一件独特展品是吴市铭文筲,这是一件楚国量器,器身呈圆筒式,腹身周圈饰三道凹弦纹。
器底镌刻楚篆,器口沿亦刻有少量文字,经科学测算其容量为1.14升。结合器身铭文推测,该器或与征收粮税有关,对研究度量衡有重要意义。
04 考古博物馆的特色苏州考古博物馆有意与历史类博物馆作区分,解决博物馆共性与个性的错位发展问题。
“传统历史类博物馆相对重视视觉感受,文物精美程度为展陈因素之一,而考古博物馆以 ‘遗址—地层—遗迹’为基本逻辑,重视历史发展的全阶段。”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苏州考古博物馆馆长程义解释道。


在展品选择上,历史类博物馆重金玉而轻陶石,更强调单体文物的精美,考古博物馆则以陶器作为重点,更强调器物组群,以期反映当时社会大众生活的真实面貌。
展览组织方面,历史类博物馆通常会选择性放大特定的历史时期,而忽视本地历史的“低谷期”,考古博物馆则以器物群的形式填补这些历史关键节点的空白,为观众带来更全面、更具文化延续性的观展体验。
05 教育探索功能苏州考古博物馆不仅是考古成果的展示平台,还是一个集研究、教育、体验于一体的创新空间。
博物馆特意在户外下沉广场处设置了教育探索区,未来将开展亲子研学等活动。


馆内还设有考古工具展示区、文物保护与修复展示区等,让观众能够深入了解考古工作全过程。
程义馆长表示:“希望不同年龄的观众都能在此有所收获,使考古博物馆成为考古理念宣传窗口、考古成果展示空间、考古研究交流平台和考古教学实训基地。”
06 苏州“百馆之城”的新成员苏州素有“百馆之城”的美誉,拥有130座博物馆。苏州考古博物馆的开馆,为这座“百馆之城”再添璀璨新星。
2022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发布《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实施意见》,苏州成为国内首个实施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地级市。
苏州考古博物馆的设置正是这一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期间,苏州全市博物馆联动推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50多个展览、教育等系列活动。
全市20多家重点博物馆开设专家讲座、馆校合作等多项活动,10余家博物馆组织“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


苏州考古博物馆的开馆,不仅为苏州“百馆之城”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开创了江苏省考古专题博物馆的先河。
随着这座考古博物馆的正式开放,市民们又多了一处了解苏州悠久历史、感受江南文化魅力的重要场所。
未来,这里将成为考古理念宣传的窗口、考古成果展示的空间和考古研究交流的平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首座考古博物馆苏州开放!90吨“东吴大墓”震撼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