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杜聿明的葬礼上,女儿杜致礼和杨振宁的留影,悲痛难掩!
杜聿明1904年生在陕西米脂,家里是书香门第,从小就聪明,1924年考进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一步步爬上去,当过国民党第五军军长,抗日时候打过昆仑关战役,那场仗算是他的高光时刻,把日军打得退缩。
战后他继续在国民党阵营里混,指挥过远征军,1948年淮海战役中被俘,关了十年,1959年特赦出来,当了政协文史专员,日子过得低调。
杜聿明娶了曹秀清,生了六个孩子,三儿三女,长女杜致礼1927年生在南京,从小跟着父亲到处跑军营,生活条件比一般人好点,但也尝尽颠沛流离的滋味。
她聪明,喜欢文学艺术,1944年在昆明私立中正中学初中毕业,杜聿明还给她写毕业留言“共励前程”。那时她在西南联大附中上高中,遇见代课的杨振宁,杨振宁1922年生安徽合肥,父亲是数学家,他自己物理天赋高,1945年去美国芝加哥大学读博。
杜致礼1946年考上辅仁大学外文系,学英国文学,1947年家里出事,杜聿明病重,她陪父亲去上海看病,本想一起去美国治,结果杜聿明被蒋介石留住,她一个人飞过去,宋美龄帮忙进韦尔斯利学院,后因经济断供转蒙特圣文森学院。
1949年圣诞在普林斯顿中餐馆重逢杨振宁,两人聊得来,杨振宁追她,1950年8月26日在普林斯顿结婚。婚后杜致礼管家带孩子,杨振宁搞研究,1957年他和李政道拿诺贝尔物理学奖,杜致礼陪去斯德哥尔摩领奖,还跟瑞典国王跳舞。
两人育有三子,杨光诺1951年生搞计算机,杨光宇1958年生化学家,杨又礼1961年生医生。杜致礼后来在石溪大学教中文,杨振宁在那当教授。
他们婚姻53年,杜致礼2003年10月19日因软组织瘤、痴呆和帕金森在石溪走,75岁。
杜聿明被俘后,杜致礼在海外日子难过,资金断了,还得适应新环境,但她坚持下来,支持杨振宁事业。1971年杨振宁回国探亲,第一次见杜聿明夫妇,杜家客厅挂着毛主席和他合影。1972年周恩来接见他们,杜致礼跟周总理聊天。
杜聿明晚年肾病住院,杜致礼几次从美国飞回照顾。1981年他病重,杨振宁和杜致礼赶回北京,葬礼上杜致礼搀扶曹秀清,杨振宁低头站一旁,那张照片记录了他们的悲伤。
遗体为等他们存放半月,葬礼在八宝山举行,只有杜致礼到场,其他孩子没来,长子杜致廉1969年自杀,二子杜致廉在台湾,三子杜致勇在香港,两个女儿杜致廉和杜致廉一个在台湾一个在香港。杜聿明逝世,台湾不准发讣告,杨振宁感慨大陆讣告意外。
杜家那一代人,散在海峡两岸,葬礼成了难得的聚点,但也暴露了家庭的分裂。杜致礼作为长女,扛起责任,操持后事,杨振宁作为女婿,陪着处理。照片流传下来,让人看到那份亲情在时代大背景下有多无奈。
杜聿明从抗日将领到战俘再到政协委员,一生起伏,杨振宁从物理天才到诺贝尔得主,娶了杜致礼,俩人跨过那么多坎。
葬礼后,杜致礼陪母亲一段时间,杨振宁继续学术,回美国后生活平稳。杜致礼身体渐差,杨振宁照顾她到最后。
2004年杨振宁和翁帆订婚,翁帆28岁,杨振宁82岁,俩人12月24日登记,翁帆之前是学生,接待过杨杜夫妇。
杨振宁说翁帆是上天礼物,但外界议论多,杨振宁不理,继续工作,在清华教书。杜致礼的孩子在美国发展,杨振宁偶尔联系。
杜聿明墓地,杨振宁后来带翁帆去祭拜。照片那份悲痛,提醒人历史不是书本那么简单,里面掺杂太多家庭的酸楚。
参考资料
杜聿明儿子因贫困自杀,国民党居然还想让他女婿杨振宁为自己效力 文汇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