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4 07:44

脱离南斯拉夫的加盟国,如今国家富裕繁荣,前任总统是个美女




说起从南斯拉夫分裂出来的国家,很多人脑子里先蹦出的是那些纠缠不清的旧账和乱局,但克罗地亚这地方,总能给人点意外的惊喜。它在1991年6月25日正式宣布独立,那时候南斯拉夫已经摇摇欲坠,铁托走了十来年,民族矛盾像火药桶一样随时炸开。克罗地亚当时是南斯拉夫六个共和国之一,人口不多,地盘也不大,但它选择走出去的路子,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平坦。独立宣言一出,南斯拉夫人民军——主要是塞尔维亚控制的——立刻动手,坦克直接开进边境,塞尔维亚族武装在克罗地亚东部和克拉伊纳地区闹事,战争就这么打响了,整整四年,从1991年到1995年。

这场克罗地亚独立战争,简单说就是一场不对称的拉锯。克罗地亚军队起步时装备差,训练也不足,塞尔维亚那边有现成的军队和后勤支持。1991年下半年,东部城市武科瓦尔被围了三个多月,守军和居民苦撑到11月才陷落,那里死了上千人,成了战争里最惨的节点。杜布罗夫尼克古城也被海军封锁,陆军从山上轰击,联合国后来谴责了,但停不下来。克罗地亚丢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土地,塞尔维亚族控制区像补丁一样散布在地图上。到1992年,国际社会承认了克罗地亚的独立地位,联合国也让它加入了,但战火没灭。克罗地亚军队边打边重组,搞了些小规模反击,像奥特科斯行动和奥尔坎行动,抢回点地,但整体上还是被动挨打。1993年的马斯莱尼察行动和梅达克口袋行动,让他们喘了口气,收复了些沿海和内陆点,但伤亡不小。

转折在1995年。5月的闪电行动是试水,8月的风暴行动才是大招,克罗地亚军队从五个方向总攻,几天内就把克拉伊纳和大部分塞尔维亚族控制区拿下。这行动军事上干净利落,收回了95%的失地,但也留下了大麻烦:约20万塞尔维亚族人仓促逃走,国际法庭后来调查了克罗地亚部队的驱逐和财产破坏行为,这事到现在还敏感。11月,埃尔杜特协议签了,联合国过渡部队管东部斯拉沃尼亚,到1998年全境回归克罗地亚控制。战争总共死了2万多人,难民30万,经济损失270亿多美元,地雷埋了上千平方公里。克罗地亚赢了独立,但付出的代价是满地疮痍,重建成了头等大事。

战后克罗地亚没躺平,它知道光靠哭穷不行,得实打实干。1996年加入欧洲委员会,2000年启动欧盟谈判,那时候弗拉尼奥·图季曼总统刚走,民主化进程加速,腐败和民族主义问题也开始清理。2009年4月1日,克罗地亚正式入北约,这步棋稳了安全底线,毕竟周边波黑和塞尔维亚的旧恨还在。2013年7月1日,成为欧盟第28个成员国,这打开了资金大门,欧盟援助砸进基础设施,高速公路、港口一个个建起来。2023年1月1日,又进了欧元区和申根区,边境检查少了,游客来得更方便。克罗地亚从一个战乱小国,硬是挤进欧洲大家庭,这过程磕磕绊绊,但步子迈得实。

经济上,克罗地亚现在算得上东欧里的佼佼者。2025年第一季度,GDP增长2.9%,全年预计3.2%,总值大概820亿美元,人均2万美元左右,在中东欧排中上。失业率降到4.6%,创历史新低,工资也涨了,2024年平均名义工资增长15%。旅游是它的王牌,亚得里亚海那条长海岸线和上千岛屿,简直是为度假生的。2024年接待游客2000万,收入149亿欧元,占GDP的20%以上。杜布罗夫尼克和斯普利特这些地方,靠历史遗迹和海滩吸金,《权力的游戏》取景后更火。2025年前九个月,游客过夜次数已经8840万,超疫情前水平。夏天人山人海,冬天转滑雪,产业链拉动酒店、餐饮、交通,全年不闲着。

除了旅游,制造业也没落下。造船业是老本行,里耶卡港那边还产游艇出口欧盟。食品加工、纺织、化工这些,战后恢复快,产品卖到德国意大利去。农业虽只占GDP 3%,但橄榄油、葡萄酒、水果质量高,出口赚外汇。渔业也行,海鲜新鲜。欧盟入盟后,市场大门开了,克罗地亚商品关税低了,竞争力上去了。但短板明显,经济太靠旅游,一场疫情或自然灾害就晃荡。腐败案子时不时爆,贫富差距在东欧算大的,农村和城市拉开不少。跟塞尔维亚、波黑比,克罗地亚稳赢,但离西欧那些发达国还差口气。2024年,它GDP占欧盟平均的76.9%,增长率4.8%,这韧性是真练出来了。

说起前任总统,得提科琳达·格拉巴尔-基塔罗维奇,她2015到2020年干这活儿,是克罗地亚头一个女总统,也最年轻的一个,47岁上台。

2014年底,她竞选总统,代表民主共同体,对上社会民主党候选人约西波维奇。2015年1月11日,以微弱优势赢,50.74%对49.26%。上台后,她抓经济复苏和外交。克罗地亚那时经济刚回暖,她出访拉投资,强调在欧盟北约里的位置。社会上,她推教育医疗投入,军队建设也紧着来,国家安全不能松。2018年世界杯,克罗地亚队进决赛,她去俄罗斯捧场,穿队服站看台。

但她也有争议。经济政策上,有人批她没大突破,贫富差距没拉小,腐败也没根治。外交上,太亲西方,跟美国北约走近,忽略俄罗斯关系。2019年,她说克罗地亚生在铁幕后面,这话不对,南斯拉夫是非结盟,铁幕不沾边,社交媒体上被喷惨,媒体也跟进嘲。网上歧视更狠,她作为女总统,挨了不少性别攻击。2020年连任,她拿49.29%,输给左派的佐兰·米拉诺维奇,2月18日交接走人。

卸任后,她没闲着。2020年7月进国际奥委会,2021年起管未来主办城市委员会,在洛桑审申请。2022年加入康科迪亚领导委员会,去纽约开峰会,聊全球合作。还进全球疫苗与免疫联盟董事会,推动健康项目。2023年在萨格勒布学校当顾问,分享外交经验。2025年,她还在国际论坛活跃,影响力没掉。

克罗地亚这三十年,从战火里爬出来,靠的就是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独立战争赢了领土,但也留了民族疤痕,塞尔维亚族难民问题到现在还卡着和解。重建时,欧盟北约的伞撑了大半,但克罗地亚自己也得争气,旅游业从零搞起,制造业咬牙升级。经济繁荣不是天上掉的,是战后一代人省吃俭用、加班加点攒出来的。跟其他前南国家比,塞尔维亚经济纠结在政治里,波黑还分三块管,马其顿改名北马其顿才解套,黑山旅游不错但规模小。克罗地亚为什么领先?一部分是地理好,海边资源多;一部分是政策对头,早早扑欧盟;还有是人硬气,战争教他们啥叫生存。

科琳达这人,代表了克罗地亚的另一面。外交背景让她在国际上站得稳,但国内争议说明,美女光环挡不住实打实的考量。她推的军队和外交,帮克罗地亚在北约欧盟里多要点话语权,但经济民生上,选民觉得不够给力。她的故事也接地气,从普通家孩子,靠书本和努力爬到顶,又被票数拉下,人生起落像极了小国命运。克罗地亚现在人口400多万,挤在东欧一角,却玩转了旅游和欧盟红利,这不光是运气,是算计。未来呢?旅游还得多元化,防风险;腐败得继续挖,公平才稳。科琳达卸任五年了,还在国际上转悠,或许哪天她再回政坛,谁知道。但克罗地亚这艘船,已经稳稳驶向欧洲中游,不会轻易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脱离南斯拉夫的加盟国,如今国家富裕繁荣,前任总统是个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