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4 11:00

老八、老九被整得够呛,为何老十却能善终?看看他的背景就清楚了

康熙皇帝众多的年长皇子中,如果单以母族的地位而言,毫无疑问就是太子胤礽和皇是十子胤䄉了。胤礽的情况自不必多言,全是自作孽。而胤䄉却是靠着母族的关系,在后来雍正清算八爷党的时候得到宽大处理。

胤䄉显赫的母族背景胤䄉出生于康熙二十二年,他的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在参与皇位争夺的众皇子中,只有胤䄉的生母是贵妃,其他都是妃或是嫔。
然而最关键的还是实力雄厚的钮祜禄氏家族,别看胤礽母族赫舍里氏也是满洲世家,但是与钮钴禄氏比起来,起码还差着一个段位。康熙皇帝的后妃中,就有三位后妃来自钮钴禄氏,而仅有温僖贵妃生育了皇子。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胤䄉童年的时候,绝对是受到康熙帝和钮祜禄氏家族的双重呵护的。
与《雍正王朝》中的那个不着调的影视形象不同,胤䄉其实是康熙帝最为宠爱的皇子之一,他17岁的时候,康熙帝就为他指婚,嫡福晋来自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家族。而当时其他皇子的福晋,大多娶的是满洲官员的女儿。

康熙帝早年对胤䄉的期许很大,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胤䄉似乎并不是好料子。同样是在南书房读书,同样都是一个老师,胤䄉的学问就不如其他皇子,而且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后来雍正继位后,对这个弟弟的评价就很低:“允䄉卑鄙成性,行止妄乱,文学武艺蒙皇考训谕数十年,终于一无所成,平生无一事可以上慰皇考圣心。”
胤䄉因为是雍正的政敌,雍正对他的评价或许有不客观和夸大的成份,不过也不会过于离谱,因为满朝王公大臣也都不是瞎子,如果胤䄉本身过硬,那么雍正也不会公然歪曲事实。
还有一个例子也很能说明问题,胤䄉的亲舅舅,一等公、领侍卫内大臣、刑部尚书阿灵阿,是康熙晚年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按说在众皇子争储的过程中,他应该坚定地站在胤䄉一边。但事实情况是,阿灵阿反而选择支持老八胤禩,这也说明,胤䄉确实不成器,连舅舅都嫌弃他。

在争储过程中,胤䄉的处境较为微妙可能是受到《雍正王朝》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胤䄉是八爷党集团的核心骨干成员,可是仔细梳理康熙朝晚年的史料,却不难发现,胤䄉与胤禩的关系,远不如胤禟、胤禵与胤禩那么亲密。
比如康熙四十七年,胤禩因为在第二次复立太子中获罪,当时和老九和老十四都站出来替胤禩担保说情,而胤䄉却没有参与此次行动。第二年,也就是康熙帝第二次大封皇子时,胤禩因罪只保留了贝勒爵位,胤禟、胤禵也只是封了贝子,只有胤䄉被封为郡王,在众多皇子中,仅次于老三、老四和老五三个亲王。
从康熙分封皇子的举动可以看出,康熙帝眼中的胤䄉并不属于八爷集团的核心成员,当然另一方面,康熙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对皇子的嫡庶、出身很看重,不排除他看在已故温僖贵妃和钮钴禄氏家族的面子上,而作出的一种政治平衡。

也就是从第二次皇子分封之后,胤禟等人就没有将胤䄉当成真正的自己人,就在胤䄉封王不久,胤禟就曾发过牢骚,说“将我们降一等,将他升一等”,言语之中,自有你我之分。
胤䄉与八爷集团走得不是那么近不假,但毕竟还是八爷集团的成员,他与四哥胤禛的关系一直不是那么亲密,如果从政治站队上来看,他与胤禛依然存在竞争关系。
雍正第一个收拾胤䄉,但同时留有余地八爷党成员中,第一个被收拾的就是胤䄉。起因是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当时的蒙古黄教活佛丹巴桑丹贝坚赞,听说康熙帝驾崩后,不顾自己88岁的高龄,非要来京师给康熙吊丧。

寒冬时节,从蒙古一路到京师,活佛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当他抵达京师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此时胤禛已经继位,对于这样一位忠于大清的活佛,雍正必须要给予高规格的待遇,除了应有的荣誉和赏赐之外,他决定派出一个有地位的宗室王公,亲自护送活佛灵柩到蒙古。
雍正兄弟中,胤䄉的岳父就是蒙古郡王,派他去于情于理都最合适。可是胤䄉有抵触情绪,接到旨意后迟迟不愿动身,雍正几次催促,胤䄉才心不甘情不愿地上路。可刚出京师不久,胤䄉就在张家口病倒了,然后就想借着这个理由回京。
雍正得知这一消息后,不同意胤䄉回京,令他就地养病,养好之后才上路。胤䄉执意要和雍正对着干,就是拖着不走,然而活佛的灵柩却等不得,雍正无奈之下将其召回京师,另派重臣护送。

这件事让雍正很恼火,可也没有到非收拾胤䄉的地步。真正让雍正忍无可忍的是,胤䄉在张家口养病的时候,居然在家信中写了“雍正新君”四个字,不称皇上而直呼年号,这就犯了大不敬之罪,明显是不承认雍正继位的合法性。
这一下雍正是动了真格了,马上下了谕旨,处理结果是:“革去多罗郡王,撤去所属佐领,交宗人府永远禁锢。”
于是从雍正二年开始,胤䄉就搬进了宗人府大狱,成了第一个被清算的前朝皇子。然而雍正对胤䄉的处理也仅限于此,比起后来的老八、老九情况就很好多了。
御史猜测,雍正在处理胤䄉的时候,大致也考虑到了钮钴禄氏家族的势力,因为当时宗室内部对雍正的意见已经很大了,如果再得罪满洲世家,他的处境将陷入孤立。反过来说,如果胤䄉的母家不过硬,那么结局就很难说了。

经过13年的圈禁,乾隆二年,胤䄉获旨释放,而且还封了一个辅国公的爵位,在整个八爷党集团中,胤䄉也算是结局较好的一个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八、老九被整得够呛,为何老十却能善终?看看他的背景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