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4 11:01

1997年,四川80岁老太再婚,新婚夜新郎惊呼:60年前,我就娶过你

1997年,重庆江北区一个80岁的老太太刘泽华,通过相亲找了个82岁的老头邱云,两人觉得合得来,就这么再婚了。结果新婚夜一聊天,两人突然发现对方就是60年前的原配夫妻。

刘泽华本名李德芳,19岁那年,通过媒人余长凯介绍,她嫁给了同村的邱大明。两人婚后刚安顿下来,抗日战争就打响了。1937年,邱大明接到命令上前线,夫妇俩就这么生生分开。
战火一烧,四川也乱套了,李德芳收拾点家当,带着公婆逃难,一路颠沛流离,睡野地啃树皮是家常便饭。到重庆后,为躲乱兵,她干脆改名刘泽华,寄住在远房亲戚那儿。身份一变,她就得从头适应新生活。

刘泽华快40岁时,又经人介绍,嫁给重庆一户穷苦人家。那男人身体弱,咳嗽老毛病,两人结婚几年没孩子,就领养了一对儿女。她操持家务,拉扯孩子长大,丈夫后来病逝,她一个人扛着家。养子成年娶媳妇,她偶尔帮带孙子,可儿子渐渐觉得她多余。
她忍了几年,实在受不了,收拾点衣裳就离家出走。出门时她想得简单,八十多了,爱咋咋地吧。可现实骨感,存款没多少,住旅馆顶多几天,租房她也不会。饿了还能去饭馆对付一口,晚上就得凑合,银行门口台阶、桥洞底下都睡过。

刘泽华出走没几天,就在江北区桥洞底下遇上个好心中年妇女。那妇女见她干净不像流浪汉,就拉她回家,认作干妈。干女儿家不富裕,丈夫开出租勉强养家,刘泽华住着也过意不去,帮着捡废品补贴点。邻居李腊芝听她说起自家事儿,建议找个老伴儿互相照应。
李腊芝这人热心,没几天就把她介绍给邱云。两人都是八十多,邱云人老实,补贴够基本开销,相亲时聊得来,邱云直说自己就剩棺材本,养不起别人。
刘泽华觉得这人实诚,不像那些花里胡哨的。第二次见面,她去邱云棚屋转了转,屋子破但收拾得整齐,邱云下厨炒了盘菜,两人一合计,就决定搭伙过日子。

婚礼简单,1997年秋天,在出租屋里摆一桌,请几个邻居吃顿饭,就这么结了。两人丧偶多年,相处一个月,觉得合适,就领了证。新婚夜,两人躺在炕上闲扯家常,刘泽华提起户口本,顺口说起老家在四川塔河镇李垭村,年轻时为躲战乱改过名,叫李德芳。
邱云一听,立马坐起来,问她以前的名字。她重复一遍,邱云就喊出声,说自己是邱大明。俩人愣那儿半天,才反应过来,这不是巧合,是60年后的重逢。
原来,邱大明当年在前线打仗,负伤后调走,媳妇李德芳逃难时走散,他以为她早没了。俩人各过各的日子,却兜兜转转又碰一块儿。

重逢后,两人白头偕老12年,从1997到2009年。邱云包揽家务,早起煮粥,刘泽华缝衣补被,俩人捡废品补贴家用。日子平淡,但互相有个伴儿,比独守空屋强多了。
2005年,刘泽华中风瘫痪,卧床不起,邱云卖了所有积蓄,给她治病,自己肺病也犯了,咳嗽不断。可他咬牙坚持,喂药擦身,一点不含糊。干女儿和邻居帮衬着,送饭探望,日子勉强维持。
最后四年,两人相依为命,邱云后悔当年没早点找回媳妇,可庆幸的是,老来能一起走完这趟。2009年10月28日,刘泽华去世,享年92岁。一个月后,邱大明也走了。邻居和干女儿张罗丧事,两人合葬在重庆一处坡地上,棺材并排,墓碑刻双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997年,四川80岁老太再婚,新婚夜新郎惊呼:60年前,我就娶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