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两儿子的现状:一个副厅级退休干部,一个在跟国家要房子
一个父亲在44岁那年去世,正值中年,还很帅气,后来人再回头看他,照片中的他一直是年轻帅气的样子。他就是张灵甫,那个战争的年代,对这个人的评价褒贬不一。
他去世之后,据说小儿子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也有的说刚出生。
和大儿子一生只见了一面?
多年过去,作为张灵甫遗留下来的血脉,张居礼和张道宇两个儿子,都已经进入老年阶段。
父亲从来没有老过,儿子们眼看着都年迈了。
至今为止,两个儿子的生活很是安逸,但他们的选择各有不同。
今年87岁的张居礼,手里有一张1947年的全家福。
照片里一个身材挺拔的男人抱着刚出生的婴儿,旁边站着位年轻媳妇,笑得温柔。
男人是张灵甫,他的父亲,婴儿是弟弟张道宇。
那一刻张居礼的思绪像被风吹散的云,飘回了那个动荡年代。
兄弟俩一个留在大陆扎根教育,一个辗转海峡追寻根脉,如今一个安享退休,一个还在为祖屋的补偿事儿奔波。
张灵甫出生在陕西长安东大村,一个典型的农家小子。
家里穷,但父母张鸿恩和靖秀英对他寄予厚望。
小时候,他就爱钻研古书,十来岁进县高小,长安中学念书时,国文成绩拔尖,还迷上书法。
周末没事他就背着笔墨去西安文庙临摹碑帖,饿了啃块锅盔对付过去。
1921年他考进陕西第一师范,毕业后在家乡教小学。
可这小子心大,1923年又考上北大历史系,读着读着,家里供不起,他就退学了。
北大那段日子,他娶了第一任妻子邢凤英,是邻村的姑娘,包办婚姻那会儿流行。
可惜两人感情平平,邢凤英守着空房,等来等去就生下张居礼。
1925年张灵甫跟同学跑到河南,进了胡景翼的军官训练团。
胡景翼一走,黄埔军校在开封招生,他咬牙考上,四期步科。
于右任那老头儿看他书法好,写了介绍信帮了大忙。
1926年毕业,他分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当排长见习。
北伐那会儿,他带队夜袭德安马回岭,腿上中了弹,还升了连长。
蒋介石看重他,调进“天下第一师”。这家伙不光打仗猛,还爱诗词,闲下来吟两句古体,文武双全。
1933年他娶第二任妻子吴海兰,四川广元姑娘,才貌双全。
可惜好景不长,1936年闹出事儿他枪杀了吴海兰,进了南京模范监狱。
判了十年,可战场缺人,蒋介石一纸令,1937年就放他出来了。
从那以后他改名灵甫,字钟麟,像换了个人。
抗日那八年,张灵甫像换了血,1937年淞沪会战,他任51师153旅305团团长,率部死守阵地,左臂中弹不下火线。
南京保卫战,他阻击日军,掩护主力撤退,渡江时伤重回西安养病。
1940年升58师副师长,次年代师长,冬天才正式当少将师长。
上高会战,他指挥部队大捷,击毙日军少将岩永,那叫一个扬名。
长沙会战、鄂西、常德、长衡,一场接一场,他身上添了无数伤疤。
蒋介石夸他是“模范军人”,升中将,1946年整编74师师长。
照片上那身戎装,就是那时候的模样,高大英武,眼睛里藏着股不羁的火。
张居礼是张灵甫和邢凤英的儿子,1936年生。
那年西安事变他刚落地,家里乱成一锅粥。
父亲在前线,母亲守着小家,日子过得紧巴巴。
张居礼小时候,父亲偶尔回家,带他看书法,教他认字。
可好景不长1947年父亲没了,他才11岁。
葬礼后,邢凤英带着他回西安,母亲后来双目失明,他更得咬牙扛起家。
张居礼上中学时,1953年考进解放军汽车学校,学开车修车,那会儿他就知道,日子得靠自己挣。
两年后转进西安师范,1959年毕业,分到西安四十一中当物理老师。
教了二十年,他调到工读学校,又转西安三中,从老师到副校长,一步步走稳。
1986年妻子刘佩霞高血压发作,洗澡时倒下,没抢救过来。
那年他五十出头,痛得像丢了半条命。
后来娶了杜五灵,两人相濡以沫。
退休后他享副厅级待遇,陕西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务委员、西安市政府参事,这些头衔听着响,可他低调,从不张扬。
2005年抗战六十周年,他替父亲领了中共中央的纪念章,那枚章子小小一枚,却重如泰山。
他拿着章,眼睛湿了。
张居礼87岁了,腿脚还利索,早起遛弯,下午读报。
孙子辈儿来串门,他讲讲父亲的书法,讲讲物理趣事儿,从不提那些年头的苦。
退休金够用,儿女孝顺,他觉得这辈子,没白活。
相册里的全家福,他看了又看,那婴儿张道宇如今海峡那边,兄弟俩没见过面,可血脉相连,总有股默契。
张道宇是张灵甫和第三任妻子王玉龄的儿子,刚满月父亲就走了。
王玉龄那年才19岁,新婚燕尔,挺着肚子去前线看丈夫,最后一面。
张灵甫留下的家底薄,她带着孩子回台湾,日子清苦。
姨父孙立人帮了大忙,1948年办护照,她只身去美国求学,留下张道宇和奶奶在台湾。
1952年她站稳脚跟,把6岁的儿子接过去。
pic/nsaz2nrthok.jpg
张道宇小时候就没见过父亲,王玉龄总讲他的故事:高大、爱诗、战场上从不退。
张道宇在美国读中学时,成绩顶尖,还打篮球,个头蹿到1.8米。
大学普林斯顿,专攻商贸,毕业进贸易公司,当业务员。
pic/o0mnw5tlm0g.jpg
一次招待台湾客户,顺带见了个女孩方晓梅,方先觉的女儿。
俩人聊着聊着,就看对眼了。方先觉是衡阳保卫战的名将,两人家世相当,婚礼办得温馨。
张道宇说,娶媳妇那天,他觉得自己像父亲,稳当又有劲儿。
pic/p3wld4wknb2.jpg
婚后生儿子张允泽,1988年出生,长得跟爷爷一模一样,眉眼俊朗,身高1.81米。
张道宇打趣,说张家身高一代不如一代,爷爷1.87米,爸1.83米,他1.8米,儿子矮一截。
八十年代,张道宇在金融圈混了十几年,攒了点本钱,九十年代回台湾办公司,产品卖到欧美,辐射大陆。
pic/qnj2bfhhn0o.jpg
可张道宇的日子也没全顺,南京焦园那300平老宅,是父亲的房产,战后产权不明。
2015年他公开讲话,希望相关部门给说法。
不是贪图钱,是想认祖归宗,那宅子承载太多回忆,王玉龄讲过,新婚时张灵甫抱她看月亮,就在那阳台。
pic/ac0cu3sfa1d.jpg
产权纠葛拖了几年,他来回跑,律师信件堆成山。
张居礼在教出一代代学生,退休后修花读报,日子像温水,暖和。
张道宇跨海追梦,生意场上叱咤,公益路上奔波,为老宅要补偿。
pic/m2zc5mhokzf.jpg
信息来源:
pic/sy3pevepyvs.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