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朝的基本盘
历史上的古代王朝,尤其是大一统王朝,都拥有庞大的基本盘。唐宋元明清,莫不如此。一个基本事实是,历史上那些起义,领头的都是贵族、官吏、地主、富农、富商家庭出身的人。平头老百姓们,绝大多数是生生世世都不会反抗的,因为他们都是皇帝的基本盘。
我读明清史比较多,明清就有很多例子。
明太祖朱元璋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这大家都知道。元朝皇帝是朱元璋赶跑的没错,但是反元起义是朱元璋领导的吗?
不是的,起码在开始很长一段时间不是的。最早反元的有山东的韩山童、刘福通,他们是富户、巨商。高邮的张士诚,有钱的私盐贩子;湖广的徐寿辉、彭莹玉,商人、僧侣;还有濠州的郭子兴,富商。
朱元璋是贫农出身,他正是大元朝的基本盘。他没有领导反元起义,正相反,在起义如火如荼的时候,他的表现完全就是大元王朝的基本盘的表现。
因家乡遭灾,在外面流浪四年,或者说乞讨四年后,朱元璋回到了老家的皇觉寺。此时他的发小汤和投奔濠州郭子兴,已当上了千户。汤和来信邀请朱元璋入伙,朱元璋却害怕地把信烧掉,坚决拒绝。
这个时候你要是穿越回元朝,告诉朱元璋赶紧去,你能当皇帝,他一定会给你一个大逼兜。
后来朱元璋是怎么加入农民军的呢?是元军得知了汤和跟朱元璋通信的消息,搜捕而来。没逮到朱元璋,就一把火烧掉了皇觉寺。朱元璋实在走投无路,才不得不投奔濠州,加入红巾军。
不能否认朱元璋的个人能力,但是他后来能成为开国皇帝,第一桶金来自郭子兴的资源。没有郭子兴提拔,没有郭子兴收他当干女婿,谁听那个朱重八的?
总之从动机上说,朱元璋是被逼无奈才不得不入伙,假使元军不去抓他,他铁定继续当大元的基本盘。
清朝呢,洪秀全当然不是底层。他出身耕读之家,曾经在县试中名列前茅,虽然没考上秀才,也不妨碍他在家乡当塾师。用今天的眼光看,洪秀全算是个知识分子。在那个普遍文盲的年代,这样能识文断字的乡村教师,对普通人是降维打击,不然怎么当教主。
到了近代,那些抛头颅洒热血想推翻清朝统治的仁人志士,也都是社会上层人。大都是贵族、官员、地主、富商家的孩子。他们如果不闹事,都能过上富裕安稳的生活。
讽刺的是,那些最底层的老百姓,哭着喊着、寻死觅活不让剪辫子。他们不觉得被压榨、被欺凌有什么问题。他们这些人是最爱皇上的,被官府欺负他能忍,但你要是剪他的辫子,他跳着脚骂你,你要是敢骂皇上,他恨不得灭了你。
这些王朝为什么能统治几百年,正是因为这些庞大的基本盘。在他们眼中,皇帝是正义的化身,永远英明伟岸。社会有问题,那都是奸臣们闹的。皇帝是圣明的,欺负他们的只是贪官污吏。比如海瑞骂嘉靖为“家家净”,但是百姓们认为,那都是严嵩那个奸臣搞的鬼。只要打倒严嵩,换一个首辅,社会就会有希望。
而皇帝也习惯于让大臣背黑锅,帝王术就包含养奸臣一条。奸臣最擅长为皇帝背黑锅,严嵩就是个为嘉靖背锅的。但是百姓不恨嘉靖,他们首先恨直接管他们的小官,然后恨管小官的大官,一级一级恨上去,恨到严嵩为止,就是不恨皇帝。他们以为皇帝是公平正义的,欺负他们的只是贪官污吏。他们不想推翻皇帝,只想杀贪官污吏,他们认为贪官被除掉了,新来的官就会是好官。
也有一部分的基本盘,会对皇帝也失去信心——但只是对在位的皇帝失去信心,而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任皇帝身上。比如说嘉靖不行,那嘉靖儿子总行吧,要是嘉靖儿子也不行,那嘉靖儿子的儿子总行了吧,咱大明不可能代代出昏君吧?
当然,也并不是说所有底层都是基本盘。他们中也会出现具备反抗精神的人。但是从根本上说,因为底层教育程度低,组织度差,没有行动纲领,不会画饼,取得点阶段胜利就开始内斗。就算一时得势,也很容易被扑灭。所以但凡成气候的起义,领袖必须是有一定社会地位或资源的人。这些人往往出身富家,并且有一定的文化和组织能力。
再看这些王朝,明明社会矛盾深重,税赋繁重,饥荒战乱不断,可依旧能维持百年或几百年的统治,原因就是这庞大的基本盘。底层百姓是统治的基石,是帝国最坚固的护城河。他们在精神上接受了天命叙事,把苦难归咎于命运或是贪官。他们习惯了歌颂皇帝、跪求青天,而从未想过去质疑这个王朝本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