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4 15:04

俄罗斯和日本,为何都不承认库页岛属于清朝?原因非常简单!


曾经是中国最大的岛屿,俄罗斯称作“萨哈林”,日本曾获一定控制权,然就是奇怪,至今两国无人承认库页岛属于清朝,是怎么回事?
直白来说,这库页岛的归属问题,就不在俄罗斯和日本教科书里叙述,先说这库页岛的前世今生。

库页岛地处黑龙江出海口以东,面积达7.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台湾岛的大小。岛上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高达5000亿立方米,石油储量接近10亿桶,还有丰富的煤炭、森林资源。
而中国对库页岛的记载可追溯至西汉《山海经》,其中记载了“有毛人居于大海之洲”的景象,后世学者认为这描述的正是库页岛上的费雅喀人。
唐朝时,中央政府已在黑龙江下游设置黑水府,将库页岛纳入管辖范围。元朝更是在1285年于奴儿干设置东征元帅府,将库页岛纳入辽阳行省的行政体系。

清朝建立后,库页岛归宁古塔副都统管辖,后划归三姓副都统管理。清廷通过“贡貂赏乌林”制度实施治理,岛民每年向朝廷进贡貂皮,换取赏赐。
看起来本是相安无事,但实际安稳日子并没过上几天。
乾隆皇帝在1790年庆祝八十大寿的同一年,沙俄在库页岛北部设立了第一个行政点,日本也在岛南建立了贸易市场。可以说是这盛世繁华掩盖了边疆危机。

乾隆并非对库页岛的情况一无所知。史料记载,他曾多次向沙俄发出外交照会,对日本南侵表示“关切”。但这些抗议只停留在文书层面,清廷未采取任何实际行动。
那为何清朝对如此重要的岛屿视而不见?深层原因在于清廷的战略短视与内忧困扰。在乾隆看来,库页岛只是“苦寒荒岛,驻兵糜费钱粮,百害无一利”。
此时清廷正忙于应对台湾林爽文起义、西南苗民起义、白莲教起义等内部危机,无暇顾及偏远边疆。

边政制度的设计也存在致命缺陷。清廷对库页岛的管辖主要通过每隔几年一次的巡视完成,没有常驻军队和行政机构。这种松散的管理模式为外来势力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
1858年,沙俄趁英法联军进攻北京之机,逼迫清廷签订《瑷珲条约》,随后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正式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给俄国。从此,库页岛在法理上与中国分离。
甚至不夸张地说,这个时候日本就已经掺上一脚了。

实际相较于大轰动的典型历史标记,库页岛遭到俄日惦记,实际上日本也早在1635年就将触角伸向库页岛。崇祯八年(1635年),日本松田藩的家臣就跑到库页岛“巡视”。
而沙俄也早从1739年开始,多次派兵占领库页岛。而后才在1789年,沙俄军队几乎占领了整个库页岛,并对当地居民进行了血腥屠杀。

俄日两国更是在1855年在清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了《下田条约》,规定两国在库页岛“暂不分界”。
而后沙俄紧跟在1858年的《瑷珲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条约》,强行割占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中国领土,终是彻底标注清朝失去了库页岛。
既然这么板上钉钉,史料记载,那干嘛俄日对这段历史“选择性失忆”?

实际很简单,承认这段历史,就等于承认他们的领土是通过掠夺得来的!
甚至彼此为这段“历史”各自有各自的书写,俄罗斯在占领库页岛后,系统地开展了“去中国化”进程。
他们将库页岛改名为“萨哈林岛”,大量移民,开采资源,压缩原住民的生存空间,并表态整个萨哈林岛是我们最先发现、最先定居、最先探险、最先合并的,所以它属于俄国。

而另外的日本也不遑多让,他们将库页岛命名为“桦太”,称其为“北虾夷地”,编写开发史、渔业史、地名图志,试图建立“我们本来就来得早”的历史说辞。
更重要的是,俄日两国都清楚,一旦承认库页岛原属中国,他们之间的所有相关条约就都失去了法理基础。
更何况,1875年,俄日签订《库页岛千岛交换条约》,俄国以千岛群岛中的十八个岛屿交换日占库页岛南部。

这本质上是一场“脏物交换”,而脏物的原主人中国却完全被排除在谈判之外。
而时至今日,库页岛上既残留着苏联时期的建筑,又有日本神龛,既有东正教堂,又有传统日本官邸,虽然物理形态上,库页岛已不再像中国的土地,但这历史终究是历史,史料的记载,这库页岛它属于清朝。

参考资料:
《库页岛往事》:“隐显之间三千年”——澎湃新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俄罗斯和日本,为何都不承认库页岛属于清朝?原因非常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