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吕后重活一世,还会嫁给刘邦吗?细看史料,换你可能也会嫁
吕后作为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皇后,一辈子挺惨的。而她前半生的惨,基本上来源于她的丈夫刘邦。
用现在的话来说,刘邦简直是个大“渣男”。
又是自己犯事连累妻儿,又是害妻子成了俘虏,又是想把江山传给妾室的儿子。
吕后好不容易都熬过来了,熬到刘邦死了,她临朝称制15年。
结果她才去世仅仅3个月,刘家的宗师和功臣就联合起来,灭了她吕氏全族,“无少长皆斩之”。
真不知吕后如果泉下有知,对自己这一生是什么感想。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吕后大半的苦难都是刘邦这个“渣男”带来的,那么如果吕后有机会重活一世,还会嫁给刘邦吗?
01、刘邦给吕后带来了哪些苦难?想要知道吕后如果重活一世,还会不会嫁刘邦,我们需要先知道刘邦都带给过吕后哪些苦难。
那可太多了。
其一,富家千金,被迫务农。吕后的名字叫做吕雉,本是个富家千金。
他们家为了躲避仇家,举家搬迁到了沛县。
沛县的县令和吕雉的父亲吕公关系很好,所以吕家一到沛县就出了名。
乔迁宴上,沛县有头有脸的人物都为了巴结县令去祝贺吕公。
刘邦也大摇大摆地去了。
他兜里一文钱都没有,却夸下海口说自己的贺钱是一万,得到了上座的待遇。
吕公和他相谈甚欢,竟把女儿吕雉嫁给了他。
但是当时的刘邦就是个小小亭长,且不务正业,经常带着狐朋狗友去守寡的嫂子家蹭饭吃,还被嫂子嫌弃了。
哪有什么家底能让吕雉过好日子呢?
史记当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年轻的吕雉正带着两个孩子在锄草,突然一个老人对她说,她和她的两个孩子都注定是大富大贵。
史书里的这种记载一般是为了神话帝王将相,具体吹嘘的话本身不太可信。
但这段“神话”却透露出一个关键信息:吕雉这个千金大小姐,在嫁给刘邦之后,是要亲自务农锄草的。
可以说没享上什么福了。
更别提,刘邦在娶吕雉之前,就已经和一个姓曹的女子私通,生了一个叫做刘肥的儿子。
年纪轻轻的吕雉刚嫁进来就当上了后妈。
也不知道当时的吕雉是怎么忍的。
其二,刘邦流亡,吕雉入狱。如果只是日子过得不好也就罢了,偏偏刘邦还犯了事。
那是秦始皇还在世的时候,刘邦作为亭长接到命令,要押送徒役去骊山给秦始皇建皇陵。
半路上这些人纷纷逃跑。
刘邦索性放了剩下的人,并带着一部分自愿跟随他的人到沛县附近的山泽里躲了起来。
消息传回沛县,沛县的衙役找不到刘邦,就迁怒到吕雉身上。
吕雉由此进了监狱。
根据史记记载,狱卒还对吕雉有“遇之不谨”的举动,以至于一个和刘邦关系好的狱卒大怒把那人给打了。
这简直是在说有人试图调戏轻薄吕雉了,好在吕雉在监狱里还有人护着,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后来吕雉好不容易被放出来,又奔走于沛县和山泽之间,给躲起来的刘邦送各种物资。
并帮助刘邦宣传他有“云气”,是天命所归,给刘邦造反造势。
往来奔波,非常辛苦。
其三,在沛县照顾家人,成了项羽的俘虏。刘邦正式造反之后,吕雉留守在沛县,照顾刘邦年迈的父亲刘太公,以及两个年幼的孩子。
当时的吕雉有一儿一女,大女儿鲁元公主没有记载出生年份,根据后来的事迹推断她当时估计只有5、6岁。
小儿子刘盈更是只有1岁左右。
她在沛县一直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主要一个叫做审食其的舍人照顾。
后来这个审食其被怀疑为吕雉的男宠。
吕雉留守沛县3年10个月。刘邦当上了汉王,开始和项羽交战,终于想起来要会沛县接家人。
然而太晚了。项羽已经先下手为强,抢先一步命人去沛县抓刘邦的家人。
吕雉的两个孩子被人保护者突出重围,找到了刘邦。
吕雉本人和刘太公一起,成了项羽的俘虏。
史书没有记载吕雉当俘虏的日子里遭遇了什么。
但是项羽为了威胁刘邦,差点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在军前煮了。
由此可见同为俘虏的吕雉,日子也不会好过。
其四,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后,儿子差点被废,女儿差点和亲。吕雉和刘太公当了两年俘虏之后,刘邦和项羽议和,他们被放回到刘邦身边。
之后不久刘邦击败了项羽,并正式称帝,创建汉朝。
吕雉作为刘邦的糟糠之妻,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记载的皇后。
然而吕雉就此苦尽甘来了吗?
那可差得远了。
吕雉在家里照顾刘邦的父亲和孩子们的日子里,在项羽手下当俘虏担心受怕的日子里,刘邦已经有了一个被称作戚夫人的新欢。
戚夫人年轻貌美,又能歌善舞,刘邦连打仗都把她带在身边。
而吕雉回到刘邦身边之后,被刘邦嫌弃年纪大了,常常只能留守后方。
但是我们算算时间就会发现,刘邦称帝那年吕雉的儿子刘盈还不到10岁。
汉初的女子一般十四五岁就成婚了。考虑到他们还有个大女儿鲁元公主,那吕雉估计也还不到30岁。
所以哪是什么吕雉年纪大了,是刘邦有了新欢,就嫌弃为他吃尽苦头的糟糠之妻了。
如果刘邦只是不喜欢吕雉了那还好。
反正吕雉是皇后,儿子刘盈是太子,将来汉朝的天下都是他们母子的。
可是刘邦宠爱戚夫人,又爱屋及乌喜欢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居然想废了刘盈,改立刘如意为皇太子。
吕雉为了保住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可以说是殚精竭虑,甚至因为一个叫做周昌的大臣为刘盈据理力争,而给周昌下跪道谢过。
这还不算玩。刘邦在白登之围里逃出来之后,和匈奴和亲。
他觉得唯有把吕后的长女鲁元公主嫁给匈奴单于,才能体现汉朝议和的诚意。
可是吕雉只有刘盈一个儿子和鲁元公主一个女儿,怎么可能同意让女儿去和亲。
她日夜哭嚎,才保住了自己的女儿,让刘邦派其他人以公主之名去和亲了。
可以说吕后当皇后的日子里,明面上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实际上一直在为儿子的太子之位和女儿的一生幸福日夜忧愁。
唯恐刘邦一个冲动就把江山留给妾室的儿子了。
其五,好不容易熬出头了,去世后全家被诛灭。汉高祖十二年,刘邦因病去世。
他在去世之前下的最后一道命令是让陈平去杀了吕雉的妹夫樊哙。
要不是陈平见刘邦眼看活不成了,不想得罪将来的太后吕雉,动手的时候拖拖拉拉,樊哙这个吕家的巨大倚仗就要被刘邦杀了。
刘邦去世后吕雉总算熬出头了。她的儿子刘盈成为汉朝第二个皇帝,她则成为汉朝第一个太后。
此时的吕雉经历过多年的磨难,整个人可以说已经黑化了。
她甚至想过,刘盈年纪还小,怕控制不住汉朝的这些功臣们。她和宠臣审食其商量说,要对刘邦秘不发丧,把这些功臣全部杀了。
审食其连忙劝她说,这恐怕会导致功臣们造反,局面失控,才让她改变了主意。
然而吕后恐怕没有想到,她掌权15年去世之后,这些她当年没杀的功臣们,反过来杀了她吕氏满门。
吕家这个汉初显赫一时、多人封王封侯的家族,就此覆灭。
吕雉一辈子吃了这么多苦,最终换来15年风光,和家族全灭的结局。
02、如果吕雉不嫁给刘邦,会发生什么?那么问题来了,吕雉这辈子嫁给刘邦为妻,大半辈子都在吃苦,却换来这么惨烈的结局。
如果有重活一世的机会,她还会不会嫁给刘邦呢?
想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知道,如果她不嫁给刘邦,会发生什么?
这些苦难都可以避免吗?
可能性1:吕家不一定熬得过乱世。前文说过,吕家是为了躲避仇家居家搬到沛县的。
他们在沛县最大的倚仗就是沛县的县令。
我们来看看沛县县令的结局。
刘邦私放徒役、躲在沛县附近山泽的时候,很多沛县子弟都去投奔他。
后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沛县也打算响应。萧何与曹参就劝沛县县令把刘邦和他的手下召回来。
县令先是答应了,后来又害怕,后悔了。
沛县父老们就杀掉了县令,迎接刘邦。
庇护吕家的沛县县令都是这个结局,如果吕雉没有嫁给刘邦,而吕家又站在县令这一边的话,吕家恐怕也不会有好结局。
就算吕家这一次没有受到县令的牵连,躲过去的。
沛县也不是个太平的地方。
由于刘邦和众多跟随刘邦造反的将领的家眷在这里,后来项羽曾经派人来劫掠过。
在真实的历史上,吕雉是和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一起成了项羽的俘虏。
但如果吕雉没有嫁给刘邦,没有当项羽俘虏的价值,可就很难说在这些劫掠当中会有什么结局了。
除了项羽的劫掠之外,秦汉之交是个大乱世。上到地方豪强,下到普通人家,能够顺利度过乱世,都需要一定的运气。
吕家,或者说吕雉本人,没有了刘邦的庇护,不一定熬得过乱世。
可能性2:吕家成为功臣,吕后成为普通功臣家族的成员。有人可能就要说了,难以平安度过乱世,那是普通人家的事。
吕家可不是普通人家。吕后的哥哥吕泽,那可是帮助刘邦打下半壁江山的大功臣,只是后来吕家被灭了,史书不敢记载吕家的功劳。
但实际上我们可以看看,写汉初这段历史的史官都是谁。
一个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司马迁公认由于被汉武帝宫刑而不怎么喜欢汉朝的皇帝,喜欢在史记里写汉朝皇帝的坏话。
而且司马迁可是敢给项羽和吕后写专属于帝王的本纪的,简直把他们当实际上的皇帝对待。
这样的人,如果吕泽真有这么大功劳,怎么会不敢记载?
另一个记载汉初历史的,是东汉时期的班固。
此时距离西汉初年已经200多年了,班固还有什么可忌惮吕家被诛灭,以至于不敢记载吕泽功劳的呢?
所以司马迁和班固都没有记载吕泽那所谓打下半壁江山的功劳,任何正史野史也都没有记载吕泽的这些功劳,那基本上可以确定这是不存在的。
当然吕泽固然没有为刘邦打下半壁江山的功劳这么夸张,但史记和汉书里也明确记载了吕家在一开始就跟着刘邦一起造反了,吕雉的两个兄弟都是立过功的。
而吕家跟着刘邦一起造反,未必是因为吕后嫁给了刘邦,他们更有可能是审时度势,意识到没有比跟着刘邦更好的选择了。
在这种情况下,吕雉即便没有嫁给刘邦,吕家也有机会成为西汉建立的功臣家族。
吕雉潜在的夫家没准也是功臣当中的一员。
这么一来,吕雉到是不用担心能不能度过乱世了。
但是应该转而担心会不会因为什么原因被登上皇位的刘邦清算、或者被刘邦去世之后新的掌权者针对了。
就算这些情况都没有发生,吕家或者吕雉潜在的夫家就像萧何或者曹参的家族一样延续下去了。
吕雉当个功臣家族里的小姐或者夫人,哪有当执掌天下的太后爽呢?
可能性3:吕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当然我前面说吕雉的哥哥吕泽没有这么大的威力,没有帮助刘邦打下半个汉朝的功劳,可能有些人不服气。
觉得就算史书没有记载,怎么能确定没有呢?
那我们就来假设一下,吕泽真有这么大的功劳和能力,甚至因为吕雉没有嫁给刘邦,所以吕泽没有扶持刘邦,反而自己当了皇帝,会怎么样呢?
有些人可能会说,吕雉怎么就不能当皇帝了。
但是别说那个时代没有出现过女皇帝,就算女人可以当皇帝,乱世当中当皇帝是要靠打仗的。吕雉能打得过项羽吗?
所以吕雉成为皇帝的妹妹,成为公主是顶配了。
或许日子能够过得爽歪歪。
但是西汉历史上,有记载的公主里,过得最爽的也就只有3个了。
一个是汉景帝的同母姐姐馆陶公主。
汉景帝第一任太子刘荣的母亲得罪了她,都被她拉了下来,推自己的准女婿刘彻当了太子。
后来她的女儿陈阿娇成了汉朝的皇后,她本人继承了母亲窦漪房的全部遗产。
可是最终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被废皇后之位,她无能为力。
她晚年喜欢男宠董偃,也得战战兢兢到侄儿兼前女婿汉武帝面前讨名分。
一个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
大名鼎鼎的卫子夫就是她送进宫的,卫家飞黄腾达之后她和卫家绑定很深,自己嫁给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儿子曹襄娶了卫子夫的女儿卫长公主。
然而平阳公主即便作为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又有了卫家这个同富贵的倚仗,依然得继续给汉武帝送美人,保住自己高人一等的身份地位。
大名鼎鼎、倾国倾城的李夫人,就是平阳公主送给汉武帝的。
而根据李夫人哥哥李广利发达的时间推断,平阳公主给汉武帝送李夫人的时候,丈夫卫青大概率还在人世。
还有一个过得很爽的公主是汉昭帝的姐姐鄂邑长公主。
汉武帝去世之后,汉昭帝继位。由于汉昭帝只有8岁,鄂邑长公主进宫抚养汉昭帝。
权臣霍光为了讨好鄂邑长公主,还命令鄂邑长公主的男宠丁外人好好伺候鄂邑长公主。
然而鄂邑长公主为了给丁外人封侯的事,与霍光翻脸,想要造反杀了霍光,最终被霍光先下手为强,被逼自尽。
上文说的这几个已经是西汉过得最爽的公主了。
西汉还有不少有记载的憋屈公主。
例如汉武帝的同母姐妹隆虑公主嫁给了陈阿娇的同母兄弟隆虑侯陈蟜,结果陈蟜在母亲的丧期和人私通,被逼自尽。
隆虑公主肚子抚养儿子,临终前担心将来儿子闯祸犯死罪,用处大量财宝给汉武帝,请求将来如果儿子犯事,放儿子一马。
汉武帝收了钱,也答应了,最终依然杀了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
汉武帝最宠爱的女儿卫长公主因为汉武帝迷信,沦落到二婚嫁骗子。
汉武帝的另一个女儿阳石公主,因为和卫子夫的外甥私通被处死。
可以说,如果吕雉没有嫁给刘邦,且吕雉的哥哥吕泽当了皇帝,吕雉成了公主。那么西汉这些公主的遭遇,就是吕雉人生的缩影。
小心点或许能过得好,不小心或许丢了命。
不管怎么样,都没有当西汉的太后爽。
03、如果吕雉重生,还会不会嫁给刘邦?让我们回到本文最初的问题来。
如果吕雉重生了,还会不好嫁给刘邦呢?
经过上文说的,吕雉没有嫁给刘邦的这么多可能性,估计答案已经很清晰了。
如果吕雉是一个安于现状的女人,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那么在保证吕家或者自己潜在夫家能成为功臣家族的情况下,甚至哥哥吕泽能够当皇帝的情况下,她或许会选择不嫁了。
她就当个普普通通的大家族的小姐,大家族的夫人。
如果不嫁给刘邦,而是另嫁他人,潜在的夫家或许会比刘邦对她更差,或许比刘邦对她好得多。
总之就是赌一把人生的不确定性,规避掉真实历史上的不幸遭遇。
但吕后是何许人也。
她在当上太后之后本来也可以在后宫颐养天年,可她却要掌权,当汉朝实际上的统治者,还大封诸吕。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当一个普通的大家族小姐、大家族夫人?
嫁给刘邦,路径是确定的,她很确定自己可以当上执掌天下的太后,她为什么要放弃呢?
她另嫁他人,难道是为了将来跪在另一个女人的脚底下的吗?
我想哪怕不是吕后这样要强的女人,而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也很难选不嫁刘邦这条路吧。
毕竟当太后实在是太爽了,比当大家族的小姐、大家族的夫人、当公主爽得多。
反正不嫁刘邦,也不能保证一定就不吃苦,那为什么不咬牙再吃一次苦,继续当太后呢?
而且有了上辈子的经验,吕后总该知道该怎么规避吕家被灭族了。
只要吕家没被灭族,她就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是那个时代的大赢家。
你觉得是不是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