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宫婢到贵妃:咸丰玟贵妃徐四妞的四朝沉浮路
包衣少女的宫廷入场券道光十八年(1838 年)八月初五,内务府正黄旗佐领的宅院里传来一声女婴啼哭,领催徐诚意给这个女儿取名 “四妞”—— 在那个看重尊卑的年代,这样朴实的名字,似乎早已预示了她平凡的起点。徐四妞的家族虽隶属于满洲正黄旗,却只是内务府包衣出身,曾祖父丰盛额官至参领,祖父舒泰做到骁骑校,都是中下级官员,父亲徐诚意更是只有领催的小职位。对包衣家庭的女儿来说,入宫当差或是选秀入宫,是改变命运最常见的两条路。咸丰二年(1852 年),14 岁的徐四妞通过内务府选秀进入皇宫,起初只是最低等的宫女。彼时的咸丰帝刚刚即位,正值壮年,后宫虽已有孝贞皇后(后来的慈安太后)、懿贵人(后来的慈禧太后)等妃嫔,但尚未充盈。徐四妞凭借清秀的容貌和机灵的性子,很快从宫女中脱颖而出。
咸丰三年(1853 年)十一月初三,一道谕旨送到徐四妞手中,她被封为 “玟常在”。“玟” 字的满文是 “gehungge”,意为 “光辉的、明亮的”,这份封号像是给她灰暗的出身镀上了一层金边。从宫女到常在,看似只是一小步,却让她从伺候人的奴才变成了有位分的主子,每月能领到固定的份例,还有了专属的使唤宫女。这年冬天,徐四妞搬进了翊坤宫偏殿,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她或许以为,宫廷生涯的光明才刚刚开始。
一年三级跳的宠妃生涯成为常在后,徐四妞愈发懂得如何讨咸丰帝的欢心。她不像懿贵人那样工于心计,也不如丽贵人那般擅长琴棋书画,但她说话直率,做事利落,偶尔流露出的小性子反而让看惯了宫廷虚伪的咸丰帝觉得新鲜。咸丰四年(1854 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入宫刚满一年的徐四妞迎来了第二次晋升,被封为 “玟贵人”。
这次晋升让她彻底摆脱了 “常在” 的尴尬地位,成为后宫中拥有正式封号的妃嫔。按照清宫规矩,贵人可配备宫女四名,每月份例银三十两,还有绸缎、米面等物资。徐四妞的住处也换到了更宽敞的承乾宫配殿,与当时同样受宠的祺贵人、婉贵人相邻。此时的她,风头正盛,甚至有宫人私下议论,说她的恩宠能与懿贵人、丽贵人不相上下。
这段日子里,徐四妞过得颇为惬意。咸丰帝虽面临太平天国起义的焦头烂额,但仍时常翻她的绿头牌。据《清实录・文宗实录》记载,咸丰五年(1855 年)年初,玟贵人多次陪同咸丰帝在御花园散步、在养心殿侍夜。或许是过于顺遂的境遇让她失了分寸,这位年轻的贵人开始变得骄纵起来 —— 她没想到,这份恩宠竟如此脆弱,一场风波正在不远处等着她。
一月连降三级:从贵人到宫婢的坠落咸丰五年(1855 年)四月,清宫里的桃花刚谢,一道朱谕便打破了后宫的平静。咸丰帝以 “玟常在凌虐使女,并伊与太监孙来福任意谈笑” 为由,下令将徐四妞降为玟常在。这道谕旨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 仅仅一年前才晋升贵人,如今却一夜回到起点。
但咸丰帝的怒气并未就此平息。五月十七日,更严厉的处罚接踵而至:“昨因玟常在凌虐使女,并伊与太监孙来福任意谈笑,已将伊之位分被革,从重惩处,降为官女子。并将孙来福重责发遣矣”。从贵人到常在再到官女子,徐四妞在一个月内连降三级,从主子彻底沦为奴才。
“官女子” 在后宫中地位极低,名义上是能陪侍皇帝就寝的宫女,实则与普通宫婢无异。据咸丰五年十月的内庭宫分记载,“徐官女子 银六两 女子一名”,这份待遇连常在的零头都不到。曾经伺候她的宫女如今成了平级,昔日巴结她的太监见了她也避之不及。更让她难堪的是,咸丰帝在朱谕中特意强调:“六宫规矩理宜严肃,嗣后若再有任性凌虐使女,与太监诙谐无所不至者,朕必照此办理;若太监再有似此无规矩者,朕岂能尚如此轻办,必即将太监正法!” 很明显,她成了咸丰帝整顿后宫的 “杀鸡儆猴” 的典型,正如历史学者分析的那样,咸丰帝虽治国无方,却极擅用手段敲打后宫。
那段日子,徐四妞白天要干粗活,晚上只能睡在冰冷的偏房,常常在深夜偷偷抹泪。但她从未表露过怨恨 —— 在深宫之中,任何不满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她默默忍受着落差,等待着翻身的机会。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想到,这个机会来得如此之快。
绝境翻盘:从宫婢到再封贵人咸丰五年(1855 年)五月二十五日,就在被降为官女子仅八天后,咸丰帝又下旨将徐四妞恢复为玟常在。这样的骤降骤升,在清宫历史上极为罕见。有人说,是咸丰帝气消后念及旧情;也有人猜测,是徐四妞在某次偶然的机会中再次得到垂青,用温顺和恭谨挽回了圣心。
不管原因如何,徐四妞牢牢抓住了这次机会。复封常在后,她像变了一个人,往日的骄纵荡然无存,对皇后和高位妃嫔恭敬有加,对宫女太监也和颜悦色。她深知,自己的命运全在皇帝的一念之间。咸丰六年(1856 年)五月二十五日,凭借着持续的谨小慎微和恰到好处的迎合,徐四妞再次晋升为玟贵人,重新回到了曾经的位置。
这次起落让徐四妞彻底明白,后宫之中没有永恒的恩宠,只有永恒的规矩。她开始学着在复杂的后宫关系中周旋:对孝贞皇后,她始终保持着最高的敬意;对刚生下皇子载淳(后来的同治帝)的懿贵人,她刻意保持距离,不参与任何派系争斗;对同样受宠的丽贵人,她则以姐妹相称,偶尔分享些小玩意儿。这种低调的处世方式,让她渐渐站稳了脚跟。
诞育皇子:希望与绝望的瞬间咸丰七年(1857 年)深秋,一个好消息传来 —— 玟贵人徐四妞怀孕了。此时的咸丰帝虽已有长子载淳,但对皇子的渴望依旧强烈,毕竟王朝需要更多的继承人来稳固根基。得知消息后,咸丰帝特意下旨,给玟贵人加派了两名宫女伺候,还时常派御医前来诊脉。
徐四妞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腹中的胎儿,每日吃着御膳房特制的安胎餐,连走路都放慢了脚步。她盼着能生下一个健康的皇子,这样不仅能巩固自己的地位,还能让家族沾光。咸丰八年(1858 年)二月初五日丑时,承乾宫传来喜讯,玟贵人生下了一名皇子,这是咸丰帝的第二个儿子。
消息传到养心殿,咸丰帝龙颜大悦,当即下令赏赐玟贵人绸缎百匹、白银千两。后宫诸人也纷纷前来道贺,连一向高傲的懿贵人都派人送来了贺礼。徐四妞抱着襁褓中的儿子,看着他粉嫩的小脸,觉得之前所有的委屈都值了。她甚至开始幻想,等儿子长大成人,自己或许能像孝圣宪皇后那样,成为尊贵的太后。
然而,命运却给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就在当天卯时,也就是皇子出生仅两个时辰后,这个尚未取名的婴儿突然夭折了。从大喜到大悲,不过短短几个时辰。徐四妞当场晕了过去,醒来后哭得撕心裂肺,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宫人将孩子的小尸体抬走。
咸丰帝也颇为伤感,但逝者已矣,他能做的,只有安慰这位失子的妃嫔。咸丰八年(1858 年)三月初九日,咸丰帝下旨,晋封玟贵人为玟嫔,以此弥补她丧子的伤痛。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册封仪式正式举行,册文中写道:“尔玫贵人徐佳氏、敬慎持躬。谦冲蕴性。应四星而列耀。华选先膺。教九御以宣勤。芳型克树。是用晋封尔为玫嫔”。尽管得到了晋升,但丧子之痛成了徐四妞心中永远的伤疤,此后她再也没有怀上过孩子。
咸丰驾崩:二十五岁的寡妇生涯咸丰十一年(1861 年)七月十七日,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驾崩,年仅 31 岁。此时的徐四妞刚满 25 岁,正值青春年华,却成了一名寡妇。咸丰帝的突然离世,让后宫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和孝贞皇后钮祜禄氏联手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开始垂帘听政,史称 “两宫太后”。
对于徐四妞这样既无子嗣又无强大家族背景的妃嫔来说,新帝即位后的尊封是维持地位的唯一途径。幸运的是,同治帝载淳即位后,并未忘记这位曾生下皇弟的庶母。十月初十日,也就是同治帝登基的第二天,便颁发谕旨:“玫嫔晋封为玫妃”。这次尊封让徐四妞从 “嫔” 升为 “妃”,地位进一步提高,每月的份例和待遇也随之提升。
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同治帝又下旨,将徐四妞夭折的儿子追封为 “悯郡王”。虽然只是一个追封的爵位,但对徐四妞来说,这是对她失子之痛的一种慰藉,也让她在后宫中的身份多了一层 “郡王之母” 的光环。
此后的日子里,徐四妞搬入了寿康宫区域的偏殿居住,这里是先帝妃嫔养老的地方。她每天的生活平静而单调:清晨礼佛,上午看书,下午和其他太妃聊天,晚上早早歇息。她从不参与朝政议论,也不干涉后宫事务,只是安安静静地过着自己的日子。这种低调的生活态度,让她成功避开了两宫太后掌权初期的政治风波。
尊封贵妃:四朝老人的荣耀同治十三年(1874 年)十一月十六日,徐四妞的人生迎来了最后一次晋升。同治帝奉两宫皇太后懿旨,下谕:“玫妃着封为玫贵妃”。此时的徐四妞已经 36 岁,入宫整整 22 年。从最初的宫女到如今的贵妃,她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许多妃嫔一辈子都走不完的路。
这次尊封并非偶然。一方面,同治帝即将亲政,尊封先帝妃嫔是彰显仁孝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徐四妞多年来谨小慎微,从未出过任何差错,两宫太后对她颇为放心。成为贵妃后,徐四妞的待遇得到了极大改善,不仅住处换到了寿康宫的主殿之一,还配备了更多的宫女太监伺候,每月的份例银也涨到了一百两。
然而,这份荣耀并没有持续太久。仅仅一个月后,同治帝便因病去世,年仅 19 岁。徐四妞再次经历了丧子般的悲痛 —— 虽然同治帝并非她亲生,但毕竟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光绪帝即位后,两宫太后继续垂帘听政,徐四妞依旧过着低调的养老生活。此时的她,已经是后宫中的 “四朝老人”(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见证了三代帝王的更迭,也亲历了大清王朝的由衰转弱。
光绪年间,徐四妞的身体逐渐变差。光绪帝对这位长辈颇为敬重,时常派御医前来为她诊治,还时常赏赐些滋补的药材和点心。但岁月不饶人,多年的深宫生活和早年的丧子之痛,早已掏空了她的身体。
寿终正寝:定陵妃园寝的归宿光绪十六年(1890 年)十一月初八日,玟贵妃徐四妞在寿康宫病逝,享年 52 岁。这位历经四朝、一生跌宕的女子,终于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光绪帝下旨,辍朝一日,并派总管太监前往致祭,以示哀悼。
按照清宫规矩,贵妃去世后需暂安于田村殡宫,待合适的时机再奉移皇陵。徐四妞的金棺在田村殡宫停放了两年多。光绪十九年(1893 年)四月十三日,她的金棺随同庄静皇贵妃的金棺一起,被奉移至清东陵的定陵妃园寝。四月十八日卯时,金棺正式入葬地宫,与其他咸丰帝的妃嫔长眠在一起。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对她的一生做了简要记载:“玟贵妃徐佳氏,领催诚意之女。初入宫号玟常在,赐号为玟贵人,咸丰五年四月二十四日,降为玟常在。五月十七日,降为徐官女子。五月二十五日,封为玟常在。后晋玟贵人。咸丰八年二月,生皇二子赠悯郡王。十二月,册封玟嫔。十一年十月,穆宗晋尊为皇考玟妃。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再诏晋尊为皇考玟贵妃。光绪十六年庚寅十一月初八日卒。十九年四月十八日奉安”。这段短短百余字的记载,浓缩了她起起落落的一生。
徐四妞的一生,是晚清后宫妃嫔的典型缩影。她出身低微,却凭借运气和智慧得到帝王的恩宠;她经历过一月连降三级的绝境,却能绝境翻盘;她曾因诞育皇子而满怀希望,又因丧子而陷入绝望;她见证了王朝的动荡,也亲历了后宫的残酷。她没有慈禧太后那样的政治野心,也没有孝贞皇后那样的尊贵地位,但她用自己的方式,在波谲云诡的后宫中存活了下来,最终获得了贵妃的尊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