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5 18:23

乾隆横扫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1757年冬,准噶尔首领躺在病榻上,天花引发的高烧让他意识模糊。
窗外传来沙俄士兵的脚步声,他怎么也不可能想到,自己死后尸体会被沙俄当局送给清朝。
而他的族人,正经历一场足以让整个中亚颤抖的浩劫。

在乾隆平定准噶尔之前,欧洲对中国的印象大多来自耶稣会士的记述。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传教士白晋、杜赫德等人在书信里把康熙朝描绘成崇尚理性、重视礼仪的理想国度,
伏尔泰甚至称赞中国的君主制是最完美的制度,可1756年,随着清朝传教士刘松龄的书信传回欧洲,这种滤镜彻底破碎。
刘松龄是奥地利传教士,当时在清朝钦天监任职,他通过与边疆官员的往来得知了清军在准噶尔的行动。
1756年,刘松龄在给欧洲的信里写道:
清军在额尔德尼召集准噶尔人,说要分发粮食,却在他们聚集后包围屠杀,成年男子无一幸免,妇女儿童被分给蒙古部落为奴。

这封信让欧洲学者们第一次意识到,东方帝国的仁政只针对其疆域内的编户齐民,对边疆部落竟如此残酷。
伏尔泰看到信后,在《哲学通信》的修订版里删去了对清朝的赞美,还加了一句批,所谓的文明或许只是强者对弱者的另一种定义。
英国历史学家吉本则在《罗马帝国衰亡史》的附录里将乾隆的行动与罗马帝国征服日耳曼部落对比,
认为两者都用铁血奠定疆域,只是清朝的速度更快,手段更决绝,
这种认知的转变让欧洲后来在与清朝打交道时少了几分仰视,多了几分警惕。
准噶尔汗国曾是沙俄与清朝之间的缓冲带。

17世纪以来沙俄一直想拉拢准噶尔,一方面想借准噶尔牵制清朝,另一方面想通过准噶尔进入中亚的贸易市场。
噶尔丹策零去世后,沙俄还派使者去准噶尔,试图支持达瓦齐,可没等沙俄行动,乾隆已经先一步介入。
清军攻入伊犁时,沙俄西伯利亚总督格拉西姆夫在给圣彼得堡的报告里写道:
清朝的行动比我们预想的快十倍,准噶尔的崩溃,让我们失去了最好的缓冲。
对沙俄来说,准噶尔的灭亡既是解脱也是威胁。
解脱的是沙俄不用再花精力应对准噶尔在西伯利亚的骚扰,威胁的是清朝的势力直接延伸到了巴尔喀什湖附近,与沙俄的中亚属地接壤。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沙俄在1756年紧急调整战略,加快对哈萨克草原的控制,防止清朝继续向西扩张。
同时接纳阿睦尔撒纳,试图保留准噶尔的残余势力,可当乾隆以断绝贸易威胁时,沙俄又不得不交出阿睦尔撒纳的尸体。
沙俄意识到清朝已不是此前那个只守长城的王朝,而是能深入中亚的强大帝国,从那时起就把清朝当成了中亚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乾隆最初的计划并不是灭族,而是以夷制夷。
阿睦尔撒纳投奔清朝时乾隆在养心殿接见他,曾当面承诺战后封你为准噶尔汗,乾隆起初的盘算是把准噶尔部族拆分。
这样既能拆解准噶尔的整体实力,又能让四部彼此牵制,从根本上减少清朝的统治开销,算得上是一举多得的策略。

可等到清军平定达瓦齐势力后,阿睦尔撒纳渐渐摸清了乾隆分而治之的真实打算。
当他意识到自己顶多只能分到一小块土地,而非掌控整个准噶尔,不满瞬间涌上心头。
他索性不再掩饰,直接带兵突袭伊犁的清军营地,不仅斩杀了五百多名官兵,还公然站出来宣称自己是准噶尔总汗,彻底撕破了臣服的伪装。
这场突如其来的背叛彻底激怒了乾隆。
其实在此之前,康熙、雍正两代君主,都曾对反叛的准噶尔部族推行过招抚政策,可每次招抚过后,准噶尔总会没过多久就再度掀起叛乱。
反复无常的举动早已耗尽了朝廷的耐心。

至此乾隆彻底认定招抚这条路根本走不通,要想彻底解决准噶尔的隐患,唯有采取更彻底的手段才能真正永绝后患。
1756年正月,乾隆给清军将领策楞下了一道密令,成年男丁尽数剿杀,妇女儿童分赏各部落,勿留后患。
这道命令下达后,清军开始了系统性的屠杀。
雅尔哈善在额尔德尼屠杀1700多户准噶尔人,兆惠在博罗塔拉河一带将投降的准噶尔部落男丁全部杀死。
据《平定准噶尔方略》记载,准噶尔人口锐减到不足20万,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儿童。
准噶尔的语言、文字和传统习俗,也随着人口的消亡逐渐失传。

准噶尔灭亡后,清朝把新疆纳入直接管辖,原来受准噶尔压迫的部落纷纷向清朝称臣,清朝的影响力延伸到了中亚腹地。
可乾隆的灭族政策也为后来的边疆动荡埋下隐患,准噶尔虽然消失了,但中亚的部落们对清朝的铁血充满恐惧。
这种恐惧在后来转化为反抗,比如19世纪张格尔叛乱时,就有部落首领以清朝屠杀准噶尔为借口号召民众反抗。
另外,清朝在新疆的统治依赖军府制,官员腐败严重,汉民与当地部落的矛盾逐渐积累。
这些问题都与乾隆时期只靠武力镇压不重文化融合的统治方式有关。
不过从当时的世界来看,乾隆平定准噶尔确实让清朝成为18世纪亚洲内陆最强大的帝国。

当欧洲还在为七年战争消耗国力时,清朝已经用四年时间解决了困扰三代的边疆问题,疆域达到顶峰。
只是这种震撼,是建立在一个民族近乎消亡的基础上,也让清朝后来在面对近代化浪潮时,更难放下天朝上国的傲慢。

参考资料:[清] 乾隆敕撰:《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二十一至卷三十),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清高宗实录》(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二年),中华书局 1986 年版
[奥] 刘松龄:《中国来信(1750-1758)》,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年版(收录于《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
俄罗斯国家档案馆:《沙俄与准噶尔、清朝关系档案(1745-1758)》,1993 年解密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乾隆横扫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