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5 22:44

1983年慈禧墓开棺老照片:出土时全身长白毛,牙齿和指甲保存完整

文/历史勘探社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老佛爷”慈禧的一生充满传奇,死后的遭遇更令人难以置信,她的遗体在长达 76 年的时间里,先后三次被殓入同一口棺木,如今仍保存完整,而她的陵墓建造与随葬珍宝,也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同治五年,咸丰帝的定陵竣工,按照清朝制度,咸丰的两位皇后,慈安与慈禧,只能在定陵附近选址建陵,且只能共建一座皇后陵。
最初大臣们也按此规划,提议给两位太后建一座陵,棺椁并排安放,可慈禧看到奏折后勃然大怒,哪个陵里会葬两个太后?就连妃园寝的妃子都有各自的墓室,这不是明着欺负我们姐妹吗?。

承修大臣们不敢违抗,只好改提方案,仿照双妃园寝的样式,在陵寝后院东西两侧分别建造宝城、宝顶,下方各设地宫。
没想到慈禧仍不满意,逼问道,我们是两个太妃吗?谁说我们不配每人建一座陵?这无疑是要打破祖制,可没人敢反驳。

于是在同治十二年三月初九清明节,18岁的同治帝先到定陵为咸丰帝行敷士礼和大飨礼,随后前往附近的平顶山、菩陀山查验风水。
起初两座陵墓的建制规格完全相同,直到慈安去世后,慈禧终于找到了压倒慈安的机会。

光绪二十一年八月,东陵的守护大臣为了能讨慈禧的欢心,赶忙上奏说,慈禧的陵寝因为常年被雨水冲刷,好多地方的建筑都糟朽得不行了,得赶紧修整。
慈禧一听,立马就点了自己信任的庆亲王和兵部尚书荣禄做承办大臣,让他们负责这次陵寝的修缮工作。

这修缮可不是小打小闹,陵内所有建筑都动了,大殿和配殿直接拆了重建,不再是简单揭瓦维修。
工程规模极大,仅到光绪二十五年就已拨款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后续的花费更是无底洞。

期间八国联军侵华,工程被迫暂停,慈禧从西安回京后,还特意到工地亲自检查进度。

1908年10月18日,这场历时13年的大修终于完工,巧合的是,4天后慈禧就去世了。
修缮后的慈禧陵那叫一个奢华至极,光是三大殿用掉的叶子金就有4592两之多。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时三刻,74 岁的慈禧走完了一生,在西苑仪銮殿去世。
当天下午4时30分,掌仪司首领太监用鹅黄吉祥轿将她的遗体从仪銮殿抬出,5时15分抵达皇极殿,将遗体安放在回床上。

第二天上午8时5分,在隆裕皇太后和瑾妃的见证下,慈禧的遗体被正式殓入棺木,宣统元年十月初四日巳时,慈禧的梓宫(棺材)被运往菩陀峪定东陵,安葬进地宫。
慈禧随葬的珍宝数量惊人,她的心腹太监李连英亲自参与了葬宝仪式,他和侄子在《爱月轩笔记》中详细记载了这些珍宝。

遗体入棺前,棺底先铺了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和一层珍珠,总厚度达一尺;头部上方摆放着翠荷叶,脚下放着粉红碧玺莲花;她头戴珍珠凤冠,冠上最大的一颗珍珠像鸡蛋那么大,价值一千万两白银。

遗体身旁摆放着27尊用金、宝石、玉、翠雕刻的佛爷像;脚下两侧各放着翡翠西瓜、甜瓜、白菜,还有用宝石制成的桃、李、杏、枣等水果,共 200 多枚。
身体左侧是玉石莲花,右侧是玉雕珊瑚树;此外还有 8 尊玉石骏马、18 尊玉石罗汉,各类珍宝加起来有 700 多件。

葬殓结束后,又往棺内倒入四升珍珠和2200块宝石,将缝隙全部填满。
一棺的奇珍异宝,终究引来了灾祸,慈禧去世仅20年,1928 年7月4日至10日,军阀孙殿英就率军盗掘了乾隆帝的裕陵和慈禧陵。

盗墓者砸开棺木,将随葬珍宝洗劫一空,还把慈禧的遗体抛出棺外,抠走了她嘴里含着的宝珠,扒光了她的上衣,只剩一条内裤。
东陵盗案被曝光后,已经退位的溥仪赶忙派载泽、耆龄、宝熙等人赶赴东陵,去给慈禧重新安葬。

众人小心翼翼地钻进地宫,一眼就看到慈禧的遗体趴在棺盖上,头朝着北边,脚朝着南边,左手还反搭在后背上。
这遗体在地下暴露了四十多天,上面出现了好多斑点,还密密麻麻长满了白毛,载泽他们发现内棺还算完好,就决定接着用。

他们让旗人妇女拿块黄绸子把慈禧遗体盖住,在遗体一侧铺好黄缎褥,再慢慢把遗体翻转过来,让她仰面躺在黄缎褥上。
此时的慈禧面色灰白,两眼深陷,颧骨高耸,嘴唇还有伤痕,众人用如意板将遗体抬进棺内(如意板未取出)。
在遗体上盖好黄缎被,又把在地宫里找到的慈禧生前剪下的指甲和脱落的牙齿,用黄绸子包好放在被上。

载泽还将自己保存的慈禧遗物,一件黄缎袍、一件坎肩,盖在黄缎被上,随后盖上棺盖,用漆封好棺口,完成了第二次入殓。
1979年2月17日,清东陵文物保管所开始清理慈禧地宫,由于要赶在五一节开放地宫和慈安陵的地面建筑,工作人员决定先不清理慈禧的内棺,等旅游淡季再处理。

1983年12月初,旅游进入淡季,保管所领导决定启动内棺清理工作,清理小组打开棺盖,看到棺内被一件黄缎大被盖得严严实实,被上还放着两件衣服。
这正是1928年载泽等人重殓时的样子,55年来从未被动过,为确保稳妥,保管所领导决定先盖上棺盖、封闭地宫,将情况向上级汇报。

1984年1月4日,国家文物局派来专家,与清东陵文物保管所共同组成10人清理小组,正式开展内棺清理工作。
小组开始有条不紊地工作,依次将覆盖在上面的两件衣服轻轻揭下,每揭一件之前,他们都会先仔细拍照片,再准确测量尺寸并做好记录。

当揭开那件黄缎袍后,在黄缎被的表层,大家意外发现了一个用黄绸子包裹的小包。
这个小包里面装着一颗牙齿和两节长短不一的指甲,这个黄绸子小包是1928年溥仪派大臣重新安葬慈禧时包起来的。
关于慈禧生前掉落的牙齿、剪下的指甲,在她入葬时究竟放在什么器物里、摆放在什么位置,清宫档案以及其他史料里都没有相关记载。

而且想想也知道,慈禧生前不可能只掉一颗牙,更不会只剪下两节指甲,那其他的牙和指甲到底去哪儿了呢?盗陵的匪徒肯定不会拿走,大概率是被当成没用的东西随手扔掉了。
pic/0qhmjfcnf3i.jpg
搁现在,74岁的老人大多牙齿掉得差不多了,能剩几颗都算不错,可慈禧呢,只是掉了几颗牙而已,就连指甲都长得好好的,在那个年代,她的身体状况绝对算得上杠杠的。
慈禧17岁就进了宫,从此开启了她波澜壮阔又充满权谋的一生,26岁的时候,她熬死了自己的老公咸丰皇帝。
pic/11sbicg1czm.jpg
40岁,又把亲儿子同治皇帝给熬走了;46岁,连正宫娘娘慈安也被她送走,至此,她顺利成为大清前朝后宫说一不二、最有权势的女人。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刚结束,清政府就被迫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pic/suxz55aytdf.jpg
可即便如此,慈禧太后依旧大张旗鼓地操办起了自己的60岁大寿,寿宴当天,慈禧那叫一个开心,还特意放宽了名额,让西方人也来凑凑热闹、一起参与。
宴席进行到一半,慈禧兴致大发,便邀请了一位英国人来给她拍照留念,这次寿宴上,李莲英为了讨慈禧欢心,可是费尽了心思,特意给她安排了一套别出心裁的造型。
pic/1omnj4slhsm.jpg
只见慈禧把自己打扮成了观世音菩萨的模样,一手拿着玉净瓶,一手握着杨柳枝,还真有那么几分菩萨的架势。
李莲英和四格格则分别站在慈禧的左右两侧,就像一对乖巧的善财童女,为她护法,也正是在这次寿宴之后,慈禧也开始为自己的身后事做起了打算。
pic/d5mqe1mwdj1.jpg
在回到1984年的开棺,当把黄缎被卷走后,慈禧的遗骸终于显露出来:她的脸部和上身用黄绸包裹着,下身穿着绣满寿字的裤子,一只脚上还穿着袜子。
遗体仰身直卧,头微微向左偏,右手放在腹部,左臂自然垂在身体左侧,两眼深陷成洞,腰间系着一条丝带,整体仍保持完整,全长 153 厘米。
pic/bwtwchr2sxu.jpg
慈禧遗体下方,铺着件黄绸做里子的蟒缎褥子,褥子之下,是一块长条木板,也就是如意板,这板当年是用来抬遗体的,一直没撤走,后来又用它将慈禧遗体抬出棺外。
在如意板下面,还铺着一层约10厘米厚的锯末状东西,到现在也没弄明白这究竟是什么。
pic/ig3ojzkmtjn.jpg
清理小组用遗体下方的如意板,将她从棺内抬出放在地宫地面,在棺内喷洒防腐消毒药液后,又将遗体抬回棺中,这是慈禧死后第三次被殓入这口棺木。
随后,工作人员将黄缎被、小黄包和两件衣服,按原来的位置和顺序放回棺内,再次喷洒药液,盖上棺盖并封好口,木工们修复好残破的外椁后,将其重新套在内棺外面。
pic/l002jprsxrd.jpg
如今,慈禧的遗体仍完整地躺在那口棺木中,保留着1928年第二次入殓时的原样,静静停留在菩陀峪定东陵地宫里,见证着百年岁月的变迁。
参考资料:趣历史——慈禧太后陵墓被挖后遗体出土时的震撼景象(图)2021-09-06


pic/ie33pyumida.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983年慈禧墓开棺老照片:出土时全身长白毛,牙齿和指甲保存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