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农来京寻开国上将,对警卫员大声道:让老洪出来,我是他连长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天,一位老农来到北京的一处军区大院前,他也没打声招呼,就要闷着头往里闯。旁边的警卫员见状立即提起警惕,连忙将他拦住。
待看清他衣衫褴褛,手中还提着一筐土特产时,警卫员便以为他是来京寻亲,找错了地方,于是便道:老伯,这里是洪学智将军的家,您走错了。
岂料,那老农一听当即大声道:没找错,快让老洪出来见我,我是他连长……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洪将军与这位连长之间又有着怎样的交集?
艰难的从军路洪学智将军是安徽金寨人。由于家境贫寒,没钱治病,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患病去世。
父亲与姐姐便到处打工干活,将他拉扯长大。那时对于穷人来说,读书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因此即便家境困难,父亲还是咬牙将洪学智送进了学堂。
在苦难中长大的洪将军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天早出晚退,废寝忘食地学习。在之后的每次考试中,洪将军也总是名列前茅。
但好景不长,因为地主长年的压迫,父亲的身体还是累垮了。
家中断了生活来源,学也上不起了,洪将军只能无奈退学,承担起养家的重担。
之后,他在城里当过学徒,也在地主家做过帮工,真正体会了旧社会对底层人民的压榨。
这不由让他开始深思,在封建统治下,有多少勤劳肯干的农民被压垮?又有多少有真才实学的人被埋没?
带着这样的思索,他逐渐踏上了革命之路。
1929年,在我党的领导下,他参加了商南起义,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斗。
到了1931年,红四军开始扩军,他被补充到了十师二十九团机枪连,成为了一名班长。
此后,他陆续参加了鄂豫皖的历次反围攻战斗,以及川陕的创建斗争。凭借着谨慎的作战方式,以及过人的智慧,他每次都能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由于表现出色,再加上有文化,组织便开始重点培养他。他的职务也逐渐被晋升为了军政治部主任。
长征开始后,他便率部担当后卫,一边收容伤员,一边掌管部队的粮草筹措工作。
虽然参加战斗的时间很短,但在这一路上,他同样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爱护战友的将军在1935年,我军突破了敌人的重重封锁,开始向夹金山进军。
当地人号称这里是大雁都飞不出来的苦寒之地,但洪将军不信“邪”,出发前他收集了大量物资和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出发后,他始终游走在部队之中,一路来回奔波,防止大家受冻挨饿。遇到冻伤的战士,不管条件再困难,他都会想办法带人一起上路,绝不丢弃任何一个。
在一个下雪天,他们在路上遇上了六个倒在雪地里,已经失去呼吸的战士。洪学智心中十分沉重,决定等雪停,便将他们安葬。
当时不远处就有一个小木屋,几人便决定先到里面避避雪。
洪将军不忍六名战士就这样放在外面,于是便也命人将他们抬进了屋子,让人给他们擦拭身体。
岂料,就在众人给他们清理完身上的积雪时,其中一个战士居然动了动。旁边的战士见状连忙喊道:“他动了,他动了,他可能还活着!”
洪学智听后连忙跑过来,发现他确实恢复了呼吸,于是当即让人给他灌了一些热水。
不久这名战士便奇迹般地醒了过来。为了以防万一,洪将军又给另外几人灌了热水,给他们做人工呼吸。
结果,其余几人也恢复了呼吸,慢慢苏醒了过来。
见到战友们“死而复生”,大家激动地抱在一起喜极而泣。
那六名战士也对洪将军万分感激,若不是他的“不抛弃、不放弃”,他们很有可能就活不成了。
随后,一行人便互相扶持,靠着煮皮带,喝雪水,成功穿越了这座“吃人”的高山,顺利与大部队会合。
抗战开始后,洪将军又奉命带领抗大总校干部270余人,赶赴了苏北抗日前线。
这一路上,他们遇到数次敌人的围追堵截,打了不少险仗、恶战。但让人惊讶的是,当队伍抵达新四军军部时,全队竟无一人减员。
这除了战士们的英勇奋战外,还要得益于洪将军高强的组织能力。他也因此得到了陈毅军长的高度赞扬。
解放战争开始后,洪将军又率部赶赴东北,先后参加了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辽沈、平津等战役。
四野经过改编后,他又担任了十五兵团副司令,协助邓华解放了广东和海南岛。
也正是在这段期间,让邓将军发现了他卓越的后勤能力。
于是在朝鲜战争开始后,邓华将军便向中央申请,让洪将军随自己一起入朝作战。
在战场上,彭老总与数十万志愿军在前方冲锋陷阵,而作为后勤部司令的洪将军,也在后方战场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成绩。
在李奇微识破我军的“礼拜”战术后,便开始针对我军的后勤交通线进行狂轰滥炸。
面对数十万志愿军粮草告急的情况,洪将军临危不惧,发明了“顶牛过江”、“片面运输”等运输战术,在炮火纷飞的情况下,将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输到了前线。
之后,他又建立起了一条正规化的战斗后勤,为保障最终胜利作出了不朽功绩。
中央也始终记挂他的贡献,一直对他委以重任。
然而,回国后不久,因为职务调动,他却被调到了吉林工作,开始处理地方事务。
离开了热爱的部队,洪将军心中自然充满了无尽的惆怅。
pic/kff04zdngfp.jpg
群众的帮助为了排解情绪,他便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平时大多时间也都放到了视察基层,与百姓交流的工作中。
有一次,在视察一处农场时,他结识了一个热情的农场负责人。
pic/svdrvctliry.jpg
当时洪将军正发愁如何将当地的养猪业发展起来,但自己又对养猪一窍不通,所以工作一时很难开展。
还是这位老农给他传授了工作经验,从选择饲料到平时养殖,全都事无巨细地告诉了他。
在他的帮助下,洪将军也慢慢掌握了其中的技巧,工作也变得游刃有余了。
pic/zpnxoa2phij.jpg
经过此事后,两人也熟络了起来。得知对方曾在部队当过连长后,洪将军便称呼他为“老连长”。
当时老农并不知道他是开国上将,以为他只是个普通的地方干部,见他这样亲切,便也称呼他为“老洪头”。
pic/yvpqppjzdz4.jpg
很快,洪将军便与当时百姓打成了一片。随着时间的推移,老连长也察觉出了洪将军的不对劲。
得知他是在思念部队后,老连长便经常开导他、鼓励他,告诉他,既来之则安之,在哪里都可以为人民服务。
在对方的劝解下,洪将军也慢慢解开了心结。
pic/shikrg0nntm.jpg
后来,在中央的关照下,洪将军又被调回了北京。临走前,他特意找到老连长道别,并嘱咐他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到北京找自己。
就这样,几年后,老连长便带着家乡的土特产,不远万里来到北京,按照洪学智给的地址找到了军区大院。
pic/mbhsbx5w5e2.jpg
一开始警卫以为他走错了,还拦着不让进。于是他便大声道:“让老洪出来,我是他的连长!”
警卫半信半疑地回去通报了一声,没想到洪学智听到是老连长来了后,当即放下手中的工作,亲自迎了出来。
pic/wckxbi3rmlr.jpg
老连长这才知道原来当初的“老洪”竟然是开国上将,顿时又惊又喜。
但洪将军却并未在意这些,依旧待他尊敬如往昔,一点架子也没有。这让老连长也异常感动。
pic/0x4tosmbfls.jpg
到了八十年代,洪将军开始担任总后勤部部长,继续奋斗在了国家一线上。
但不管职务有多高,他始终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子女,要时刻联系群众,爱护战友,对党忠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