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5 22:45

从曹魏投奔蜀汉的四员大将,3人名垂青史,1人遗臭万年,他们是谁


从曹魏投奔蜀汉的四员大将,3人名垂青史,1人遗臭万年,他们是谁

你有没有想过,在刀剑与权谋并存的三国年代,什么样的选择能让一个人彻底改变命运?不是每个人都能扛得住一夜之间的背叛、猜忌和生死未卜。可有四个男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给乱世写下了不同的注脚。

先说姜维。很多人只知道诸葛亮北伐,可姜维其实是天水来的"魏国人",27岁那年被自家太守马遵怀疑,直接轰出城门。想想那场面,老母亲在家,自己在城门外,被魏军当成叛徒,蜀军又是敌人,真是进退两难。当时的天水郡,人口不过十万出头,能出个功曹已经很不容易。姜维就是在那样的局里,被蜀军接走,从此"投敌"。但他没低三下四,见到诸葛亮还能谈兵论地形,结果被一眼相中,直接提拔为将。更狠的是,36年后,姜维还在蜀汉军中,带队北伐十一回,打得魏国西北都抖三抖。有人说他是理想主义者,最后和钟会一起死在成都,62岁,算是把一条命都赌在蜀汉身上了。

再说王平,这哥们儿是典型的"打工人逆袭"。他出身不高,小时候被外祖父养大,字都认不全,能混到魏军的小军官算不错了。可一场定军山大乱,他当机立断投了刘备。这事儿要搁现在,就是公司倒闭,自己主动去跳槽,还一举被老板看重,直接提拔。最牛的是街亭一战,马谡死倔不听劝,王平自己带队在山下死守,魏军都被他唬住不敢攻,最后救下一千多兄弟。诸葛亮直接大笔一挥,让他做参军,还管起无当飞军。后来曹爽十万大军攻汉中,王平三万人守住了,硬是让对方吃了闭门羹。临终前他和儿子说,这辈子从小卒到将军,值了。

至于夏侯霸,这名字熟吗?他可是夏侯渊的亲儿子。你能想象吗?杀父仇人就在蜀汉阵营,他却咬着牙带着亲信跑到成都投靠刘禅。背景就更复杂了,司马懿政变,他的亲戚都被杀,自己成了"下一个目标"。但刘禅见他还挺客气,说我们其实还是一家人。夏侯霸在蜀十年,打了不少仗,位置仅次于姜维。可无论怎么做,蜀汉有人防他,魏国人骂他,夹在中间永远不讨好。史书甚至连谥号都没写清楚,活得挺窝心的。这就像现在跳槽去了老对头公司,结果新同事和老同事都不待见你,谁都觉得你不是自己人。

郭循,这人比较少有人提。凉州的中郎将,刚被俘投降蜀汉三年,一把匕首直接刺死了大将军费祎。费祎当时在新年大会上,正喝着酒呢,郭循冲上来就一刀。事后调查,发现郭循其实一直想刺杀刘禅,只不过没机会,只好退而求其次。他死后,魏国追封他为烈士,蜀汉人则骂他千古叛徒。更有意思的是,费祎死后,姜维北伐再没人拦着,直接组织大军,结果蜀汉国力被拖垮。你说这算不算一把刀改变了三国格局?

讲真,这四个人的选择,谁对谁错,不是后人一句话能说清的。姜维把一生都赌在理想上,王平就是现实中的"有奶便是娘",但活得实在。夏侯霸呢?夹缝中求生存,没有资格谈忠诚。郭循?他把个人命运和大局都搅浑了,搞得两边都记恨。你说乱世之中,谁才算"真英雄"?反正我觉得,有时候"成王败寇"这四个字,是最扎心的答案。

再回头看看现在,这种"背叛"和"投奔"其实每天都在发生。职场、朋友圈、甚至家族里,只要有利益、有权力,就有选择题。只是三国年代,选择一次,可能就决定了一家人一辈子的命运。现在我们看这些故事,觉得离自己很远,其实换个角度想想,谁还没被现实逼过呢?

最后再八卦一句,网上现在还在争论费祎到底是不是被姜维"间接"害死的。有人说郭循就是姜维的"刀",也有人说这只是巧合。最新的考古和史学资料也没给出定论。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咱们聊聊。

#三国那些事# #历史人物解读# #蜀汉大将# #乱世人性# #曹魏蜀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曹魏投奔蜀汉的四员大将,3人名垂青史,1人遗臭万年,他们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