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各的职分:贾家人到底做了多大的官?
贾家作为世代簪缨之族,他们之所以能享有如此的排场体面,如此优渥的生活,是因为他们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那咱可得问问了:贾家这是当了多大的官儿?怎么有那么大的势力呢?
这事儿可就复杂了。中国古代的官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而且历朝历代都有不同,时时刻刻都处在演化当中。咱不是讲《红楼梦》里的儒家密码么,分官设职,管理天下,这也是儒家治理秩序的一部分。
再看这是《红楼梦》的世界,书一开头就说了,“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这也是有意为之啊,书里也写得明白:
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何难也。但我想历代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不借此套者反到别致新奇,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
就是说我本来也可以假托是发生在某个朝代,但实在是没必要,所以就这么着了。换句话说,这就是一部架空的小说。事实上也是如此,《红楼梦》世界当中的官制,其实是混合了历朝历代的,汉唐宋明清都有,以明清的为主吧。
但是在成书的年代,应该是一说到这些官职,大概人们是可以看明白的。这就跟我们现在看的古装剧一样,从前拍的是一定得是某个真实历史时期的,现在是最好不是某个真实历史时期的。还有现代剧,也多半给你虚构一个城市名、省市名,反正事儿能看明白不就得了?
那说到贾家人的官职,就是这么个混杂的结果。他们家这几个当官的爷们儿啊,到底当了多大的官儿呢?
先说宁国府吧。其实宁国府主要爷们儿的官职情况,在书里面一段话就算说明白了。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当中,秦可卿出殡的时候,贾珍嫌贾蓉没啥官衔,“灵旙经榜上写时不好看”,正好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来上祭,就找他想捐个官。戴权说,这不巧了么这不是,这不巧了么这不是!我手里正好还有个五品“龙禁尉”的缺,仅剩最后一席,仅剩最后一席,不要两千五,也不要一千五,只要一千二百两!履历快拿来!银子到我家,官位立等可取!
哈哈,开玩笑啊,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吧。贾珍赶紧让人写了份简历给戴权,上面怎么写的:
江南江宁府江宁县监生贾蓉,年二十岁。曾祖,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祖,乙卯科进士贾敬。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
行了,贾蓉的祖宗三代都在这里了。再上面就是宁国公贾源。你看贾源是“宁国公”,是开国的公爵,到他儿子贾代化,就已经是“世袭一等神威将军”了,这就是“降等世袭”,跟“世袭罔替”不一样。汉唐宋明之类的前朝咱姑且不提,典型的就是在清朝,除了前前后后十二个所谓“铁帽子王”之外,剩下的爵位都是降等世袭的,往下传一代就降一等爵位,直到降无可降为止。当然,每个爵位降到最后的保底爵位并不一样。
那么到贾代化这里就是一等神威将军了,他儿子贾敬一心修道,把爵位让他儿子贾珍继承了。但贾敬居然还考过了科举,是“乙卯科进士”。可他考上了也没做官,还是白身一个。看来做官没有修仙有吸引力呀!
而贾珍直接继承了爵位,却是只能接着降等了。他老爹没要爵位,可是这一代人也不能跳过去,到贾珍这里,他就只是三品爵威烈将军了。
这些头衔,其实并不是真正有啥实权的官位,都是靠祖宗福荫,世袭得来的。而且这实际上是爵位,只是个地位、身份,并没有实际要管的事。只有贾代化当过“京营节度使”,这应该是个实职,但是后代就不是了,也就是贾家并不掌握军权。这个职位在《红楼》世界里,是王子腾在当着,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嘛,王家人,跟贾家世代联姻,也算是跟贾家沾边了。不过那也是跟荣国府了。
那到贾蓉呢?就是捐了个五品龙禁尉。他还不到袭爵的时候,就算等到他袭爵,那爵位还得往下降,未必就比这个五品龙禁尉高多少。何况这么个龙禁尉也只是办丧事好看,买来点体面而已。
如此看来,这宁国府已经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了。
以上咱们说到了一系列的官职,前面就说了,《红楼梦》里这些官职是历朝历代混杂的。比如那个“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大明宫是啥?那可是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比咱们现在能看到的清朝故宫里的太和殿,可是要雄伟壮观得多。而像宁国公、荣国公这样的勋爵,从北朝开始,后面隋唐宋元明都有设置,到清朝还有镇国公、辅国公,可就不是前朝的“X国公”的格式了,地位也没有那么高。但是清朝有一等公、二等公、三等公这样的封爵,一般还配个吉祥的名号,比如和珅就被封过一等忠襄公,等等。
但是降等世袭的这个次序就有意思了。清廷创设了十二等爵位: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这个格式,尤其是后面的什么什么将军,是不是跟贾代化、贾珍的一等神威将军、三品爵威烈将军长得很像?当然各个朝代还有一些其他的名号,就不在这里细说了,只要知道贾府继承来的这些爵位是怎么回事就行了。
那再说荣国府。到贾赦这一代,贾赦是长子,袭爵“一等将军”。倒没说是什么将军,反正是一等。你看,同辈的贾敬是没袭爵,但是贾敬的上一辈贾代化,不过是一等神威将军,就可以看出来,荣国府的爵位,看起来比宁国府要高一格,二代贾代善承袭的,应该还是荣国公的头衔,只不过可能会低半格吧。
从品级上来说,贾赦这个一等将军应该是超品的位置,比一般官员的地位来得高。但是他这也是承袭爵位而已,并没有什么实职,他本人能力又平庸,所以也不过优养起来而已。
再说他弟弟贾政。本来一家应该只有一个世袭职位的,但是贾代善临终时候上了个遗本,皇帝额外开恩,给给了贾政一个主事的头衔,到“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已经升了员外郎了。员外郎是从五品官,后来的情节中,他应该有升迁,但是一直也没明说是什么品级,只说给他派了差事,什么学差、赈灾,其实在书里写来,只是为了把贾政给支开,方便宝玉和姑娘们在大观园搞活动而已。
但是我倒是对他这个“员外郎”的职位感觉比较有意思。他一直在工部任职,也就是“工部员外郎”。你能想到谁?杜甫嘛!杜工部啊!他为啥叫“杜工部”?因为他就是当过工部员外郎嘛!贾政跟杜甫当过同样的官,这还是值得让人留意一下的。
然后就是下一代了,玉字辈。那荣国府有官衔的也就是贾琏了。他按书中所写,应该是贾赦长子,那他就是荣国府的长子长孙嘛,日后荣国府的爵位承袭,是要落到他头上的。不过那还是后话。如今呢,书中写,给他捐了个同知。同知,一般来说就是知府的副职。你听听这名字嘛,“同知”,人家是“知”,你是个“同知”,这就像“同进士出身”,像“如夫人”那感觉呗,你细品。而且他捐来的这么个头衔而已,并没有啥实际的职权。书里怎么写的:
这位琏爷身上现蠲的是个同知,也是不喜读书,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所以如今只在乃叔政老爷家住着,帮着料理些家务。
一个同知,在家里管家而已。而且这管家咱也说了,反倒是他媳妇儿王熙凤的存在感比他还强些。
然后呢?
然后竟然就无了!
偌大一个贾家,宁荣二府,这么多人口的一个大家族,有官身的爷们儿居然就这么几位了,还都是继承来的、恩赐来的、捐来的。剩下宝玉还小,贾环、贾兰更小,贾家的前景的确堪忧啊!
这么大一个家,就靠几个闲散爵爷,几个五品官来支撑吗?它又凭什么在勋贵圈子里混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