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金名将岳飞简介
姓名:岳飞字:鹏举
谥号:武穆(后改忠武)
封爵:武昌郡开国公→追封鄂王
生卒: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
籍贯: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
时代:南宋
历史定位: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军事家、战略家,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岳飞
一、家世背景出身寒微:生于农家,幼年逢黄河水患,家产尽毁,随母姚氏流离,以缸为舟逃生。母训铭心:岳母姚氏深明大义,亲刺“尽忠报国”(后世演为“精忠报国”)于其背,为毕生信条。家族延续:妻儿:前妻刘氏生岳云、岳雷;继室李娃生岳霖、岳震、岳霆。长子岳云12岁从军,屡立战功,同殉国难。后世:二十一世孙岳钟琪为清初名将,平西藏、定青海,乾隆誉“三朝武臣巨擘”。
岳钟琪
二、早年经历文武兼修:师从周同习射(左右开弓百发百中),拜陈广学枪法(武艺“一县无敌”),能力挽三百斤弓、八石强弩。苦读《左氏春秋》《孙子兵法》,奠定韬略根基。三度投军:19岁:首投真定府“敢战士”,平盗匪陶俊、贾进。23岁:再投平定军抗金,太原陷落后归乡。24岁:靖康之变后,母励从戎,始抗金生涯。
岳母刺字
三、抗金功绩关键战役收复建康(1130年):
率残兵败转战宜兴,于牛头山设伏,配合韩世忠黄天荡之战,大破金兀术,收复江南重镇建康(今南京)。北伐襄阳六郡(1134年):
任制置使,克复郢州、襄阳等战略要地,首次以大将身份独立指挥大捷。郾城、颍昌大捷(1140年):
以“连结河朔”策联合北方义军,率背嵬军铁骑破金军“拐子马”“铁浮图”,歼敌主力,直抵朱仙镇。金帅兀术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铁浮图
战略贡献治军典范: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秋毫无犯,民皆箪食相迎。训练精锐:创“岳家拳”“岳家枪”,士卒可“一当百”。北伐遗恨:
1140年正欲渡黄河“直捣黄龙”,遭宋高宗、秦桧以十二道金牌强令班师,悲愤泣下:“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岳飞
四、治军与政治理念军事思想:重谋略:“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如反间计除伪齐刘豫)。革新战术:反对僵化阵图,主张“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政治操守:廉洁:家无余财,拒高宗赐宅,称“敌未灭,何以家为?”。刚直:反对议和,痛斥秦桧:“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
岳家军
五、冤狱与遗志千古奇冤:1141年卸兵权任枢密副使,遭秦桧、张俊诬陷“谋反”。1142年1月27日,与岳云、张宪同被害于大理寺狱,遗笔“天日昭昭,天日昭昭!”。身后荣哀:1162年孝宗平反,追谥武穆,改葬西湖栖霞岭;1204年宁宗追封鄂王。杭州岳王庙跪像铸秦桧等四奸,世代唾骂。
六、历史评价与影响精神象征:爱国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成民族气节千古绝唱。明清尊为“武圣”,与关羽并祀,近代誉“民族英雄”。军事遗产:“连结河朔”为古代游击战典范,戚继光抗倭承其治军精神。
满江红
结语一生所志,惟山河完整,生民安泰。然忠义难容于苟安之朝,热血空洒风波亭前!幸天道昭昭,青史未负。
岳王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