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6 08:26

这国被割去80%领土,结果剩余国土中,发现大宝藏,如今富得流油

说起卢森堡这个小国家,很多人可能觉得它就是欧洲的一个小角落,国土面积才2586平方公里,人口也就66万左右,跟咱们一个中等城市差不多大。可它现在人均GDP稳居世界前列,2024年数据超过13万美元,失业率低到百分之三点几,人均寿命80岁出头,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但你知道吗,这个国家历史上被周边大国折腾得够呛,领土被割了又割,丢掉的面积相当于原来80%,最后剩下来的那点地里头,却挖出大把铁矿石,让它翻身做了主人,从穷小子摇身一变为土豪。这事儿听着像传奇,但全是真事儿,靠的就是地下那点资源和后来脑子活络的经济转型。

先从头说起吧。卢森堡的历史能追溯到963年,那时候一个叫西格弗里德的伯爵用一块地产换来一座小堡垒,叫卢西林布尔胡克,就在现在的卢森堡城位置。从这儿开始,这个地方慢慢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实体,周围是法国、德国、比利时这些邻居。本来它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范围,1354年升格为公国,1443年被勃艮第公国吞并,后来又落到哈布斯堡家族手里。哈布斯堡是奥地利那边的王朝,把卢森堡当成南方尼德兰的一部分。1556年,它归西班牙哈布斯堡统治,17世纪卷入三十年战争,1659年通过比利牛斯条约,南部一块地被法国割走,那时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正扩张呢,卢森堡丢了些边境地带。
接着,1684年到1697年,法国又全境占领了一次,之后1713年乌得勒支条约把卢森堡交给奥地利哈布斯堡。1795年,法国大革命军队打过来,把它并入法国,成为森林省的一部分,一直持续到1815年拿破仑倒台。维也纳会议那年,卢森堡被定为大公国,和荷兰国王个人联合,还加入德意志邦联,东部一块地划给普鲁士,用来建要塞。1813年普鲁士就已经从卢森堡抢了些地加强防御工事了。这时候卢森堡的面积本来就不大,原来从中世纪算起有过上万平方公里,但经过这些折腾,已经缩水不少。
最狠的一次损失在1839年。1830年比利时闹革命,卢森堡大部分地区也跟着起哄,除了堡垒区外,都被当成比利时省份。1839年4月19日,伦敦条约签了,把卢森堡西部一半多地划给比利时,成为比利时卢森堡省。那块地主要是法语区,居民也倾向比利时。结果,卢森堡剩下来的东部主要是德语区,面积从原来的4400多平方公里砍到2586平方公里。要是算上从中世纪到19世纪的所有损失,包括法国、普鲁士、奥地利的蚕食,总丢掉的领土相当于原先80%。本来它就是一个内陆小国,这些地一丢,经济上更难了,农业为主,工业没影儿,很多人穷得往美国移民,从1841到1891年,有五分之一人口跑了。

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打七周战争,德意志邦联解散。1867年又闹卢森堡危机,法国想买下卢森堡,普鲁士不干,差点开战。最后5月11日第二个伦敦条约定下来,卢森堡独立中立,普鲁士撤军,堡垒拆了。从这儿开始,它才算真正独立,但领土已经小得可怜。19世纪中叶,卢森堡经济还挺落后,靠农业和少量手工,1842年加入德国关税同盟,才有点市场。但没想到,就在1839年丢地后没几年,1842年南部米内特地区发现大量铁矿石,叫米内特矿,低品位但量大,储量高达2.9亿吨,能供全球用几百年。
这铁矿发现可不得了,本来卢森堡丢了西部肥沃地,经济要垮,但南部剩下来的地正好有矿。起初矿石质量不高,加工难,但从1870年代开始,技术进步了。1879年吉尔克里斯特-托马斯法发明,能处理这种磷高的矿石,卢森堡钢铁工业一下起飞。1840年时只有13座高炉,年产铁才几千吨,到1868年矿产70万吨,铸铁10万吨。1880年法律规定矿石必须本地加工,不准出口原料,五家大钢铁公司从1870到1882年成立。铁路网从1855到1875年建起来,卢森堡-蒂翁维尔线连上法国,运煤运矿方便了。到1913年,矿产700万吨,铸铁250万吨,钢150万吨,高炉从14座增到47座,卢森堡成了世界第六大铸铁生产国,第八大钢生产国。
钢铁工业拉动整个经济,工人从几百人涨到上万人,失业率降了,城市化加速。南部的埃施-阿尔泽特变成工业中心,工厂林立,出口到德国、法国、比利时。1919年一战后,卢森堡退出关税同盟,市场丢了,但1921年和比利时搞经济联盟,出口转向欧美亚。1926年国际钢铁协定给卢森堡8.5%配额,稳住生产。1929年产钢290万吨,但大萧条打击,1938年降到155万吨。二战1940年德国占了,1942年并入莫塞尔高地,生产为战争服务,但劳动力短缺,没恢复到战前水平。
战后1945年解放,卢森堡加入联合国、北约,1948年贝内卢经济联盟,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欧共体。这些帮它重建钢铁业,1945到1974年黄金三十年,钢产从300万吨涨到640万吨,就业从2.57万到2.72万。投资大,1965和1970年贝尔瓦尔建新高炉。但1973年石油危机,亚洲竞争加剧,1974年钢销从640万吨掉到460万吨。危机持续到1980年代,ARBED公司(卢森堡最大钢铁企业)重组,政府出钱,1975年建反危机部门,帮2700工人转岗。1982年 solidarity税收资,政府持股43.9%。1994年转电弧炉,1997年关最后高炉。

钢铁衰落后,卢森堡没傻等,它早从1960年代开始转金融。金融业从1960年代后期起飞,到21世纪初贡献三分之一税收。欧盟总部部分在卢森堡,卫星通信也发达,SES公司是全球大玩家。钢铁现在只剩ArcelorMittal的一部分,产钢几百万吨,但经济支柱是银行、基金、保险。2021年GDP783亿欧元,增长7%,金融服务占大头。失业率低,社会福利好,教育医疗顶尖。
这个国家小,但聪明,丢地后靠铁矿起家,矿用光了又转金融。资源是基础,但政策和位置更关键,夹在法德比中间,欧盟中心,吸引外资。相比其他丢地国家,卢森堡没怨天尤人,抓住机会。现在它富得流油,人均财富世界前三,生活质量高。但也面临问题,像避税天堂争议,欧盟压力大。总之,从被割地到挖矿致富,再到金融霸主,这路走得实打实,没靠运气,全是硬实力。
再细说说领土损失的影响。本来中世纪卢森堡公国面积上万平方公里,包括现在比利时卢森堡省和法国部分边境。1658年第一次分区丢南边,1813年普鲁士拿地,1839年丢西半部,总算下来80%。剩地虽小,但南部矿区正好在东边,没丢。铁矿让它工业化,人口从19世纪中叶的17万涨到20世纪初的25万,移民回来不少。战后转型,金融业雇佣上万人,外籍劳工占劳动力一半。

经济数据看,钢铁巅峰时占GDP大半,现在金融占30%,卫星通信占5%,钢铁占10%。2024年人均GDP137516美元,全球第二,仅次瑞士。通胀低,债务可控,欧盟成员用欧元稳定。教育上,2003年建卢森堡大学,科研强。社会上,多语制,卢森堡语、法语、德语并用,文化多元。
负面也得说,钢铁时代污染重,南边矿区环境遭罪,现在修复了。危机时工人下岗多,政府补贴大,税收负担重。金融业虽富,但洗钱指控不时有,欧盟管严了。历史上被占时,纳粹统治下强制劳役,损失惨,但没怨恨,转而建和平欧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国被割去80%领土,结果剩余国土中,发现大宝藏,如今富得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