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6 10:58

卢慕贞:“今宵露寒,先生再见!转身却是泪水潸然”


卢慕贞:只羡新人喜,谁怜旧人悲很喜欢陈瑞的歌,尤其那首唱我故乡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我是百听不厌,那是喜悦;而昨天又听了她的《先生再见》,却不禁悲从中来,那歌曲背后的故事,让我潸然泪下。
这首歌写的是一个名叫卢慕贞的女人,她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原配,也是相伴31年恩爱夫妻,可是当收到孙中山要与她离婚的书信后,仅回了一个字,“可”。

“我爱你是真的,可是,我不能阻止你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这是卢慕贞此时的心境和对离婚的态度,“山长水远,先生再见,转身已是天涯两端。”
歌声婉转凄美,有着满满的无奈和辛酸,以及对昔日“锦瑟年华”的怀念,而今面对现实,我们只能“互相成全”,所谓“一别两宽,回头莫念。”是卢慕贞对自己的释然,也是对曾经的爱人最深情的安慰。

卢慕贞,1867年生于广东香山县的一个富裕家庭,香山也就是现在的中山市,与孙中山家的翠亨村相隔也就几里路,她的父亲早年去美国檀香山谋生,这地方后来改名叫夏威夷。
而孙中山的哥哥孙眉也在夏威夷,同卢慕贞的父亲在同一座城市,这个哥哥比孙中山整整大一轮,也就是大了12岁,他与卢慕贞父亲的关系很好。

这孙中山从小也是在夏威夷生活,可他却是个极为“不安分”的孩子,于是,孙眉便将他送去香港学医,以便有个生活的技艺,过个稳定的生活。
可是,孙中山却总是让大哥不省心,同陆皓东等一帮朋友一起,天天想着要闹革命,为了让孙中山能有牵挂,能安分守己地过日子,于是,孙眉就与好友商量,是否将他家的千金卢慕贞,嫁给孙中山为妻,一是结秦晋之好,二是能拴住孙中山的心,双方门当户对又知根知底,一拍即合。

这是一个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婚姻,卢慕贞是家中长女,是个在传统家庭中长大的旧式女人,不仅裹着一双小脚,还大字不识一个,作为在美国和香港长大,思想新派的孙中山,如何能看得上,但是,长兄如父,大哥之命是不可违背的,于是,1885年,19岁的孙中山与18岁的卢慕贞结婚。
孙中山尽管从心底看不起卢慕贞,可时间一长,看着这媳妇又勤劳能干,又通情达理,侍奉公婆,再苦再累都毫无怨言,加上自己常年在外,家中也着实需要这样一位夫人为他打理家务,于是,感情也逐渐回暖,他们一生共育有一男两女三个孩子。

后来,孙中山去了美国,在檀香山建立了兴中会,成为了一名职业革命家,回家的次数便越来越少,随着在国内发动起义、筹款、宣传、避难,他一直辗转在日本、美国、南洋、欧洲等地,家乡只是他遥不可及的思念之地了。
卢慕贞期间也随着孙中山去了檀香山,主要是为了带孩子和照顾孙中山的起居,她在檀香山住的时间可不短,一共住了12年的时间,但期间孙中山只回来过三次,聚散匆匆,他们在一起的日子,也成为卢慕贞最珍贵的回忆。

后来就是跟着孙中山颠沛流离,几乎就没过几天安稳的日子,她本是小脚,走路很是不方便,在最想安定的岁月中,等待卢慕贞的却依旧是飘零,所以,与其说她是嫁给了孙中山,还不如说她是嫁给的“革命”。
武昌起义爆发后,孙中山回国就任临时大总统,卢慕贞天真地认为,这下该有个安稳的日子过了,可是,这段时日也是孙中山最忙的时候,根本顾不到家,卢慕贞想见孙中山一面都难,于是,她也不在南京居住了,干脆直接就回香山老家去了。

时间不长,孙中山辞去了大总统一职,担任了全国铁路督办一职,日子开始安稳了起来,于是卢慕贞又回到了孙中山身边,跟着先生一起游历祖国的大江南北,这段时间肯定是卢慕贞此生最快乐的时光。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日本,1913年冬,宋庆龄接替姐姐宋霭龄担任孙中山的秘书后,二人情投意合,于是,孙中山便给暂居国内的卢慕贞去信,商议离婚之事。

对孙中山离婚一事,国民党内也是充满了争议,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比如民国元老胡汉民和朱执信等人就竭力反对孙中山离婚,而赞同之人也不敢大张旗鼓地站出来推波助澜,毕竟,这怎么说也是孙中山的家事。
而卢慕贞对此事却看得很清楚,现在的孙中山早已不是原来那个普通的医生了,他是革命的领袖,自己无论在哪个方面,都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孙中山需要一个在各方面都更加优秀的女性在身边,而卢慕贞是达不到孙中山要求的,因此,一别两宽,为爱放手是她现在唯一能做的事。

于是,卢慕贞没有一句怨言,她托人写了回信,内容只写了一个字,“可”,这就算是同意了孙中山的离婚请求,她觉得自己应该只属于平淡,回归自我才是她人生的归宿。
离婚后的卢慕贞一直住澳门,原因主要是那里有孙中山哥哥孙眉的一套房子,身边除二女儿孙婉外,她还收养了一个女儿,一是有人照顾,也是打发一下煎熬的日子。

孙中山对卢慕贞也还是很关心的,他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会去看望卢慕贞,只是这样的机会很少,不过,经常会派人送些钱财,帮助卢慕贞的生活。
卢慕贞是个心地很善良的人,她捐助建学校,对有困难的人也是出手相援,后来的她也皈依了基督教,希望能在宗教中,摆脱这人世间的烦恼和诸多的不顺心之事。

善良和大度是卢慕贞的生来具有的美德,她与宋庆龄的关系很好,当孙中山携宋庆龄一起来看望她时,卢慕贞对宋庆龄的印象很不错,二人以姐妹相称,和谐共处。
当孙中山筹建黄埔军校时,卢慕贞也是大力支持,她介绍了很多的亲戚去报考,其中就包括她养女的丈夫,这也算是对孙中山事业上的支持和帮助。

19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卢慕贞大为悲恸,虽然她不识字,但还是请人代写了悼念的文章,纪念这位与她曾经相守的伟人。
抗战之时,卢慕贞利用自己是孙中山遗孀的身份,她多次被请去抗日救亡大会的现场,大力宣传抗战,特别要提出的是,她还支持一直坚持在广东抗日的珠江纵队,为抗战的胜利,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时,蒋介石想方设法要将卢慕贞接去台湾,但卢慕贞以自己年事已高为由拒绝前往,她一直居住在澳门,直到1952年去世,享年85岁。
卢慕贞走了,她走得坦然,仿佛那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就如同庭院的轻风拂过一般;她走得安详,似乎那些令人伤感的事,就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人们的一声孙太夫人,让她的人生显现着亮丽的色彩。

卢慕贞,一个在时代的大潮中离伟人最近的人,又是一个被后世几乎遗忘的人,她陪伴孙中山31年,为孙中山生下了两女一男,儿子便是民国行政院长的孙科。
她独自一人送走了公婆,独自一人养大了子女,独自一人撑起了一个家,她一生所缺的,就是一个能关心和体贴她的丈夫,以及一个安稳的家。

卢慕贞的一生没有轰轰烈烈,她的身上有的,就是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她的心中没有自己,只有家人,她为了丈夫,可以舍去自己的一切,成全,是融化在她血液中的存在,她的身体里,常住的,是一颗可以海纳百川的心。
当然,她如果不是嫁给了孙中山,就是旧时代的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女性,但是,她偏偏是嫁给了伟大的孙中山,成为站在伟人背后的女人,尽管她的名字早已被时代幻化成为过往,能记住的人着实不多,但却依然不能遮住她曾经的光辉。

一曲歌,一曲《先生再见》,再现了那曾经的过往,展现了卢慕贞心中曾经的苦涩,细听这首充满忧郁的歌声,那无奈之情会在人们的品味中油然而生。
人生若只如初见,
遗憾就不会与回忆为伴。
你的名字是命运抽错的签,
故事越长越让人怀念。
良辰美景奈何天,
思念就不要再苦苦熬煎。
我的名字是命运牵错了线,
姻缘太短聚散如云烟。
今宵露寒先生再见,
转身却是泪水潸然。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卢慕贞:“今宵露寒,先生再见!转身却是泪水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