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6 10:58

英明君主——雍正,果真和自己的母妃关系暧昧?事实绝非如此简单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方丈
编辑| 幸运
初审| 天坛
前言说起清朝雍正皇帝,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不是他的勤政爱民,而是各种野史传说中他和康熙的妃子和妃瓜尔佳氏的暧昧关系。
这些传言传得有鼻子有眼,什么雍正对庶母格外优待啦,什么两人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啦。

真的是这样吗?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东北小渔村里的传奇女子和妃瓜尔佳氏的故事要从康熙二十二年说起。
那一年,在遥远的宁古塔,一个叫祜满的三品协领家里诞生了一个女婴,小名叫旱三春。
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有东北特色,朴实无华。

谁也想不到,这个在牡丹江边长大的普通女孩,将来会成为影响清朝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
宁古塔在当时可不是什么繁华之地,就是个边疆小城,冬天特别冷,夏天蚊虫多。
祜满虽然是协领,但三品官在京城算不上什么大人物,在这种边远地方更是普通得很。
小旱三春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慢慢长大,估计谁也没想过她有一天会进宫当妃子。
抱凤骑龙的神话选秀康熙四十年前后,已经17岁的旱三春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传说康熙皇帝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个美丽女子抱凤骑龙,醒来后念念不忘。

这个梦让康熙觉得是个吉兆,于是派钦差到各地寻找这个梦中女子。
钦差们千里迢迢跑到宁古塔,在牡丹江边的小渔村里发现了旱三春。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长得像康熙梦里的人,反正她就这样被选中了。
从一个边疆小城的普通女孩,一跃成为京城皇宫里的女人,这种际遇在那个年代简直就是神话。
更神奇的是,旱三春进宫就被封为和嫔,这在康熙朝是很少见的。
一般来说,新进宫的女子都要从最低的位份开始,慢慢往上爬。

但和嫔不一样,她一进宫就有了不错的地位,这说明康熙对她确实是真心喜欢。
宫中失子却依然受宠和嫔进宫第二年就生了一个女儿,这让她在后宫的地位更稳固了一些。
在那个年代,能给皇帝生孩子就是女人最大的资本。
可惜好景不长,这个小公主没多久就夭折了。
对于任何一个母亲来说,失去孩子都是天大的痛苦,和嫔肯定也不例外。

更要命的是,从此以后和嫔再也没有生过孩子。
在后宫这个地方,没有子嗣基本上就等于没有未来。
很多妃子因为生不出孩子,最后只能在冷宫里度过余生。
但和嫔不一样,康熙对她的宠爱并没有因为她无法生育而减少。
康熙五十七年,已经35岁的和嫔被晋封为和妃。

这个晋升在当时引起了不少议论,毕竟一个没有儿子的妃子能够晋升,确实不太常见。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康熙对她的感情是真的,不仅仅是因为她能生孩子。
三朝荣宠背后的真相康熙六十一年是和妃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康熙皇帝在圆明园看中了皇孙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当时弘历还是个小孩子,康熙觉得这个孙子很有出息,就把他接到宫里来亲自培养。
康熙把弘历交给谁来照顾呢?选来选去,选中了佟佳贵妃和和妃。

佟佳贵妃是康熙的表妹,地位很高,选她可以理解。
但选和妃就有点意思了,毕竟她自己都没有孩子,怎么照顾别人的孩子?
这个决定其实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康熙已经在考虑让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继承皇位了。
因为弘历是胤禛的儿子,康熙特意安排人照顾他,明显是在为将来做准备。
和妃对小弘历照顾得特别用心。
一个没有自己孩子的女人,把别人的孩子当亲生儿子一样疼爱,这种感情是很真挚的。

弘历在和妃身边生活了好几年,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为和妃后来的荣宠奠定了基础。
雍正登基后的特殊待遇康熙去世后,胤禛顺利继承皇位,成为雍正皇帝。
雍正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之一,就是给和妃升级。
他发布诏书,直接把和妃尊封为皇贵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规格了。

很多人看到这里就开始瞎想了,觉得雍正对庶母这么好,肯定有什么不正常的关系。
但实际上,雍正这么做完全是出于感恩的心理。
和妃精心照顾过他的儿子弘历,这份恩情雍正一直记在心里。
雍正二年,按照惯例,和妃又被尊为皇考贵妃。
这个称号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就是说她是先皇的妃子,现在皇帝要尊敬她。
这种礼遇在清朝是很正常的,没什么特别的。

雍正在位十三年,对和妃一直都很尊敬,但这种尊敬是儿子对长辈的尊敬,是对恩人的感谢,绝对不是什么暧昧关系。
雍正是个很传统的人,非常注重礼法,不可能做出有违伦理的事情。
乾隆时代的最高礼遇雍正十三年,雍正去世,弘历继承皇位,成为乾隆皇帝。
乾隆对和妃的感情那是真的深,毕竟人家从小把他当亲儿子疼。
乾隆继位后,立即把和妃尊为皇祖温惠贵太妃,这个地位已经相当高了。

乾隆对和妃的孝顺是出了名的。
他经常去看望和妃,每次都带着好吃的好玩的。
和妃住在宁寿宫,那可是皇宫里最舒适的地方之一。
乾隆还专门为和妃家族在东北修建了皇亲府,这种待遇在清朝历史上都是很少见的。
和妃能享受这种待遇,完全是因为她在弘历小时候的悉心照顾。

乾隆是个很念旧情的人,他觉得和妃对自己有养育之恩,所以要用最高的规格来报答她。
86岁的善终与厚葬乾隆三十三年,和妃在宁寿宫病逝,享年86岁。
在那个年代,活到86岁已经是很了不起的高寿了。
和妃的一生可以说是很幸福的,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得到了三代皇帝的礼遇,最后也是寿终正寝。
和妃去世后,乾隆给她的谥号是惇怡皇贵妃。
这个谥号的意思是说她品德高尚,性格温和。

乾隆还为她修建了高规格的陵寝,就在景陵皇贵妃妃园寝,和寿祺皇贵太妃合葬,史称双妃陵。
这种葬礼规格在清朝是很少见的。
一般来说,只有生过皇子的妃子才能享受这种待遇。
和妃没有自己的孩子,却能得到如此厚葬,完全是因为她对乾隆的养育之恩。
从和妃的葬礼可以看出,清朝皇室对恩情是很看重的。

虽然和妃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但她照顾过皇孙,这份恩情就值得用最高的规格来回报。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雍正和乾隆对和妃的优待,完全是基于正当的理由,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关系。
结语看完和妃瓜尔佳氏的一生,我们就明白了,雍正对她的礼遇根本不是什么暧昧关系,而是纯粹的感恩报德。

一个女人用自己的真心照顾了别人的孩子,得到了三代皇帝的尊敬和优待,这是她应得的回报。
历史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传言,不过是后人的想象罢了。
信息来源:
《清史稿》后妃传
《清实录》康熙朝、雍正朝、乾隆朝相关记载
《宫中档案》关于和妃瓜尔佳氏的相关档案
《景陵志》关于双妃陵的记载
《清代宫廷史料》中关于后妃抚养皇孙的制度记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英明君主——雍正,果真和自己的母妃关系暧昧?事实绝非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