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6 15:28

六世达赖:白天是西藏权力最大的王,夜晚化身风流公子四处留情

仓央嘉措生于1683年,那年藏历是水猪年,他家在西藏南部门隅的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父母是扎西丹增和次旺拉姆,一户信奉宁玛派的农奴家庭。
宁玛派在藏传佛教里规矩相对松散,僧人能结婚生子,这点跟格鲁派大不一样,或许从小就给他埋下了对情感自由的种子。
他原名叫计美多吉协加衮钦,是门巴族人,这在历代达赖里挺特别,因为大多是藏族或蒙古族出身。

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圆寂后,摄政桑结嘉措为了稳住西藏局面,瞒了十五年,对外说达赖在闭关修炼,其实暗中找转世灵童。
仓央嘉措被选中时才五岁,但一直藏在偏僻地方长到十四岁,才在1697年公开迎入拉萨布达拉宫坐床。途中在浪卡子县拜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为师,受沙弥戒,法名洛桑仁钦仓央嘉措。
十月二十五日,正式坐床成为六世达赖,那年康熙三十六年,清廷也认可了。

坐上这个位置,仓央嘉措的日子就分成两半。
白天,他是西藏的最高宗教权威,掌管格鲁派事务,处理寺庙和政治事宜。
布达拉宫里,他得学经文,主持仪式,接见贵族和僧侣。格鲁派戒律严苛,僧人不能沾酒色,但仓央嘉措从小在乡村长大,接触过民间生活,内心总有股叛逆劲。

十五岁出家前,他已经和几个女孩有过感情纠葛,出家后也没完全收敛。
夜晚,他就换上俗人衣服,化名达桑旺波,溜出宫去拉萨街头转悠,进酒肆喝酒,唱歌,和艺人混,和女人交往。
这双重身份,让他成了藏史上最争议的达赖。

桑结嘉措把他当政治工具,用来稳固权力,可仓央嘉措不甘心只做傀儡。
他常去花园或街头过夜,射箭娱乐,甚至退隐到布达拉宫北侧悬崖的花园静修,但还是没断掉那些夜间活动。
拉藏汗后来上奏康熙,说他沉迷酒色,不守清规,不是真达赖。

仓央嘉措的诗歌就是这种生活的最好写照。他写了大量情诗,用藏族民歌“杂鲁”格式,每句六个音节,大多四句一首,偶有六句。那些诗细腻真挚,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命运的无奈。
这些诗在民间流传,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是最经典的,有66首版本,也有74首或更多,但核心是反映他内心的冲突。
白天他是雪域之王,夜晚却像世间情郎,这种对比让他的人生充满张力,也让他在藏族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不过,别以为所有网传的“仓央嘉措情诗”都是他的,好多是后人假托,像那首《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其实是现代诗人扎西拉姆·多多的作品。
五世达赖圆寂后,桑结嘉措和蒙古和硕特部的拉藏汗矛盾越来越深。
1701年,拉藏汗继承汗位,两人为权力争斗。1705年,拉藏汗带兵杀入西藏,败藏军,处死桑结嘉措,然后上奏康熙废黜仓央嘉措。康熙准了,下令押解仓央嘉措进京。

1706年六月,拉藏汗绑了他,派蒙古兵押送。途经哲蚌寺,喇嘛们抢人,拉藏汗部队炮轰寺庙,仓央嘉措为避免伤亡,自愿出降。
队伍到青海湖附近公噶瑙尔,他据说染病圆寂,年仅二十三岁,按乱臣处置,尸体弃野外。
这是清廷官方说法,《清圣祖实录》和《清史稿》都有记。

但民间和部分史料有不同版本,说他逃脱了,游历印度、尼泊尔、康区等地,弘法传教,甚至活到1746年,在阿拉善圆寂,享年六十四岁。
这些说法出自《仓央嘉措秘传》等书,阿拉善南寺和华锐石门寺有相关传说和祈祷文,但历史学家多持谨慎态度,认为青海湖圆寂更可靠。
无论哪种,他的人生都以悲剧收场,成了政治牺牲品。

拉藏汗废黜仓央嘉措后,另立阿旺伊西嘉措为六世达赖,但藏族和蒙古人不认。
青海蒙古另找格桑嘉措作为转世,康熙五十五年清廷承认他,但封为第六世,等于否定了仓央嘉措。
直到1721年,清廷正式追复仓央嘉措的六世身份,承认他是正统达赖。

仓央嘉措的一生,夹在宗教戒律和人性欲望之间,透着人情味的无奈。
他不是完美圣人,而是有血有肉的年轻人,对自由的渴望让他打破常规,却也招来祸端。
桑结嘉措瞒丧十五年,把他推上位,本是为稳局,却让他成了棋子。
参考资料
康熙年间仓央嘉措被押送进京,途中却死在青海湖边,死因是什么? 搜狐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世达赖:白天是西藏权力最大的王,夜晚化身风流公子四处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