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临死前留3条祖训,子孙中人才济济,但从不涉及这3个职业
清光绪十一年冬,杭州城的寒风卷着雪粒子,狠狠砸在胡府朱红色的大门上。曾经车水马龙、宾客盈门的江南第一豪宅,如今却冷清得只剩风雪呼啸。内院卧房里,胡雪岩躺在铺着锦缎被褥的床上,枯瘦的手紧紧攥着贴身管家的手腕,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对尘世的眷恋与对子孙的牵挂。此时的胡雪岩,早已没了当年 “红顶商人” 的风光。曾几何时,他创办的阜康钱庄遍布全国,垄断江浙漕运,掌控江南丝业,甚至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受封布政使衔,赏穿黄马褂,成为清末商界独一无二的传奇。可谁能想到,短短几年间,一场席卷全国的金融风潮,加上洋商的挤压与官场的倾轧,让他从云端跌落泥潭,钱庄倒闭,产业变卖,偌大的商业帝国轰然倒塌。
“老… 老管家,” 胡雪岩艰难地开口,声音微弱得像风中残烛,“把… 把我的子孙都叫过来,我有话要跟他们说。”管家连忙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转身快步走出卧房。没过多久,胡雪岩的几个儿子、儿媳,还有年幼的孙辈们便都齐聚在卧房里。孩子们不懂眼前的气氛有多沉重,只是怯生生地看着躺在床上的祖父,而大人们则个个面色凝重,眼眶通红。
胡雪岩缓缓扫视着眼前的子孙,看着他们或惶恐、或悲伤、或迷茫的神情,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这一去,留下的不仅是破败的家业,更是一群需要在乱世中挣扎求生的子孙。他必须在闭眼之前,给他们留下一条能安身立命的活路。
“你们… 都听着,” 胡雪岩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说道,“我这一生,起起落落,风光过,也落魄过。我吃过很多苦,也… 也犯过很多错。现在我要走了,给你们留下三条祖训,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世代遵守,绝不能违背!”
子孙们纷纷点头,屏住呼吸,生怕错过一个字。卧房里静得可怕,只有胡雪岩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在空气中回荡。“第一条祖训,子孙后代,永不得经商。”
话音刚落,大儿子胡楚三立刻皱起了眉头,不解地问道:“父亲,您一生经商,创下了那么大的家业,为何不让我们经商啊?经商才能赚钱,才能让家族重振雄风啊!”
胡雪岩轻轻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与悔恨:“楚三,你以为经商是那么容易的事吗?我当年经商,看似风光,可背后的辛酸苦楚,你们根本无法想象。商场如战场,尔虞我诈,明枪暗箭,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我这一生,为了经商,周旋于官商之间,陪尽了笑脸,受够了委屈,最后还是落得如此下场。更重要的是,经商容易让人变得贪婪、自私,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这样的日子,我不希望你们再过一遍。钱财乃身外物,够用就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比什么都重要。”
胡楚三听了父亲的话,沉默了。他想起父亲这些年的遭遇,想起那些为了利益背叛父亲的商人,想起父亲深夜里独自叹息的模样,心中渐渐明白了父亲的苦心。胡雪岩歇了歇,继续说道:“第二条祖训,子孙后代,永不得从政。”这话一出,二儿子胡缄三更是惊讶不已:“父亲,您当年不是还受封了官职,得到了朝廷的赏赐吗?从政能光宗耀祖,能让家族地位更稳固,为什么不让我们从政啊?”
胡雪岩苦笑一声,眼神中满是对官场的失望:“缄三,你太年轻,不懂官场的黑暗。我当年从政,是为了借助朝廷的力量发展事业,可后来我才发现,官场比商场更可怕。官员之间互相倾轧,结党营私,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我帮左宗棠做事,却得罪了李鸿章一派,最后他们联手打压我,让我万劫不复。在官场,你要么同流合污,要么被人排挤,根本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我不想你们为了权力失去本心,更不想你们重蹈我的覆辙,在官场的漩涡中身败名裂。”
胡缄三低下头,若有所思。他想起父亲当年被官员们算计,想起家中产业被官府查封时的场景,心中一阵后怕。“第三条祖训,” 胡雪岩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但眼神却变得异常坚定,“子孙后代,永不得与洋人做生意。”
三儿子胡品三疑惑地问道:“父亲,现在洋人的商品在市面上很受欢迎,与洋人做生意能赚很多钱,您为什么不让我们做啊?”
胡雪岩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品三,你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没看到背后的风险。洋人心狠手辣,他们来到中国,就是为了掠夺我们的财富,抢占我们的市场。我当年做丝业生意,就是因为与洋商对抗,才被他们联手打压,最终导致丝栈倒闭,这是我一生最大的教训。洋商不仅狡猾,而且背后有他们国家的势力撑腰,我们中国人与他们做生意,根本没有公平可言。我不想你们再被洋商欺骗、打压,不想你们成为他们掠夺中国财富的工具。”
说完这三条祖训,胡雪岩已经耗尽了所有力气,他缓缓闭上眼睛,嘴角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仿佛看到了子孙后代遵循祖训,安稳度日的场景。没过多久,卧房里便响起了子孙们悲痛的哭声,一代传奇商人胡雪岩,就这样走完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胡雪岩去世后,他的子孙们牢记他的三条祖训,再也没有人涉足经商、从政,更没有人与洋人做生意。他们分散在杭州、上海、苏州等地,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胡楚三是胡雪岩的长子,父亲去世后,他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家族的责任。他放弃了父亲留下的最后一点商业资源,带着家人搬到了杭州郊区的一个小镇上,后来在镇上开办了一所私塾,教书育人。在私塾里,胡楚三不仅教孩子们读书写字,还经常给他们讲父亲的故事,教导他们要诚实守信、勤劳善良,不要追求名利,要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他的学生中有很多家境贫寒的孩子,他不仅不收学费,还经常接济他们。
胡楚三的儿子胡萼卿,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牢记祖训,不涉商、不参政、不与洋人打交道,一心扑在学术研究上。他博览群书,尤其擅长历史和文学,年轻时便考上了举人,后来又进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学习。毕业后,他没有选择进入官场,而是留在京师大学堂当了一名老师,专门教授中国历史。
胡萼卿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他还撰写了很多关于中国历史的著作,其中《中国古代经济史》一书,详细分析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对父亲胡雪岩的商业经历也有客观的评价,成为当时研究中国经济史的重要文献。胡萼卿不仅自己学术有成,还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其中不少人后来都成为了中国史学界的知名学者。
胡雪岩的二儿子胡缄三,在父亲去世后,没有选择读书,而是对医术产生了兴趣。他认为,医术可以救人济世,是一件积德行善的好事,而且不会涉及父亲禁止的三个职业。于是,他拜了一位当地有名的老中医为师,开始学习医术。
胡缄三学习非常刻苦,每天不仅要背诵大量的医书,还要跟着师父上山采药、坐堂问诊。他对病人非常有耐心,无论病人家境贫富,他都一视同仁,认真诊治。有一次,镇上爆发了瘟疫,很多人都病倒了,老中医也不幸被传染。胡缄三临危不乱,根据自己所学的医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配制出了一种有效的药方,帮助很多病人恢复了健康,遏制了瘟疫的蔓延。
胡缄三的医术越来越高明,名声也越来越大,很多人都慕名前来求医。他始终牢记祖训,不利用医术谋取暴利,对家境贫寒的病人,经常免费诊治,还会赠送药材。他还把自己的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儿子胡乃安,希望儿子能继续传承这份救人济世的事业。
胡乃安继承了父亲的医术,并且不断钻研创新,在中医外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发明了一种治疗疮疡的药膏,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他还在杭州开办了一所中医学校,培养了很多中医人才,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胡雪岩的三儿子胡品三,性格沉稳,做事认真负责。父亲去世后,他没有选择读书或从医,而是对农业产生了兴趣。他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只要辛勤劳作,就能衣食无忧,而且不会涉及父亲禁止的三个职业。于是,他带着家人搬到了苏州乡下,买了几亩田地,开始从事农业生产。
胡品三虽然没有务农经验,但他肯吃苦,肯学习。他经常向当地的老农请教种植技术,还自己查阅农书,研究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他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种植水稻、小麦、棉花等农作物,还尝试着进行多种经营,养殖鸡鸭、种植蔬菜。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胡品三的收成并不好,甚至还亏了钱。但他没有放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种植技术。他还引进了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经过几年的努力,胡品三的农田不仅收成越来越好,还成为了当地的示范农田,很多农民都向他学习种植技术。
除了这几个主要的分支,胡雪岩的其他子孙也都牢记祖训,在不同的领域默默耕耘,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有的成为了教师,有的成为了工匠,有的成为了艺术家,还有的成为了科学家。他们虽然没有像胡雪岩那样成为商界传奇,也没有在官场中崭露头角,但他们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过上了安稳幸福的生活。
时间飞逝,转眼几十年过去了,胡雪岩的子孙后代已经传到了第四代、第五代。虽然时代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断发展,但胡雪岩留下的三条祖训,却一直被子孙们牢牢记住,世代传承。
在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很多商人因为战乱和政治变革而家破人亡,很多官员也因为政局动荡而身败名裂,还有一些人与洋人做生意,被洋商欺骗,最终血本无归。而胡雪岩的子孙们,因为遵循祖训,没有涉足这三个职业,从而避开了这些风险,安稳地度过了那个动荡的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胡雪岩的子孙们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他们中的很多人考上了大学,成为了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有的成为了工程师,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有的成为了医生,在医疗战线救死扶伤;有的成为了科学家,在科研领域攻克难关;有的成为了教师,为国家培养人才。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领域,但都秉持着胡雪岩留下的祖训,诚实守信,勤劳善良,不追求名利,默默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如今,胡雪岩的子孙后代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人数多达数百人。他们虽然从事着不同的职业,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但都始终牢记胡雪岩留下的三条祖训,从未有人涉足经商、从政和与洋人做生意这三个职业。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勤奋工作,努力拼搏,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
有人曾经问过胡雪岩的子孙们:“你们后悔遵循祖训,没有像胡雪岩那样经商从政,创造辉煌吗?” 他们总是笑着回答:“不后悔。祖父的祖训,是他用一生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的,是对我们子孙后代最大的关爱和保护。正是因为遵循了祖训,我们才能避开那些风险和陷阱,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才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发挥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虽然我们没有创造出祖父那样的商业传奇,但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这就足够了。”
小编想告诉大家的是胡雪岩虽然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了,但他留下的三条祖训,却像一盏明灯,指引着子孙后代在人生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这三条祖训,不仅是胡氏家族的宝贵财富,也给后人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和权力,而在于是否能坚守本心,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正如胡雪岩所期望的那样,他的子孙后代虽然没有涉足他曾经叱咤风云的领域,却在其他领域里人才济济,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光芒,让胡氏家族得以薪火相传,长久不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