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个子不高、跛足、驼背,林徽因为什么还选择与他共度一生?
众所周知,林徽因算是民国时代的女神,女神的爱情自然是大众瞩目的事情。据信,林徽因在伦敦和徐志摩有过一段,她也有过选择金岳霖的机会。
徐志摩不必说了,帅哥一枚,才情满腹。
金岳霖虽然不是彦祖、于晏级别的帅哥,但身高一米八的他,相貌端正,出身显贵去,也是高富帅模版。
但最终,林徽因嫁给了梁思成。
比起前两个人,梁思成却是一个身有残疾,个头不高,其貌不扬的“普通人”。
他只有一米七,还因意外留下跛足的毛病,可林徽因为什么会选他?
梁思成和林徽因
共同兴趣是感情的基础林徽因和梁思成出身相似、两个人都是名门出身,父辈梁启超和林长民皆为民国政府要员,这让两个人能够门当户对,有相似经历,这当然是基础。
不过这不是梁思成的独特之处,林徽因遇到的很多人都是这样。
林徽因唯独能和梁思成相处甚欢,在于两个人志趣相投,非常有共同语言。
梁思成是建筑学大师,尤其是在中国古建筑研究方面,造诣很深,林徽因对此也是非常感兴趣。
梁思成和林徽因
当时,两个人都在海外留学,上的同一所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可惜的是,由于当时的风潮还没有现在这么开放,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系不受女生,林徽因只好在近似的美术系学习。
梁思成之所以投身建筑学,就是受了林徽因的影响。
梁思成后来回忆说:“我第一次去拜访林徽因时,她刚从英国回来,在交谈中,她谈到以后要学建筑。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林徽因告诉我,那是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我喜爱绘画,所以我也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
当然,也可能是那个时候梁思成就喜欢林徽因,为了接近她,就培养了近似的兴趣爱好,这种爱情故事屡见不鲜。
梁思成和林徽因
不论原因为何,梁思成和林徽因都有了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对建筑学的兴趣是两个人感情的重要基础。
他们在建筑的世界里找到了属于彼此的美好回忆,他们一起探讨建筑理论,一起研究古建筑,一起憧憬着未来为中国建筑事业做出贡献的日子。
这些就是他们感情的坚实基石,也是林徽因选择梁思成的第一大重要原因。
而林徽因遇到的别的男性,也许风流倜傥,也许成熟稳重,但都没有梁思成知心,可见,追女孩的最好方式真的就是能和她玩到一起去。
有责任心的男人值得托付在林徽因结婚以前,曾经问过父亲林长民,她放弃徐志摩,选择梁思成是不是个错误,毕竟从外表上看,徐志摩更加光鲜亮丽,也更有才情。
但是,林长民语重心长的和女儿表示,她的选择没有错,梁思成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他很有责任心,自己看人不会错的。
林徽因一向敬重自己的父亲,听父亲这么说,她坚定了信心,与梁思成完婚。
林长民的眼光没有错,梁思成后来的表现证明,他是一个值得的人。
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宾夕法尼亚大学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很多文化名人南下避难,梁思成夫妇也在其中,他们先来到昆明,昆明不安全以后,又辗转到了四川李庄。
这段时间里,林徽因水土不服,常年患病,是梁思成不辞劳苦,担当起了丈夫的责任,主内又主外,拖起了这个家庭。
他一边努力工作,一边精心照顾林徽因,为此,他学会了做饭、洗衣、煎药,甚至还学会了给林徽因静脉注射。
家里条件实在是困难,为了给林徽因买些营养品,梁思成把自己喜爱的大衣、派克笔等物件都当掉了,只为让林徽因恢复的好一点。
得益于梁思成的努力,林徽因才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医生断言林徽因活不过五年,但梁思成用自己的悉心照料打破了这个预言。
梁思成和林徽因考察古建筑
梁思成的奉献,就像一把保护伞,为林徽因遮风挡雨,这种有责任心的男人值得托付。
比起梁思成,徐志摩在这个方面确实欠缺了,对自己的发妻张幼仪缺乏责任心,说抛弃就抛弃,这种人虽然很有情趣,会让人开心,但如果是找一个终身伴侣,他并不合适。
林徽因选择梁思成,她没有后悔,爱情,不仅仅是花前月下的浪漫,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
梁思成更有责任心,值得托付,这是林徽因选择他的另一大原因,当然,这里面家长林长民起了作用,是他看出了梁思成的个性,给女儿指了路。
除了林长民这个家长,另一方的家长也起来重要作用,就是梁启超。
梁启超的“阴谋”不为人知的是,林徽因能和梁思成走到一起,梁启超的“蓄谋已久”在其中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
在梁思成十七岁的时候,梁启超就安排他和十四岁的林徽因见了一面,可能在这个时候,梁启超心中就有了未来儿媳的人选。
林徽因在和父亲游离欧洲归来以后,也是在梁启超的建议下,才接林徽因到北平的培华女子中学读书。
梁启超打照顾好友的女儿的旗号,不失时机地,让儿子三不五时出现在林徽因面前,两个人畅谈理想,梁思成受林徽因影响选择建筑学的事情就发生在此时。
能谈的那么深入,这说明两个人交流的不错,这些机会就是梁启超给儿子创造的。
林徽因和儿子女儿
徐志摩学成归国以后,想和林徽因再续前缘,写了几封热情洋溢的求爱信,这件事让梁启超知道了。
梁启超明白,儿子不善言辞,自己却是久经骂战的沙场宿将,于是他站出来替儿子挡架。
他给徐志摩写了几封信,劝徐志摩收手,他说林徽因和梁思成已经互定终身了,让他别掺合,少当第三者。
两个人在信里一番唇枪舌战,语言精彩,也只有梁启超能挡住徐志摩这种大才了。
其实,林徽因那个时候在犹豫,要不是梁启超挡住了徐志摩,让徐志摩不能专心劝服林徽因,说不定这件事真的就有变化了。
梁思成之所以能把“女神”弄到手,父亲梁启超创造机会在前,保驾护航在后,作用巨大,单靠他自己,可能还真拿不下。
林徽因和儿子女儿
不过,两个人结合后,留住林徽因,就是梁思成的功劳了,他用共同的志趣和自己的责任感最终让林徽因对他死心塌地。
后来,他们一起考察古建筑,他们一起著书立说,共同为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等著作,都离不开林徽因的协助和支持。
尽管梁思成在外部条件方面不如很多人,但他用自己的方式感动了林徽因,夫唱妇随,两个人情比金坚,至今值得传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