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金兀朮:你知道他很坏,但你可能想不到他有多“强”!
提起金兀朮,大伙儿脑子里先蹦出来的准是岳飞庙里那跪着的塑像,恨得牙痒痒。历史上,这家伙确实干了不少让人咬牙切齿的事儿,从靖康之变开始,他就带着金军南下,抢掠一空,把北宋的皇室成员像货物一样押解北上。那时候的汴京,城破后满地狼藉,百姓流离失所,全拜他和金军所赐。可话说回来,你要是只盯着他的坏劲儿,就忽略了他在军事和政治上那股子狠劲儿和脑子。
金兀朮不是光靠蛮力横冲直撞的莽夫,他是金国从部落联盟变身东亚霸主的关键推手。完颜宗弼,本名斡啜,女真语里叫兀术,汉名王宗弼,生在1090年代的会宁府附近,那地方现在是黑龙江一带,冬天冷得能冻掉人的手指头。他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儿子,从小在女真部落的狩猎和打仗氛围里长大。1115年阿骨打建金国时,他已经成年,跟着家族的铁骑四处征战。灭辽国那几年,他作为先锋,率部砍下不少契丹贵族的脑袋,立下汗马功劳。
1125年金国转头打宋,他参与东路军进攻,次年就攻克燕京。1127年靖康二年,金军直捣黄龙,宗弼指挥部队冲进汴京,俘虏宋徽宗、钦宗父子,还有韦太后和一堆妃嫔、官员,总共三千多人北上。这场劫难直接灭了北宋,宗弼从中捞到“四太子”的封号,在金军里呼风唤雨。
别以为金兀朮就只会打硬仗,他那股子“强”劲儿,还藏在对战场的把控上。金军的核心是铁浮屠和拐子马,前者是重装骑兵,披铁甲冲阵如坦克,后者是轻骑侧翼包抄,机动性强得像狼群。宗弼把这两样玩得炉火纯青,早年灭辽时,他就用拐子马绕后突袭,搅乱敌阵。打宋时,这套战术更显威力。靖康之变后,金军撤退,宋室残部南逃,他带两千轻骑追了八百里,到黄龙府雪地里堵住曹勋的部队。那帮金兵昼夜不歇,马换人不换人,箭壶冻了咬开喝血水续命,硬是把宋军围得死死的,生擒一大批人。这不光是体力活儿,更是算准了宋军后勤跟不上的弱点。搁现在说,这叫极限追击,效率高到让人脊背发凉。
1130年九月,陕西富平一带,宋将张浚拉起十八万西军,想反扑。宗弼没硬碰,先示弱后撤,诱宋军追击阵脚散了,然后重甲骑兵从侧翼杀出,一下子崩了宋阵,七万宋兵折在那儿,陕西门户大开。这仗打得精明,弹性防御加侧击,比后来的蒙古闪击战早了百年,日本军事史家小林隆夫都点评过,说这是战术上的高明之处。金军从部落散兵变成纪律严明的机器,宗弼功不可没。他不光指挥,还管后勤,沿途焚村断粮,逼宋军就范。
转眼到1140年,宗弼的生涯遇到硬茬子,南宋的岳飞。绍兴十年,金国撕毁和约,宗弼带一万五千精骑南下,目标直指中原。五月郾城大战,岳飞的背嵬军用长斧专砍马腿,金军的拐子马队冲锋时腿子被撂倒一片,损失惨重。宗弼吃亏后,没灰心,当夜召铁匠改装锁子甲,在马腿关键处加契丹弯刀碎片,下回宋军斧子劈下去,碎片飞溅反伤自己人。这应变速度快,战场上多条路走。金史里都承认,岳飞的勇猛也没完全破了他的招。
接着朱仙镇,宗弼本想拿汴梁,岳飞大军围上来,他果断转头扑淮西。那地方粮仓足,能顶三年仗,而岳家军后勤线拉长到极限。结果,杨再兴的阻击队被三百死士顶开,金军抢了粮道,保住主力。这撤退不是怂,是算计精准,避实击虚。宗弼的部队机动性强,情报网密,他总能抓到对手的痛脚。搁老百姓眼里,这叫狡猾,可在军事史上,这就是战略家的本事。金军南侵时,他不光打,还管掠夺,掳走大批人口和财物,充实金国国库。1141年绍兴和议前,他抓了宋徽宗宠妃韦氏,用画像和和约一起送临安,逼赵构在母亲和兵权间选边。这心理战玩得溜,不费一兵,就让南宋自断臂膀,割地赔款,淮河以北全丢了。
金兀朮的“强”不只在刀枪上,政治手腕也狠。和议后,他从主战转主和,因为金国内部有分歧,海陵王完颜亮上台后想继续南下,他却劝阻。1142年,他再南下攻淮东,拿下几郡,但没深入。1144年边境小摩擦,他督战时中箭,肩头带伤不下马,硬扛着。金国从部落到王朝,宗弼推了不少改革。剃发易服令一出,汉人被迫改女真装,违者鞭打,街头血迹斑斑。
这政策摧毁汉文化痕迹,加速同化。皇统新律则砍贵族特权,集权皇帝,稳住内部。金史说他治军严,《十斩令》里,临阵脱逃、扰民者一律砍头,部队铁板一块。比起粘罕,他更年轻,野心大,灭辽灭宋的功劳堆起来,封到郡王。可这家伙的坏,也没少干。靖康时,汴京被洗劫,宫殿砸烂,百姓遭殃,他带头。南侵路上,村子烧光,妇女掳北,留下一地废墟。宋人恨他入骨,话本里把他写成妖魔,岳庙跪像就是证据。
北宋末年,辽宋签海上之盟,金国崛起后,先灭辽,再打宋。宗弼从1115年建国就上阵,1122年宁江州之战,他率部破辽军,立头功。1127年靖康后,南宋建,高宗赵构在海上称帝,金军继续压境。宗弼追击康王队伍,到青城差点抓到赵构,那叫一个惊险。1134年,他平定天水叛乱,收复西北地。军事上,他发明拐子马战术,骑兵分成五队轮番冲击,宋军阵型扛不住。铁浮屠重骑,前排盾牌,后排长矛,冲阵如墙。
郾城败仗后,他反思,改用更多步兵配骑,减少马队暴露。朱仙镇转进淮西,抢粮后金军稳住三年,宋军北伐梦碎。这不光是运气,是对地形和补给的把控。绍兴和议签成,宋赔金二十五万两银,牛马二十万头,淮南商州秦州半数地全让。宗弼的使者带韦氏画像去,秦桧一看就怂,和约敲定。现代研究说,这和议让南宋喘口气,但也埋下隐患,金国内部开始腐朽。
金兀朮晚年,身体垮了,长年征战,饮马奶酒牙都黑了。1148年十一月十九日,在燕京病逝,享年五十多岁。金廷追封他为王,葬礼上士兵哭成一片,但他的死也让金军南侵势头弱下来。海陵王完颜亮上台后,野心更大,1161年南征,结果败在采石矶,金国元气伤。宗弼的后人,据说隐居甘肃平凉八百年,拒绝提岳飞,估计是避讳。
历史上,这家伙被妖魔化八百年,剑桥汉学家伊沛霞比他跟匈奴阿提拉,说他用暴力加速文明碰撞。搁现在看,他是典型的征服者,坏事干绝,但军事天赋一流。金国从1115到1234,近百年霸业,他是中坚。想想靖康的惨状,富平的七万尸,郾城的马腿血,朱仙的粮仓火,和议的割地耻,谁不恨?可他的战术书,搁军校里还能上课。历史就是这样,恶人和强者往往绑一块儿,撕不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