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战斗和两尊陶俑证明:汉末三国时期确有让大将双手持枪的马镫
汉末三国时期有没有马镫,有没有大将单挑,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也许只能答对一半:大将单挑是有的,但马镫是没有的。看《后汉书》和《三国志》,我们至少能找到四次大将单挑或骑马冲阵的记载,所以大将单挑是有的,但马镫作为战马的辅助装备,是不会写进史书的,所以大家会认为没有,这就是上面两个问题一对一错的原因:有大将单挑是对的,没有马镫是错误的。
有些人坚持认为马镫不是中国发明,而相信那是“舶来品”,那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他们总是相信外国的月亮更圆,让连四大发明都不肯承认的人,去相信马镫由中国发明,那比驱赶母猪上树还难。
没有马镫的古代大将能不能在马上单挑,这个问题我们看《后汉书》和《三国志》记载的四次战斗就知道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吕布并不是三国人物,他应该算东汉末年人物,因为他驰骋疆场的时候,三国连雏形都还没有。
说到驰骋疆场,我们就不能不想到赤菟马,也就是传说中的赤兔马,这两个名字读音差不多,意思却大相径庭:赤菟是红色於菟,也就是红老虎,而吕布和关羽骑着红色的兔子,那就有些搞笑了。
吕布骑马作战,在《后汉书·卷七十五·刘焉袁术吕布列传》中是有明确记载的:“布常御良马,号曰赤菟,能驰城飞堑,与其健将成廉、魏越等数十骑驰突燕(降曹后受封平北将军、安国亭侯)阵,一日或至三四,皆斩首而出。”
如果没有马镫,赤菟马如何“驰城飞堑”是一个问题,我们再看第二场战斗,也就是吕布与郭汜在长安城下那场单挑,也会发现吕布的双手是解放了的——记载这次战斗的是建安七子中的王粲(曾任曹操的丞相掾、军谋祭酒):“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
吕布用长矛刺中的郭汜身体,孙坚则刺中了东来太史慈的战马,此事在《三国志·卷四十九·吴书四·刘繇太史慈士燮传》中有详细记载——扬州刺史刘繇派太史慈带着一个骑卒搞侦查,结果碰到了带着黄盖韩当等十三个部将的孙策:“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
孙策很懂得射人先射马,那一枪有没有将太史慈的战马撂倒,两人抢夺手戟和头盔,是在马上还是步下,大家可以具体分析,但关羽斩颜良,确实是一直在马上的——如果他没有战马,不但不可能突袭斩首成功,而且也跑不出来,这件事在《三国志·卷三十六·关张马黄赵传》中记载得很精彩:“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关羽来去如风,不但能刺杀颜良,还能提着他的首级冲阵而归,要没有精湛的骑术和相应的辅助工具,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
咱们说的这四次战斗,战马都参与了,吕布用长矛跟郭汜单挑,也不可能一手持长矛一手拉缰绳,如果有了马镫,那就可以解放双手,打起仗来方便多了。
很多人拿出土文物说事儿,认为没有出土文物,就不能证明某些物件的真实存在,但汉末三国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就是有马镫,也早就化为泥土了——马镫不需要太过坚固,更需不要锋利,在金属缺乏的年代,用木质和皮革制造马镫应该是当年的最普遍选择,而木头和皮革是保存不了数千年的。
通过吕布打张燕郭汜、关羽斩颜良、孙策单挑太史慈这四次战斗,某专家说“骑兵就是骑马的步兵,到了战场就下马作战”的说法不攻自破,那么汉末三国时期有没有马镫,我们还得拿实物为证,在这方面东吴大将军加左右都护、假节领徐州牧丁奉应该是有发言权的。
丁奉在“江表十二虎臣”中排名最后,他的墓葬中就埋有带马镫的骑兵陶俑,这就是实物——有人说那是辅助上马的单边马镫,但又有谁能不允许大将在马上通过这只马镫借力?
笔者之所以把丁奉墓陶俑和古罗马浮雕做在一起,就是为了证明中国的武器装备,领先其他文明古国不知多少年——罗马将军只穿着大裤衩子作战的时候,中国骑兵早就有了具装铠甲,春秋战国和秦朝的装备有多精良,《战国策》和《史记》中早有记载,但有一点大家可能不知道:明光铠并不是隋朝才有的,而是在三国时期就有。
夷陵之战后,孙权向曹丕报功:“权以使聘魏,具上破备获印绶及首级、所得土地,并表将吏功勤宜加爵赏之意。文帝报使,致貉子裘、明光铠……”
三国时期连沉重坚韧的明光铠都能造出来,没有技术含量且需要材料普通的马镫都造不出来,那也太小看古代的“军工专家”了——别人发明不出来,诸葛亮还造不出来吗?
丁奉墓中的陶俑为什么只有单边马镫,是工匠偷工减料,还是江南水乡原本就不重视骑兵,这个问题不带好回答,但我们还有新的物证,那就是王羲之的叔叔王廙墓中出土的双镫马陶俑。
王廙生于公元276年,曾任平南将军、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侍中、骠骑将军,他生活的年代,吴国是280年灭亡,说他是“三国”或“两国(晋、吴)”人也不为过。
从四次战斗和两尊陶俑来看,三国时期已经有了成熟的双边马镫技术——能在墓葬中出土实物,说明在墓主人死亡之前,那物件就已经存在,甚至可能已经存在多年了,读者诸君看了史料中这四次战斗和出土的这这两尊陶俑,是不是也有更高明的见解要聊一聊?
页:
[1]